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结束,可贵州热闹的人气远未冷却,跟着今年的热词“黄小西吃晚饭”,游人们可以快速领略贵州作为山地大省的风采。但作为一个自然风光奇绝,人文底蕴丰厚的大省,贵州的精彩远不止于此。若你想要从自然、人文、交通等领域,细细领略贵州的六百余年发展,那么最适合的“导游”,则是一位500多年前在贵州 “龙场悟道”,开创有世界级影响力的阳明心学,诗文留誉数百年,门人大兴贵州文教的“明代猛人”——王阳明。
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涉及贵阳、黔东南、黔南、毕节四地。“阳明·问道十二境”,正是一条根据他在贵州高原的主要经历和事迹所整理出的一条经典游学线路,线路上的人文自然名胜,位于明代贵州极其重要的两条交通线路“湘黔驿道”“龙场九驿”和核心城市贵阳周边,从而成为了一系列发现、理解贵州人文六百年的绝妙线索。
修文县中国阳明文化园。
摄影/陆宇堃
沿着贵州古代最重要的通路之一湘黔驿道,王阳明在一处处明代军屯卫所、驿站间留下行迹。如今,它们化作了镇远古城的流水诗韵、黄平飞云崖“天下之山,萃于云贵”的奇瑰、险峻七盘岭畔的“贵州八达岭”福泉古城墙,这一条通路,记录王阳明的入黔、出黔心旅,又何尝不是贵州数百年以交通发展为轴,作为西南胸腹连接中原,拓达人文的发展故事。
而另一条贯穿黔中、黔西北的重要通路龙场九驿,则记录着王阳明悟道讲学的重要时刻,以及与当地民众的文化来往。如今,我们可以在玩易窝遗址感受龙场悟道的不易;在龙冈山麓想象王阳明悟道后讲学的朗朗书声;沿着蜈蚣坡古道,饱览沿途天生桥、六广河峡谷等地的奇绝山水,在黔西象祠,感怀交通开拓带来的各民族文化交流……
贵阳,作为贵州的文教中心,是王阳明传道讲学,拓展心学的重要所在。当我们漫步于贵阳城的一处处阳明足迹,从扶风山麓的阳明祠到甲秀楼畔的翠微园,从市府路上的文明书院旧址到中华南路上的达德学校(原南霁云祠)……正能得见千年贵州文脉的新旧传承。
“问道·阳明十二境”路线。
制图/monk 鱼一条
湘黔驿道,连接古代贵州和中原最重要的通道。明初数十万来自中原、江南的军民主要由此进入贵州,奠定贵州建省格局。时至今日,沪昆高速入黔的走向仍大致与这段驿道重合,成为一条贵州连接中原与西南的新时代大动脉。
王阳明,正是由湘黔驿道进入贵州,他经平溪卫(今玉屏县)入黔,途径镇远府(今镇远县)、在兴隆卫(今黄平县)游赏“黔南第一洞天”、在平越卫(今福泉市)攀登七盘岭,随后经过新添卫(今贵定县),到达省城贵阳,最后前往龙场驿(今修文县),开启悟道讲学的人生传奇。
重山下的镇远古城清晨。
摄影/陆宇堃
这条路上,走过的不仅是王阳明,还有写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明代著名诗人杨慎、清代的经学家,文学家洪亮吉、政治家林则徐、抗战西迁的高校教授学子……他们沿着明初的一处处军屯卫所旧址,共同以诗书笔墨赞誉贵州山川险奇,也感叹交通不易,世事变迁,见证了贵州六百年来的发展历程。
兴隆卫(今黄平县)、平越卫(今福泉市)、镇远府(今镇远县),是王阳明流传诗文的三个重要节点,正可见这条通路上的贵州,如何立足于奇险山地,一步步变成西南通衢,振兴文教,成就山地省的人文底蕴。
湘黔驿道在贵州示意图。
制图/刘耘硕 鱼一条
“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
《兴隆卫书壁》
这首极具想象张力的七律,正是王阳明走入贵州之后,对其奇险山川的早期直观印象。一生爱好山水的王阳明,描绘山水的诗作达二百多首,约占其平生诗作的三分之一。山地大省贵州,毫无疑问成为了他的创作宝地。
“黔南第一洞天”飞云崖月潭寺。
摄影/陈伟红
在兴隆卫左近的名胜飞云崖月潭寺,他更以一篇《重修月潭寺建公馆记》,尽情书写了“天下之山,萃于云贵”的奇险。在王阳明笔下,飞云崖上的岩洞“浮者若云霞,亘者若虹霓;豁若楼殿门阙,悬若鼓钟编磬”,一座小小山崖,藏着大千世界。
当然,此地不只有王阳明留下诗文,作为“黔南第一洞天”,飞云崖月潭寺计有16处明清文人赞叹奇景的碑刻,堪称是贵州人文山水的代表。
