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考数学左老师
我是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喜欢高考研究.每天我会和朋友们分享一篇好文,内容涉及考试提分办法,高中生学习习惯,数学方面的知识体系、规律总结,还有高考政策解读,青年心理状态等,不整虚的高大上,但求实用能提分,全原创.高考路上,老左伴你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高考数学左老师

分析一道函数创新题

高考数学左老师  · 公众号  · 初高中  · 2017-11-18 05: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微信朋友圈昵称为“vick”的朋友是个爱思考的童鞋,问到了这样一道函数综合题题:


这哪是考数学啊,分明是考语文不是,文字表述好长.


的确,阅读能力也是数学解题水平的构成之一.


1

对待创新题要听话


分析:本题也属于创新题.在 创新题“H数列” 数列创新题2例 中,我们谈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听话”.


这个新定义涉及到三个函数,有了f(x)和g(x)之后,h(x)就被确定了.


我们逐一分析这三个函数.


f(x)是由对数和二次组合而成的函数,但是含有参数a,也就是说,f(x)的解析式随a的变化而变化.


g(x)就比较奇葩了:没有给出具体解析式.幸运的是,题中给出了关于g(x)的函数方程.


下面要讲一个重要技能,就是 根据函数方程求解g(x)的解析式.


常用的方法有 代换法、方程法 等.根据本题的特点,我们选择方程法.


2

结合选项分析,事半功倍

不要急着研究h(x),看选项.


(1)(2)都是在a=1时研究h(x)的性质,所以我们首先研究当a=1时h(x)的解析式.


下面逐一验证选项(1),(2).


接着说(3).


若函数f(x)在(0,2)上不单调,则f'(x)在(0,2)上有 变号零点.

(仔细思考上面这句话)



3

对勾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


最后看结论(4).


F(x)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勾函数”(有的地方叫双勾函数,耐克函数,随你啦).


对勾函数的图象其实是双曲线,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的话,和我们在圆锥曲线中学到的双曲线并无二致.


图中蓝色虚线就是双曲线的对称轴.


既然是双曲线,就有渐近线.


回到第(4)问.



4

特殊值法显奇功


结论(4)的意思是说,总存在满足题意的点M,N.我们不妨从特殊值出发,对b进行取值,验证几个试一试.


不妨取最常见、最简单的数值.取b=1,a=1,则函数的图象如下.


显然,当M,N不在同一支双曲线时,角MON为钝角,正切值为负值,不可能为1,不符合题意.


当M,N在同一支双曲线上时,从图能够看出,角MON始终小于π/4.


故当b=1,a=1时,不存在M,N两点,使得tanMON=b.(4)错误.


所以真命题只有1个,选A.


推荐阅读: 集合创新题,考你的逻辑思维

上一篇: 数学解题三原则


--END--

苹果手机用户专属赞赏二维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