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当互利网还没有那么普及,智能手机、WIFI甚至还没有出现的那个年代,每当晚饭过后,最幸福最消遣的时间莫过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电视机前说说笑笑地观看节目。不管是新闻、电视剧,甚至是广告,大家都能找到槽点,纷纷抒发自己的观点。现在回想起来还有许多值得回忆。
那时候电视剧一天还只能追两集,中间还有漫长的广告。放在现在你是不是要疯掉?
2017年中国网剧迎来爆发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潮下,
传统有线电视节目
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影视节目的需求。人们的观看方式也更加趋于快速便捷,不同于以往的坐在电视前苦等,现代人更加倾向于随点随播,以及画面更加清晰的观剧体验,尤其是有些朋友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法按时收看。
《锦绣未央》上映两个月播放量达226亿
同时各种网剧、网络大电影以及国外热门电影、电视剧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以电视剧为例,随着多家视频网站的崛起,许多电视剧都能实现网络和电视台同步播出。去年热播的电视剧《青云志》,网络播放总量已经高达259亿。仅仅上映两个月的《锦绣未央》居然达到惊人的226亿。这个量级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都想成为中国的Netflix
随着网上看剧逐渐火热起来,中国的主流视频网站都想从Youtube变成Netflix,即从普通用户手上赚钱,但是在“
一剧两星
”等政策下,现在的电视剧价格高得离谱,据了解,腾讯视频购买《如懿传》的价格高达900万元每集,总共花了8.1亿元,这是要亏惨的节奏啊。烧钱烧得肉疼,索性各大视频网站走上了自制IP的道路。
其实早在数年前,国产网剧就已经诞生。那时候国产网剧还难以摆脱“粗制滥造”的头衔,存在着大量问题,精品少、跟风严重,大打擦边球的现象非常严重。某些剧集特效和演员演技简直不堪入目,什么三毛特效、五毛特效,一次又一次刷新观众们的三观,看得尴尬癌都犯了。由于大部分都是小公司在做,几乎是毫无底线的。
五毛特效你怕不拍
随着监管政策的加强,以及视频网站的固定受众群体愈发庞大,各家视频网站也开始加大对网剧的投入,而2016年被人们看作是“
超级网剧
”元年。一些制作精良,演员阵容强大的网络剧不断涌现,也一改以往观众们对网剧的认知。许多超级网剧一经上映就受到大量网友的追捧,甚至已经超越了传统电视剧的播放量。举个例子,去年大热的《琅琊榜》,已经被广大网友评为现象级网络电视剧,而最近大热的网络独播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仅一个月播放量就达到25亿。
《琅琊榜》被广大网友评为现象级网络电视剧
网剧的井喷式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据了解,2016年全网共上线网剧184部,虽然产量较去年减少106部。但在网剧总量中,视频网站自制剧79部,达到一半以上,并且多个网络剧逆势登上地方一线卫视频道,独播网剧最高播放量达到百亿次量级,而破20亿次播放量的网剧则达到6部。
网剧的火爆与其内容的丰富性关系巨大。仙侠、谍战、穿越、盗墓、犯罪等多样性的题材或电视台难以呈现的内容也正在成为焦点,吸引大量用户。《鬼吹灯》、《青云志》、《余罪》等题材的网剧热播正映衬了这一点。那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受众这么多,视频网站能否摆脱
难以盈利
的命运?
要知道,
免费
二字对于国人是多么的重要,笔者并不是贬低国人,本人也并不想花钱看剧。毕竟在中国,不花钱就能打车、吃饭仿佛已经成了常态。像国外视频网站Netflix也是靠着数十年的坚持慢慢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目前国内视频网站正处在培养用户习惯的阶段,国人难以接受付费观剧模式其实是正常的。
《盗墓笔记》每集投入高达500万元
这就苦了国内这些视频网站了,热剧大热的背后也是投资井喷的阶段,视频网站均开始烧钱模式,比如说,由企鹅影视等联合制作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单集投入就超过500万元;爱奇艺自制剧《盗墓笔记》每集投入也高达500万元,演员阵容也从不知名到吸引了更多大牌明星参加。网剧正在向高成本、大制作方面转变。但在视频网站上,绝大多数网剧是免费提供给用户观看的,单靠广告收入很难实现盈亏平衡。
好的剧本也离不开演员更好的展现出来
内容为王永远是制胜的关健,其实如果有好的剧的话,优质的内容当然是备受用户追逐的。想要同时获得观众的好评以及带来的商业价值,整部剧的各个环节绝不能投机取巧。而且有时候把钱花在请演员上不如在特效剧本上多下下功夫,仅仅靠明星来博眼球,而忽视了剧本和后期制作,观众是绝不会买账的。
谁能做成中国的Netflix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6年是网络自制IP剧爆发的一年,2017年也将继续延续。所有的视频网站都在大力推广会员的方式,吸引、留住用户。在目前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用户观看模式地转变也有利于视频网站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拿起手机随点随播,网络看剧模式已经成为主流,向传统电视行业宣战。最后还是想提一句,只有“走心”的作品,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和收视率。谁能做成中国的Netflix也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