飞云崖岩壁上的云朵状岩石。
摄影/陈伟红
1938年2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由长沙迁昆明,后成立西南联大。三校有两百余名师生组成“湘黔滇步行团”,在黄钰生、闻一多、袁复礼等教授的带领下,步行三千五百华里,历时六十八天,跨越湘、黔、滇三省而抵达昆明,又被称为“教育史上的长征”,他们同样是沿着王阳明踏入贵州的足迹,过镇远、黄平、福泉等地抵达贵阳,并记录了众多贵州的山水名胜、人文风土。
闻一多就曾考察过王阳明所撰《重修月潭寺建公馆记》的碑刻,鲜为人知的是,他还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在考察后,他挥笔勾画出《飞云崖塔》《飞云崖庙门》《飞云崖》三幅速写,以诗人之笔描绘了贵州山川。与闻一多共同前往飞云崖的学子们,有一位名叫穆旦。在这段途经贵州的磨砺之旅里,穆旦写就了《三千里步行》组诗,文风逐渐刚健硬朗,后来更是成为一代现代诗大家。
黄平县飞云崖周边居民民俗四月八。
摄影/何雄周(上图) 梁文(下图)
黄平,正是初入山地省贵州,领略人文山水的最佳窗口之一。
走出黄平的山水胜境,在下一站平越卫(今福泉市),王阳明遇到了一处天险之地——七盘岭,也因而发出了“鸟道萦纡下七盘,古藤苍木峡声寒”(《七盘》)的感叹。当然,行至此处的文人墨客,也多感同身受,明嘉靖年间,大诗人杨慎贬谪途中行经七盘岭,甚至连写七首七盘“劳歌”,描述翻越天险的艰困心路。
远眺今日七盘岭。
摄影/陆宇堃
若你今日再去福泉,想要寻访王阳明、杨慎们笔下“七盘岭”里的艰险驿道,便要前往本地人口中城东南五里处的“七盘山”。然而遍目所及,你或许只能看见重安江畔,有一座绝壁高山,茫茫绿野之间,七盘古道却难寻痕迹。
毕竟,随着贵州明清以来一代代人对山地交通的开拓,七盘,也已然从人们所要直面的天险,逐渐变为一个诗文里的文化符号。福泉古城保留了完整的明代古城墙。
摄影/陆宇堃
万历年间,就有一位解甲归田的平越人葛镜,为改变交通不便的局面,毅然耗尽家资,在平越城畔的麻哈江上建桥三次,万历四十六年(1618),这座以河畔绝壁与江心岩礁为天然支点的葛镜桥终于建成,人们过麻哈江有了新的捷径。后来抗战西迁路上,考察了这座桥的茅以升更为此桥的精妙设计而赞叹,誉其为“西南桥梁之冠”。
洪武十五年(1382)置平越卫,万历二十九年(1601),置平越府。平越逐渐成为北通瓮安、东连黄平、西接贵定、南联麻江的枢要重地,平越城周围河流上修建的近百座桥梁则见证了这一历程。从驿站到卫所,再到一方府治,贵州山川之中的众多城镇,同样也是如此发展变迁。
葛镜桥设计依托天险,十分精妙。
摄影/陆宇堃
今日之福泉,有贵新高速公路、瓮马高速、株六铁路复线贯通市境,至省会贵阳和黔南州府都匀分别只需1小时和半小时车程,正是贵州由山地大省化作“高速平原”的缩影。
立足奇险山地,开拓交通,而后通达商贸,兴盛文教,这是贵州古代城镇发展的主旋律。王阳明出黔的最后一站“滇楚锁钥”镇远古城,正是其中最为闪亮的音符之一。
明正德四年(1509)十二月,王阳明离黔赴赣,就任江西庐陵知县,他下榻镇远旅邸,连夜给龙场旧友及门生写下《镇远旅邸书札》,涉及门生弟子二十余人,正是后来天下王门弟子的第一份名单。这些弟子此后开拓黔中王门,广泛振兴贵州文教。而早在这之前,镇远已经迎来送往了后来提学贵州的楚中王门开拓者蒋信。镇远对于王阳明乃至贵州文教开拓的作用,不可谓不重大。
镇远古城里有各地特色民居。
摄影/唐哲
有2000多年历史的镇远在秦昭王时已属黔中郡地,是一处人文底蕴丰厚的通衢宝地。放眼贵州建省以来,镇远,始终是贵州古代文教、政治、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先锋之一。
明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建省,镇远开贵州“改土归流”之先,由贵州省布政司统辖, “贵州为内地,当自镇远始矣”(《明史》);清光绪十六年(1890),镇远的青溪铁厂开炉炼铁,比武汉汉阳铁厂还要早3年。镇远又成为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启蒙地之一。
