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江苏生态环境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省内外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及公众参与互动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江苏生态环境

常州高新区发展融入“ESG”理念,带来澎湃绿色动能

江苏生态环境  · 公众号  ·  · 2025-04-13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ESG”,这一当下最具关注度的热词正在常州高新区落地生根。常州高新区将其融入城市规划、产业升级与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从绿色城区到低碳产业,从绿色建筑到智慧生活,这座现代化新城正展现出一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动画卷。



2020年12月,常州被列为全国3个绿色建造试点城市之一。2021年,常州高铁新城环新龙湖2.63平方公里被列为全省唯一绿色城区,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标杆。


在常州高铁新城,还藏着一颗“大心脏”——高铁新城智慧综合能源站。作为长三角最大智慧综合能源站,它实现了两大“国内首创”:通过中水资源“水热同输”,实现生态循环与能源供给的复叠利用;通过“子母站+蜂窝型输配网”的建设模式,使区域供能效率更高、范围更广,为当地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更多“绿色福利”。



不仅如此,常州高铁新城绿色建筑项目也蓬勃发展。绿色建筑三星项目高新智汇中心,绿色建筑二星项目高新广场、智富中心等,既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ESG发展理念的践行者、见证者。


位于高铁新城核心区的绿创大厦,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拥有4处空中花园点缀、超1600平方米室外露台花园。露台花园集成多种业态,集美观与功能性于一体。大厦内每三层设有挑空空间和空中花园,构建起垂直绿化体系,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为办公人员开启有氧办公新境界。



前不久,1000辆永安行氢能共享自行车在常州高新区投放。50多名市民朋友齐聚新龙湖公园,尝鲜了绿色“氢”骑之旅。这是常州在氢能交通领域的重要探索,为未来氢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未来,常州高铁新城将围绕长三角(常州)ESG国际产业创新园的战略定位,以建设集创新展示、服务孵化、绿色金融、国际人才、研发创新、生产智造、法律服务、运动乐活的八大中心为支撑,探索更多ESG发展新模式,力争为常州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强劲动能。


位于龙虎塘街道的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产大功半导体器件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先行者,近年来快速成长为行业领先的科创板上市公司。


走进宏微科技的纯水站控制室,每天有约200吨自来水要在这里进行净化处理,变为100吨洁净水和100吨浓缩水。洁净水用于生产,浓缩水用于卫生冲洗和绿化浇灌。通过水资源的综合节约利用,每年可为企业节约5万多吨自来水。




为了有效使用能源,宏微科技建设了一套包括水电气在内的智慧能源综合管理系统。此外,企业厂房和车棚的屋顶,以及厂房东侧朝阳的外立面上,还安装了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我们每年可以发电150万千瓦时,可以节约二氧化碳700多吨。未来我们还会陆续扩大光伏项目,争取绿化绿电的用能占比继续提高。”宏微科技运营保障部经理常亚龙说。


通过绿色化改造降本增效,提升制造质量和水平,已成为常州高新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2014年年底,新北区政府“光储充换”智能微电网场站全面上线试运行,项目建设光伏车棚5650平方米,光伏装机容量1.06兆瓦,是目前全市光伏容量最大的充电场站。上午10时,随着智能地锁缓缓降下,市民冯先生将新能源车停入盘龙低碳市集充电站,扫码、充电、买菜,仅仅20分钟,他的车已充了一半以上的电,“我住在附近,经常在买菜的时候把车放这里充,方便极了。”作为全市首个低碳市集示范项目,盘龙低碳市集自2024年投运以来,已累计发电95万度、服务充电车次4.5万车次,成为常州高新区当之无愧的“能量补给站”。




今年,常州高新区内的零碳产业园建设正在加速推进。高新·奔牛智造港智能微电网项目秉承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采用光伏、储能及充电设备一体化设计,利用园区屋顶约4.5万平方米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3.15兆瓦,配置储能0.932兆瓦时,安装充电桩24台,并通过配置智能微电网系统,实现智能化的能源管理和电网互动,致力于将园区打造为智能微电网先进示范区与近零碳园区标杆项目,助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跑出“加速度”。



1.67公顷油菜花盛放,曾经杂草丛生的河岸已被整齐的绿化带取代,白鹭在清澈水面上悠闲觅食,道路经过硬化处理,干净整洁。这些变化,正是ESG理念在环境整治中的生动实践。



魏村街道新华村德胜岛,位于德胜河的长江入口,是常州乡村地区唯一江河相汇形成的生态岛。“以前这里就是江边农村,现在环境好了,我们每天都会来这里散步。”德胜岛居民李大爷笑着说。他的感受正是新华村环境治理成果的缩影。


近年来,在ESG理念的指导下,新华村通过数据驱动,对岛上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科学的绿化提升与河道治理方案。全村完成“花谷赴约”建设,按季节特征种植花卉。江堤绿化设置绿植隔离带,让江堤四季常青。村内的大小渠道完成清淤,在河道内打木桩、添置点缀景观石,让“水清、岸绿、景美”的农村自然风光得以重现。村委前后投入1000余万元推动德胜岛农文旅建设,先后完成环岛道路贯通、绿化布景、驳岸建造等一系列改造。



未来,常州高新区将探索更多ESG发展新模式,力争为常州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强劲动能。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管: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主编:孙健
审核: 刘萍
编辑:张黎
版式:张晨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苏省动员会在南京召开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布群众信访举报受理方式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布作风纪律监督举报方式

灌南小秸秆“生”出大生意 生态“包袱”妙变“绿色财富”

曾“失联”10多天,这个热爱冒险的“小鸟勇士”平安回家!

江苏在长江大保护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共护一江碧水

江苏:以高水平生态保护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好文!请您点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