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芯师爷
最及时且有深度的半导体新媒体。每日解读半导体科技最新资讯、发展趋势、技术前沿信息,分享产业研究报告,并打造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社群与生态圈,欢迎加入半导体专业人士的圈子!旗下更多订阅号:今日芯闻、全球物联网观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经济新闻  ·  DeepSeek大消息,7000亿巨头一度涨 ... ·  21 小时前  
贵州市场监管  ·  《哪吒2》登顶!用来重塑哪吒肉身的“藕粉”, ... ·  20 小时前  
贵州市场监管  ·  《哪吒2》登顶!用来重塑哪吒肉身的“藕粉”, ... ·  20 小时前  
每日豆瓣  ·  来看看全家托举我做出来的竹筒饭 ·  4 天前  
方胖子朱雀大街  ·  方大侠:你能做到我这样,那你就能大赚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芯师爷

【重磅】 刚刚,中芯国际宣布梁孟松加盟任Co-CEO!“双CEO”制度比肩台积电

芯师爷  · 公众号  ·  · 2017-10-16 18:21

正文



今天下午,中芯国际宣布,任命赵海军、梁孟松博士为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

赵海军博士,现年 54 岁,于 2017 5 10 日获委任为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赵博士于 2010 10 月加入中芯国际, 2013 4 月获委任为本公司首席运营官兼执行副总裁。于 2013 7 , 赵博士获委任为本公司在北京成立的下属合资公司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博士在北京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获得工程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 (MBA) 学位;拥有 25 年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和工业生产经验。

梁孟松博士,现年 65 岁,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工程及电脑科学系并取得博士学位。梁博士在半导体业界有着逾三十三年经历,从事内存储存器以及先进逻辑制程技术开发。梁博士拥有逾 450 项半导体专利,曾发表技术论文 350 余篇。梁博士是电机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

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博士表示:“我非常高兴赵海军博士、梁孟松博士加入中芯国际董事会担任执行董事,欢迎梁孟松博士加入中芯国际管理团队,并与赵海军博士一起担任联合 CEO 。梁博士几十年专注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研发和团队管理,拥有卓越、成功的集成电路先进制程研发与管理经验。他的加入将加强中芯国际制定技术规划的能力,缩短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将进一步提升中芯国际的客户服务能力和既有技术水准,还将引入一流企业的先进文化,将公司的文化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相信通过赵海军博士与梁孟松博士的联手协作,将把中芯国际带领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赵海军博士表示:“很高兴加入中芯国际董事会并担任执行董事,热烈欢迎梁孟松博士加盟中芯国际管理团队。梁博士在半导体业界的辉煌战绩有目共睹,他的加入增强了公司管理团队的力量,作为联合首席执行官,我期待与梁博士同心协力,与管理团队、广大员工携手并进,推动中芯国际向成为世界一流集成电路企业的目标迈进。”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梁孟松博士表示:“我非常荣幸出任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这对我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芯国际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令业界瞩目,我期待着与董事会、赵海军博士和管理团队的精诚合作,持续提升中芯国际在国际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梁孟松在半导体产业是无人不识,有别于研发技术人才多数低调,这位从台积电负气转战三星电子的技术狂人,出现在大陆如火如荼的半导体产业,无疑将业界将掀起不小的波澜。

在台积电工作 17 年、三星工作 8 年、今年 65 岁的技术领头羊,如果加入大陆半导体制造厂商,能有怎样突破性的发挥,这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台积电转战三星


在过去 20 多年的时间里,梁孟松前后加盟台积电与三星,都曾为东家带来了行业性的技术突破。


梁从 1981 年起在台积电任职,曾是台积电先进制程的头号研发战将,几乎参与了台积电每一代制程技术的研发工作。台积电于 12 年前研发出 0.13 微米“铜制程”,击败 IBM 扬名全球,梁孟松功不可没。


2009 年,梁孟松因为人事升迁问题离开台积电,隔年即到韩国三星赞助的韩国成均馆大学任教。 2011 2 月台积电对他的竞业禁止期间届满后,向台积电领取遵守此规定的新台币 4600 万元股利之后,同年 7 月就改任三星晶圆代工部门技术长。


但台积电怀疑梁孟松泄漏技术等机密给三星,因此于 2011 诉请禁止他把台积电技术机密、人员资讯泄露给三星,并禁止梁在 2015 年底前为三星服务。直到竞业禁止期限结束后,梁孟松才重返三星。