镇远的发展,少不了源于苗岭腹地,流经镇远,入湘西沅江,再经洞庭湖汇入长江的㵲阳河。位于㵲阳河畔的镇远,沿河大型码头在全盛时期共有十二座。大批木材、药材等山货经此来到常德、长沙、武汉等地,而棉布、陶瓷等“南货”则进入苗岭山区,让镇远一度成为舟楫云集、商贾辐辏的水陆要津。
镇远古城内的江西会馆。
摄影/陈伟红
据明嘉靖《贵州通志》记载,今镇远复兴巷一带,当年的街市名称有沙湾、辰州、南京、江西等。如今每一位来到镇远的来客,都可能会在这里邂逅自己的“老家”。
远望镇远,“S”形的㵲阳河将镇远府城和卫城一分为二,码头们次第排开,生发出条条街巷,巷口是水墨青瓦的徽派建筑,内里则潜藏着来自中原、江南、齐鲁、闽粤各处的望族民居,江湖会馆,正呼唤着这里文化交融的“贵州魅力”。
从镇远出发,黔东南各地龙舟文化兴盛。
摄影/袁福洪(上图) 杨文斌(下图)
明正德三年(1508),被贬为龙场驿丞的王阳明抵达龙场(今修文)。龙场驿为龙场九驿之首。龙场九驿作为首度连接黔中与黔西北的交通要道,颇显意义重大。
明初,水西彝族领袖奢香夫人亲自率领部众开拓了这条从贵阳直抵毕节的“国道”。自此,黔中与黔西北成为一个整体,龙场九驿向东连接湘黔、川黔驿道而通四川、湖广,向西可经滇黔驿道而达云南,亦为后续贵州建省打下基础,是西南三省政治、经济、文化沟通、融合的历史见证。
贵州龙场九驿示意图。
制图/刘耘硕 鱼一条
龙场九驿上行走的王阳明,与贵州产生了更为密切的交互。一方面,王阳明在龙场的悟道与讲学,不但是关切自身的巨大转折,也让修文从小小驿站“脱胎换骨”为心学圣地;另一方面,王阳明与当时水西彝族同胞的交往,更见证了贵州“集路成省”的蜕变历程。当年驿道留存的蜈蚣坡古道。
摄影/吴学文
纵看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位处于贵州中心区域的龙场(今修文),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
毕竟,没有了王阳明百死千难之间,经历“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的艰难险阻,长期省察心灵,而后深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王阳明年谱》)的觉悟,也就没有了后续流传天下的阳明心学。
修文县中国阳明文化园,可见龙冈山。
摄影/陆宇堃
与此同时,修文的自然人文底蕴,乃至其作为黔中通衢的重要区位,也为王阳明的贵州生活,涂上一抹抹亮色。
他游历天生桥、蜈蚣坡古道、六广河大峡谷,赞叹于诸多自然奇胜;也叹惋于路人际遇,写就名篇《瘗旅文》;他在龙场悟道讲学,奠基阳明心学,培养出天下王门首个地域学派黔中王门的众多弟子;也因与水西土司领袖安贵荣的书信沟通及应邀写就《象祠记》,成就了文化交流的佳话……在一段段身为异客与乡民的联结、交往里,王阳明为贵州留下了众多更为精微、深切的人文符号。
分隔开修文、黔西两地的六广河峡谷。
摄影/陆宇堃
而王阳明悟道、讲学、创作等种种活动,其实都少不了当地居民的热情助力。这种助力既是对王阳明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无微不至的关切,也具有更为深远的历史价值——
在阳明洞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的题刻里,有一方 “阳明先生遗爱处”颇为醒目,它与玩易窝遗址洞口的“阳明玩易窝”题刻,一同记录了王阳明在修文的“龙场悟道”与“龙冈讲学”两大关键时刻。题刻人是一位叫做安国亨的贵州宣慰使,他的太爷爷便是当年和王阳明交往甚密的水西土司领袖、贵州宣慰使安贵荣。若再进一步向前追溯,安贵荣,正是率领部众开拓“龙场九驿”的奢香夫人的八代孙。
学界通常认为的“龙场悟道”所在地玩易窝。
所谓水西,指安氏土司的发迹之地——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因为水西土司,水西这个词也从地理概念,变为了对明初贵州发展至关重要的文化概念。水西的重心,正在王阳明所写《象祠记》里的古象祠所在之地——黔西周边地区。
