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销售与市场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关注中国市场发展趋势,致力为中国企业指引方向,提供最先进的营销理念与实务方法工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销售与市场

永辉去“中间商”,只不过是传统零售告别时代的一个缩影

销售与市场  · 公众号  · 营销  · 2025-04-05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销售与市场”关注,并设为⭐,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消息!


本文全篇2753字,预计阅读5分钟。

作者 | 张振宇
来源 | 新经销


新时代效率至上,经销商该何去何从?



3月17日永辉股东大会,名创优品董事长叶国富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一线指导永辉调改工作,并提出“三大变革”和“三提两降”。意味着永辉调改进入深水区。


永辉改革的“三大变革”和“三提两降”


其中供应链变革,更是明确去中间商,并大力推进裸价、直采和自有商品开发动作,以此加强永辉在商品力的竞争。


e4ab76e2fe9aa90c4229c0b82e2a3b9f.png 永辉去“中间商”, 直击传统零售最大的弊病


从永辉这些改革的具体举措,我们能看到,都是直击传统零售弊病。


1. 裸价


剔除冗余费用降低采购成本,来增加商品的价格竞争力。通过“零进场费”政策和缩短账期至45天,倒逼自身从靠房租赚钱,开始转向靠经营赚钱。


2. 直采


全面取消中间商环节,降低采购成本,以此增加商品的价格竞争力。正如此前郑州龙湖锦艺城店所打造的样板,砍掉60%的中间商,与200家核心供应商直采,降低15%采购成本,倒逼自己开始重视效率,解决供应链反应滞后问题。


3. 自有商品开发


在商品竞争同质化的当下及可预见的未来,借助名创团队设计资源,2025年推出60款新品,孵化10个年销过亿的爆款单品,以此来形成商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倒逼自身开始重视商品运营,并从选品能力向商品设计能力升级。


所有的弊病,不到关乎生存问题的时刻,很难彻底改变。


传统线下零售企业,在中国过往二十年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固有的商业模式。



他们卖的不是商品,而是货架。根据不完全统计,一般的KA系统会有条码费、进场费、年度品牌管理费、特陈费、异型货架费、DM海报费、特价补贴、临促人员费等等。


当然,在那个供给远远大于有效需求的年代,完全适用,日子也是过得很舒服。


但也造成了传统零售企业的弊病——后台毛利依赖症(永辉2024年62%的SKU贡献率不足15%)和供应链反应滞后(永辉新品上架周期45天 vs 盒马7天)。


这仅仅是表面,更大的影响在于其对整个组织能力的削弱。当采购不再具备全市场选品能力,商品运营不再能对货盘进行单品数据分析,传统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就在逐步瓦解。


这在当下这种缩量时代,新零售企业从第一天开始就在研究经营效率、商品竞争力的竞争环境中,显得不堪一击。


而永辉的激进改革,正是希望破除这些弊病,重新适应时代的需求。


但与其说是改革,倒更像是传统零售企业,在告别过去的时代。


那个舒舒服服,靠赚“二房东租金”的零售旧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效率至上”的新零售时代正在到来。


而零售这个承担社会商品流通职能的行业,也开始聚焦其社会价值,让商品更高效率的全社会流通。


永辉只是一个缩影。这种商超改革行为,影响的不仅是零售商本身,更是对原有快消产业链的变革,特别是经销商。


6d020b05cf856b3f88a8824bead494b8.png 新时代效率至上, 经销商该何去何从?


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一大批传统零售企业,推行直采裸采策略,跳过中间商,是全行业都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作为中间商的经销商,知此,想要继续做生意,也应该找到自己未来的价值方向。


必须认清一个残酷的现实,不光是商超调改,折扣零售和会员超市等等,都是在提高社会流通效率,只是大家服务的客群各有侧重。经销商的生意空间必然是持续性收缩的。


收缩,就意味着竞争性淘汰的过程。


本质来说,大部分经销商过往赚取的价值,是承担产业链职能“垫资+物流”的市场定价结果。


当零售企业推行裸采直采之后,这个产业链职能被严重弱化。


换句话说,未来的经销商想要赚钱,必然是找寻新的产业链职能,赚取新的市场价值。


笔者在过去一年走访市场的过程中,看到很多经销商在原本经销业务的基础上开始上下游延展,涉足制造(自控供应链)或零售(开店、零批一体化)环节。切换角色,赚取零售或者生产的市场价值。


经销商生意转型的三种方向(角色延展or能力延展)


但如果只是经销商而言,未来更多的是需要能力转变,成为服务型经销商。即服务客户,帮助客户解决零售货品方面的问题。


从零售商的采购角度出发,根据零售企业属性不同,他们对商品最大的需求便是选货和组货,因此买手和组货能力,是有长期价值的。


缩量时代,特别是零售商在追求竞争差异化的过程中,对新的好产品始终有需求。


因此,能够更快的把好产品筛选出来,减轻零售商筛选好产品的工作负担,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点在山姆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外围有大量的买手在帮助山姆全市场寻找好的商品机会。


而对一些地方性零售,特别是LKA或者BC超而言,本身不具备货盘组织能力,可能是不会复杂管理供应商管理,也可能是解决不了稳定货源的问题,原因各异。


但要和友商全渠道(特别是在中国,线上零售、即时零售不可忽视)竞争,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举个例子,一般的BC超,整个家清日化类目SKU过百,服务周边的消费人群需求一定是多维度的。如果通过客调分析、调整货盘结构等系列动作,来最大化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以此提高整个家清日化的产出。显然对经销商和BC超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而这种需要通过分析最终组货的能力,传统BC超来说是不具备的。但行业里,已经进化出了具备这种优秀能力的经销商,并且深得客户信赖。


经销商碰的是货,只要站在客户角度,理解零售商有关货的需求,并且帮助其解决问题,就一定会有不可替代的产业价值。


当然对中间商而言,解题思路不局限于上,相信有更多厉害的从业者,有自己的生意之道。


只是新零售时代之下,我们从业者都应该想清楚,下一个时代,自己的产业价值是什么?


定位清晰,快消品行业的生意机会依然很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配 图仅作参考,无指向意义及商业用途



责任编辑:杨晓 | 责任校对:司燕珂 | 审核:张旭 | 美编:丁然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




商务合作手机号 】15294621904(同微信)

杂志订阅电话 TEL: 0371-65321930 / 0371-65321956

杂志订阅服务 15939021646 (同微信)

投稿邮箱

《销售与市场》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营销界》 [email protected]

《商业2.0》[email protected]

转发,点赞,在看,精彩内容不“失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