缩短三星和台积电差距的关键


当时,台积电为了状告梁孟松,曾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针对台积电、三星、 IBM 当时近 4 个世代的制程技术作比对,发现原本三星的技术应该是源自 IBM 血统,不应该和台积电是同一个路数,但比对结果发现三星从 45 纳米以后,制程开始与台积电的雷同度越来越近。


虽然业界对梁孟松的技术专业究竟对三星 14 纳米 FinFET 制程有多大贡献各执一词,但多数人都认为梁孟松是协助三星缩短与台积电之间先进制程技术差距的关键人物,具备相当的实力。而且三星在 14 纳米制程技术大跃进是事实,更因此抢下高通处理器订单。


当时台积电的法务长方淑华曾说,“他(梁孟松)去三星,就算不主动泄漏台积电机密,只要三星选择技术方向时,他提醒一下,这个方向你们不用走了,他们就可以少花很多物力、时间。”



台积电与三星最关键的一役,是苹果 A9 处理器之争,原本苹果芯片是三星的独门生意,台积电逐渐取代三星成为供应商之一,然在 A9 处理器世代上,三星 14 纳米 FinFET 提前上阵,又拿下高通大单,让台积电的 16 纳米 FinFET 首尝败绩,也让台积电在 28 纳米连续 7 年都维持 70% 市占率之后,没有一个世代的先进制程可以超越 28 纳米创下的成绩。

为什么离开台积电?


关于梁孟松离开台积电的原因,业界也流传着几个小故事。当年,蒋尚义还职掌研发部门时,梁孟松和孙元成都是旗下的技术研发大将,两个人职务上算是平行,但后来蔡力行把他的学长罗唯仁(现任台积电研究发展 / 技术发展资深副总)找来,一起加入台积电的研发团队后,则种下了梁孟松出走的种子。


蒋尚义还在台积电时,威望和实力都镇得住底下的人,但他在 2006 年第一次从台积电退休后,孙元成升为副总,空降的罗唯仁成了当时梁孟松的主管,一切起了变化。


传出在 2008 年时,当时研发专长的梁孟松被降职调去其它部门,内部的人事命令上,还点出梁孟松在公司有人和的问题,让当事人觉得受辱,这些都成了他日后转战三星,成为台积电叛将的主要原因。


关于梁孟松上法庭讲述整个事情来龙去脉,媒体也曾披露他在法庭上一把年纪讲到哽咽啜泣,表示当时以他的资历却被发放到一个不能发挥的单位、人事命令发布前他完全不知情、出国回来后办公室被改装成 4 个工程师的办公室、几乎人人怕看到他,都怕被扯在一起。

加盟大陆半导体的前景


以中芯国际现在的规模,台积电不会放在眼里,因为台积电真正在意的竞争对手只有英特尔、三星,但中芯国际背后象征的意义是大陆半导体晶圆代工产业的指标,是政府倾全力扶植的对象,如今,梁孟松投效大陆,恐怕会让台积电如鲠在喉了。


作为大陆晶圆代工产业的领头羊,中芯的制造工艺与国际上的竞争对手相比,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目前,中芯的 28nm 低阶 Polysion 才勉强量产,主流 28 纳米 HKMG 良率更是不如预期。而且作为中芯目前最先进的工艺制程, 2016 年底 28nm 工艺只占中芯总营收的 3.5%


由于中芯要做 14nm 10 nm ,若梁孟松加入营运团队,无疑为中芯的成功加上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不过,就算梁孟松真的加盟中芯,但是中芯想要赶上台积电以及三星依然困难重重。


首先,梁孟松转战大陆半导体,三星是否会因此提起诉讼,重演台积电告梁孟松的事件,目前还不确定;其次,因为《瓦森纳协定》规定了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限制,中芯很难买到最先进的光刻机进行生产,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英特尔、三星、台积电 2015 年就能买到荷兰 ASML 10nm 光刻机,而大陆的中芯国际 2015 年只能买到 ASML 2010 年生产的 32nm 光刻机, 5 年时间对半导体来说,已经足够让市场更新换代 3 次了。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鼓励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远期计划,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就目前来看,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依然面临着人才缺乏、技术落后、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等种种不利因素,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路漫漫兮!


来源 | 中芯国际


半导体行业最强人脉圈 期待您的加入

各位小伙伴们好,芯师爷致力于为产业人士搭建最强人脉圈,在这里除了能收获产业优质文章,更能加入高端人脉群。加群方法:长按二维码,加群主为好友,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