专栏名称: 剧院与艺术
我们将定期为您提供剧院艺术信息(舞蹈、戏剧、歌剧&古典音乐等)以及实时的文化产业市场新动向..欣赏艺术,丰富您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最新利好来了 ·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深夜爆发! ·  昨天  
寒飞论债  ·  胡子总2025年十大展望(系列八)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尾盘突变!今天,大逆转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剧院与艺术

2018国际音乐剧高峰论坛:北京天桥要构建领先的音乐剧产业生态

剧院与艺术  · 公众号  ·  · 2018-11-24 00:00

正文

2018国际音乐剧产业高峰论坛于11月21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天桥演艺联盟主办,道略演艺产业研究院承办,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协办,中国音乐剧协会、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北京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支持,400多位音乐剧行业人士共同参与。


本次论坛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的业界专家,重点分析和探讨中国音乐剧产业在创作、营销、教育等环节的现状,共同为天桥演艺区的生态构建出谋划策。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芳芳、中国音乐剧协会会长钟浩、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泽林、中国音乐剧协会副秘书长孙宁、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杨青、北京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王丹、北京市西城区文委副主任吕丹、北京市天桥盛世投资集团董事长安朝晖、北京天桥演艺联盟副主席杨秀兰、北京天桥演艺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姜桂荣出席了本次高峰论坛。


/  天桥演艺区  /

大力发展音乐剧

打造互促共进的共赢生态


北京西城区要大力发展音乐剧。北京西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杨青代表西城区委、区政府祝贺本届论坛顺利召开,在向关心和支持西城区文化工作、天桥演艺区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的同时,对天桥演艺区各相关单位提出要求:一是要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音乐剧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二是要坚持音乐剧品牌内容建设,塑造经得住时代和人民考验的艺术精品;三是要深耕天桥演艺区剧场空间,活化老城区文化生态;四是要创新音乐剧发展模式,引领当代都市文化生活方式;五是要加强音乐剧市场培育,激发公众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要与时俱进,凝聚各方力量,汇集多方智慧,共同推进首都演艺核心区的建设,助力音乐剧打造成北京的文化品牌,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杨青


营造天桥和音乐剧的共赢生态。北京天桥演艺联盟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一直致力于推动音乐剧在国内的普及、繁荣音乐剧演出市场,特别是鼓励创作更多更优秀的本土音乐剧。自201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北京天桥音乐剧演出季”,并于2016年在天桥举办了“亚洲音乐剧发展趋势论坛”,邀请亚洲各国音乐剧专家共同探求亚洲音乐剧的发展方向,也借此搭建了中国音乐剧产业与世界相互了解和合作的桥梁。


本次论坛上,杨秀兰副主席代表北京天桥演艺联盟致辞,在感谢各界北京天桥音乐剧演出季、对中国音乐剧给予关注和支持的同时,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更加聚焦现实,关注和营造演艺区发展和音乐剧发展之间互促共进的共赢生态,探讨和展望中国音乐剧市场和“中国原创作品”未来的发展。


作为论坛最大亮点,杨秀兰副主席代表北京天桥演艺联盟、中国音乐剧协会同道略演艺研究院发布了《2018中国音乐剧指南》。本书是各方通过大量的一手数据和走访调研,耗时一年编写而成。指南全书对2017年以来中国音乐剧市场发展情况以及剧目、场馆、机构等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是一部中国音乐剧行业的专业报告,将为中国音乐剧同仁们提供客观的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

 

北京天桥演艺联盟副主席杨秀兰


通过平台、产品、人才打造音乐剧生态。作为本届论坛的承办方,道略演艺产业研究院院长毛修炳以2017年以来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分享了对于中国音乐剧发展得分析和预测,提出了建立音乐剧生态需要重点推动国际合作、有效梳理音乐剧产品结构、加强行业人才培育、普及音乐剧艺术教育、建立产业交流孵化平台等具有借鉴意义观点。


道略演艺产业研究院院长毛修炳


 国际经验  /

尽快与国际水平接轨 

但要走出自己的独特道路


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英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的5位知名专家,各自分享了国际音乐剧制作、运营、营销和人才培养的领先经验。


英国制作人流程值得中国学习。英国Chris Grady ORG董事Chris Grady讲解了伦敦西区制作人的分类、工作和流程,介绍了伦敦西区音乐剧的制作过程。


本土化定制和儿童观众的培养是四季剧团的成功法宝。日本四季剧团总裁吉田智誉树回答了中国朋友关于四季剧团的成功经营之道:一要高质量本土化引进的外来作品;二针对市场特点定制营销战略;三从孩子抓起培养观看音乐剧意识。


中国音乐剧要走自己特色的道路。纽约城市广场音乐剧制作公司创始人董方思则表示,百老汇的成功案例中国不能去模仿,要根据自身特点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音乐剧要建立小学到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伦敦音乐学院音乐剧系教授,《剧院魅影》男主角Nigel Richards分享了英国是如何培养音乐剧“演唱跳”全能人才的经验。音乐剧人才培养要建立完整的从小学到研究生的一条龙培养体系,并且要与剧院建立演出实践的合作关系。


高质量内容和品牌是音乐剧成功的关键。马来西亚大马音乐剧团创办人潘启伦分享了音乐剧成功制作的关键准则和实践经验,一要创造观众认可的高质量内容,二要打造音乐剧品牌,重视市场趋势和团队建设。

 

英国Chris Grady ORG董事Chris Grady、日本四季剧团总裁吉田智誉树、纽约城市广场音乐剧制作公司创始人董方思、伦敦音乐学院音乐剧系客座教授Nigel Richards、马来西亚大马音乐剧团创办人潘启伦(排序自左向右)


 中国实践  /

音乐剧要从人才培养 

品牌营销等方面进行探索


除了国际专家外,来自国内的知名制作人、导演、学者等共聚一堂,从音乐剧的制作、营销、市场培育、剧场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探讨中国音乐剧发展的方向与做法。


要围绕剧场打造音乐剧产业生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