当年水西土司安贵荣的统治中心区域,在今日的黔西、大方一带,但其势力范围却远超“水西”,而是包括今毕节大部,乃至安顺、六盘水、贵阳的部分地区。王阳明所在的龙场,当时同样受其管辖。
王阳明初来龙场,衣食无着时,安贵荣便派人送来仆人、金帛、鞍马、柴薪、家禽等物。王阳明深为感动,只留下了粮食,并写了一封感谢信。此后,安贵荣凡遇大事都主动求教于王阳明,由是开始了一段文化交流的佳话。
今象祠所在地黔西市素朴镇灵博山。
安贵荣曾居功自矜,想要裁撤驿站。在《与安宣慰》第二书里,王阳明强调设军驿是朝廷制度,使安贵荣放弃了撤驿、奏功的上书。在《与安宣慰》第三书里,王阳明则力劝安贵荣出兵平息水东土司叛乱,保护了贵阳及周边地区的安宁。此事史称“尺牍止乱”,已可见王阳明后来在江西、广西妙用书信助力平叛的风采。
王阳明与安贵荣的书信来往,以及他为安贵荣重修象祠一事写下的千古名篇《象祠记》,其实都见证了贵州建省以来,黔中和黔西北如何密切进行文化沟通,进一步让贵州成为“多元一体”的过程。
象祠近景。
摄影/吴学文
正所谓“九驿邮初置,三巴路已通”,奢香夫人开拓龙场九驿,让黔西北地区繁荣发展,更遣送子弟到京师入太学,学习中原文化,呼应了明初朱元璋重视边地文教的政策。
位于毕节大方的奢香博物馆内,就藏有一尊成化年间(1465-1487)的彝汉铭文铜钟,其上两种文字交替并行,正可见黔西北与黔中广大地区开始有了充分的文化交流。这也成就了王阳明来到龙场之后,受到安贵荣及当地乡民热情欢迎的基础。
如此一种根植于贵州本土的质朴与热情,自然而然触发了王阳明对人们普遍善性的思考,为《象祠记》中所写就的名句“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提供了灵感,追溯本源,也是受到了这种文化交流的助力。
黔西北威宁彝族撮泰吉,
是彝族著名的文化风俗。
摄影/李贵云
《象祠记》入选《古文观止》,成为一篇千古名文。在今日新修象祠所在地黔西市素朴镇,背诵《象祠记》已然成为当地小学生们的课程内容。王阳明所留下的这一文章,在琅琅童声中,被视作黔西文化底蕴的一部分而长久传承。
1941年,为纪念王阳明对贵州文教发展的贡献,南明河畔的黔明路被改称“阳明路”。作为贵阳对王阳明最为直观的纪念,这条道路虽然长度不过两三公里,却既连接起王阳明及其黔中王门弟子们在贵阳生活的众多足迹,又可探访周边贵阳的众多人文地标,正是发现贵阳人文,进而理解贵州的绝妙线索。
沿着南明河,行走于阳明路上,对岸就是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向东不到800米,便是贵阳的历史人文地标甲秀楼与隔壁王阳明游赏过的翠微园,向北不到一公里,是王阳明曾经踏足过的南霁云祠(今达德学校),王阳明当年应贵州提学席书讲学的文明书院遗址也在不远处……
南明河畔的甲秀楼与翠微园。
摄影/陈伟红
漫步于一处处人文古迹之间,我们大可回顾王阳明在贵阳度过的岁月。在前往龙场赴任前,王阳明就赴贵阳探访詹氏旧友;明正德三年(1508)年末,他还受友人邀请前往贵阳过年,仍不忘传讲圣人之道,“正思讲习诸贤在,绛蜡清醅坐夜分”(《木阁道中雪》);次年春夏,王阳明在贵阳与诸多好友交流、秋冬时节在文明书院讲学,“始论知行合一”。
即便是王阳明离开贵州之时,仍有众多人士在南门外送别王阳明,其一众弟子门人更冒雪送别王阳明到60里外的龙里卫(今龙里县),正所谓“雪满山城入暮天,归心别意两茫然”(《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其一)。
从一条阳明路出发,看贵阳的王阳明行迹。
制图/胡博
由此可见,贵阳这座城,既承接了王阳明传讲心学的重任,又是其身心休憩的重要精神家园——
是“壶榼远从童冠集,杖藜随处宦情微”(《来仙洞》)的赏玩风光之地,是 “三桥客散赴前期,纵辔还嫌马足迟”(《先日与诸友有郊园之约,是日因送客后期小诗写怀》其三)的交游送别之地、是“英魂千载知何处?岁岁边人赛旅祠”(《南霁云祠》)的感怀历史之地,也是“他年贵竹传遗事,应说阳明旧草堂”(《夜宿汪氏园》)的自我期许之地。
在东山俯瞰贵阳市景。
摄影/陈伟红
王阳明诗中的一些老地名,如头桥、二桥、太慈桥等今仍存在。他的诗篇,固然是对本人行迹的记录,又何尝不是对贵阳人文风土的深微记载。
若是沿着这一条“阳明路”进一步发散与想象,那我们能够领略的,不仅仅是贵阳的人文风貌,更是贵州这片热土千年以来的文教风华。
抗战时期,贵阳为应对西迁带来的人口激增在阳明路附近的城南渔矶湾赵家坡新建住宅、整修道路。建成的住宅区里有郑珍路、莫友芝路、尹道真路,以及另一条“王守仁路”,均为纪念对贵州颇有贡献的人文名家,真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尽管随着时代变迁,这些路名仅有“阳明路”得以保存,但我们却可在贵阳的另一处“阳明地标”阳明祠,寻找到路名里贵州先贤们的次第承续。
扶风山阳明祠。
摄影/陈伟红
清嘉庆十九年(1814),人们在贵阳城东扶风山麓修建了阳明祠,阳明祠落成的三年之后,郑珍、莫友芝等大儒在此拜祭,自称“王门后学”。1916年,阳明祠畔又修了一座尹道真祠。就这样,从尹珍“南天破大荒”北赴中原求学后归乡兴学;到王阳明在贵州悟道讲学,开拓文教;再到郑珍、莫友芝等“清三儒”成为贵州古代学术的巅峰人物,以一座阳明祠、一条阳明路为连接点,我们得以一窥贵州文教的发展故事。
距离阳明路不远,还有王阳明曾经踏足、拜祭过的贵阳南霁云祠(今达德学校),在一段段世事变迁里见证了贵州人文的“古今之变”。
南霁云祠始建于元代。南霁云是唐朝名将,安史之乱期间屡建奇功,后在守卫睢阳战事中被俘而死,忠烈之名流传千载,南霁云之子南承嗣曾任贵州清江太守,此祠正为纪念两人而建。
达德学校。
摄影/吴学文
明清以降,南霁云祠被改建为忠烈宫。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忠烈宫内,贵州第一个研究自然科学的团体算学馆成立,两年后,它扩充为达德书社,直至民国元年(1912),它已经从最初的一个二十多人的新学小团体,变成了有师生一千五百余人的贵州近代第一个门类齐全的学校——达德学校……革命先烈王若飞,亦曾在此求学任教。
从南霁云祠到达德学校的变迁,正见证了清末民初的大变局里,古今中西之学在贵阳的交融。
若我们漫步于今日之贵州,王阳明的故事历久弥新,也呼应着贵州新时代的文教繁荣。
《阳明悟道》京剧。
摄影/贾亦真
昔日王阳明讲学的龙冈书院已然焕新、拓展为游人如织的中国阳明文化园;贵州京剧院出品的京剧新戏《阳明悟道》走向北京,赢得观众们的满堂喝彩;近年来贵州的新锐出版社孔学堂书局,则以《阳明文库》32种36册图书,对王阳明所影响的当代世界与学术思想作出一种“贵州表达”……
王阳明,正以他留下的众多行迹、事功与学说,成就了一个个贵州立足山水之间,面向广袤世界的闪亮文化符号。
2024年地道风物推出
“多彩贵州:人文山水·时光峰峦”贵州文化专题!
带你见证修文县如何从一座驿站出发,变为世界级的心学圣地 文丨后果
图片编辑 | 陈金鱼
设计| 鱼一条、九阳
首图|《我的1508 问道·十二境》
封图 | 《我的1508 问道·十二境》
📖
审稿专家
主要采访专家
张新民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
赵平略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原院长
任健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研究员
📖
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贵州卷》顾久主编 中华书局
《地缘、血缘与学缘的交织——
中国人文与自然境域中的王阳明及阳明学派》
钱明等著 孔学堂书局
《王阳明贵州诗译诠》张清河编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嘉靖贵州通志》明 谢东山 贵州人民出版社
《王阳明全集》 明 王守仁 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阳明视域中的贵州形象研究 刘振宁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