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航空物语
关注飞行,轻松出行;关注“航空物语”,了解飞行和旅行的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场面惊险!黄山风景区紧急公告 ·  5 小时前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 ·  昨天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 ·  昨天  
陕西新闻广播  ·  西安新增一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航空物语

5年了,从未忘记 | 空军侦察机飞行员首次披露MH370搜救回忆

航空物语  · 公众号  · 旅游  · 2019-03-08 21:47

正文

五年了

总希望抬头看到的下一架飞机

就是你的归来。


马航MH370

你已起飞五年

管制雷达希望看到你


如果听得到

请保持现有高度

直飞目的地。


我们为你申请直飞,

其他机组配合避让

航路天气晴朗

目的地北京气温5度

下机请穿厚点


记得抱抱接你们的亲友

他们很爱很爱你们



作为中国空军搜寻MH370行动的参与者,

我很愿意把这些记忆与朋友们分享。


随着马航MH370调查小组的解散, MH370 失联事件似乎就要这样画上句号了,除非将来某一天忽然出现重大线索,消失的航班恐怕将会成为一个千古之谜:这架庞然大物究竟到哪里去了?当时飞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民间流传着很多个版本,但毕竟只是猜测,在飞机被找到之前,所有的说法都不可信。即使有一天飞机被找到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我们可能也无法知道真相。近期调查小组的解散似乎预示着调查的终结,再次引起了世人对 MH370 的关注,也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


2014 3 8 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 MH370 航班(机型为波音 777 )执飞吉隆坡至北京航线,起飞后不久在泰国湾上空失去联系。根据调查报告最新披露的消息,飞机在马来西亚管制区与越南胡志明管制区的交接点前 3 分钟与马来西亚管制区脱波。按常规脱波后应该立刻联系胡志明管制区,但 MH370 的飞行员说出 再见,马来西亚 之后再无讯息。由于飞机并没有跟越南方面联系,并且关闭了应答机,所以越南方面开始并没有留意 MH370 的动态,而马方因为已经与 MH370“ 再见 ,也不再关注其动态。结果就是 MH370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完全失控,所有应急机制都没有启动,因而造成后续一系列迷乱。



在确定 MH370 失联之后,相关各国开始组织力量进行搜救。因为失联航班上大部分乘客是中国公民,所以中国成为主要当事国。中国政府反应还是比较迅速的,很快组织了相关力量加入搜救工作。军队方面先期主要动用了军舰赶赴事发地点。


参与搜索的空军伊尔-76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周边各国以及美日等主要国家派出军机加入搜救。当时我们还比较缺乏国际联合搜救的经验,所以反应稍微慢了一些,直到事发第三日才做出参与行动的决定。 2014 3 10 日上午,我和我部参谋长赴空军司令部开会,商讨派飞机赴失联海域搜索事宜。作为一个特殊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准备会,应该说规格还是相当高的,空军参谋长主持,机关主要部门领导全部参加。但是,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国际联合搜救的相关机制,决策过程并不顺利。派谁去?去哪里?到了那里怎么干?马方公布的失联地点在泰国湾,飞到那里需要穿越 5 个国家(地区)的飞行管制区,涉及外交、航管等诸多问题,为此还专门请来了外交部和民航等相关部门的专家。经过研究,初步决定派我部一架大型电子侦察机执行这次任务。会议期间,某军区的一位首长主动请战,派他们的大型运输机参与任务,并列举了自己执行这种任务的优势。空军首长对这种知难而上、勇于担当的精神十分赞赏,表示考虑派他们去,我们就不去了。我一看情况不对,马上表态:电子侦察机执行这个任务优势更明显一些,失事飞机可能会发出一些电磁脉冲信号,我们可以利用机上的设备参与搜索,完全靠目视搜索相当于大海捞针。首长采纳了我的意见,最后拍板:派大型运输机和电子侦察机各一架赴马航 MH370 航班失联海域执行搜救任务。


本文作者驾驶的图-154从三亚机场起飞


领受任务之后,我们与相关部门一道明确了起降机场,设计了飞往失联点的航线。回到部队,我们迅速完成机组和飞机准备。因为我部经常在南海一带活动,相关资料和预案齐全,只要一声令下马上就可以出发。


之后就是难捱的等待。组织这样一个相对复杂的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前期有很多事务需要机关协调。 3 11 日凌晨,我们接到空军动令,从后半夜开始忙碌,完成军内和民航系统的计划申报,以及与行动组织机构(当时的广州军区空军)的协调工作。一晚上我被叫醒了无数次,答复不同部门关于各种技术细节的问询。 3 月初,乍暖还寒,屋子里很冷,折腾了几个回合,马上感到身体不适,还未出征先受了凉。


后舱设备操作人员认真研究搜索方案


早晨 7 30 分,几乎一夜未眠并且感冒的我和一个经验丰富的机组从南苑机场起飞。经过长途飞行,于 11 20 分在三亚凤凰机场着陆。我们的飞机停在民航的停机坪上,立刻引起所有人的关注。敏感的群众意识到,在中国公民遇到危难的时候,人民军队已经出动。不时有机场摆渡车从旁边经过,可以看到车上民众热切的目光。危难之时总是有祖国军队作为依靠,这是民之幸,军之威,国之荣。类似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和平时期人民军队的一项重要工作,拯救人民于危难,彰显军队和国家的形象,意义十分重大。


简单吃过午饭,我们赶到三亚民航站调,办理前往泰国湾失联海域的手续。民航的同志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工作。据他们讲,因为我们的航线需要穿越越南全境,开始还担心越南方面阻挠,没想到越方不但很痛快就同意了,而且还积极配合我们工作。按照前指命令, 13 30 分我们再次起飞,执行失联飞机搜救任务。任务的主要内容是飞往马来西亚对外公布的失联海域,利用机上设备结合目视寻找失联客机及相关线索。航线基本上是沿着 MH370 航班的航线,到达泰国湾后在所谓 失联海域 往返飞行数次,然后原航线返回。



第一天的飞行顺利,我指的当然只是飞行本身。天气很好,万里无云,碧海蓝天。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从 MH370 翼下掠过,然而这架载有 227 名乘客的飞机却不知所踪。在感慨命运多舛迷离的同时,我是多么渴望能够通过一己之力发现 MH370 的行踪,给逝者一个交代,还世人一个明白。落地以后,我们机组人员研究:是不是调整一下搜索方式,能不能飞得再低一些、搜索的区域再扩大一些。我跟后舱设备操作人员谈:能不能充分利用后舱设备,寻找失联航班上可能发出的电磁信号。我还找到在国航飞波音 777 的老战友,向他了解波音 777 上都能发出哪些电磁脉冲信号 …… 后来我们才知道,由于马来西亚方面先期划定的搜救海域与 MH370 握手信号最终消失得海域在地理位置上相去甚远,我们这一阶段的搜索没能取得任何效果。


3 12 日,我们轮休,另一架飞机继续搜寻。当时所有的媒体上几乎全部是关于 MH370 的报道,各种说法鱼目混珠。一整天我都在关注着新闻报道,有一个事实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 MH370 根本就不在所谓的 失联海域 。马方像挤牙膏一样一点点地透露着真相: MH370 失联之后并没有立即消失,而是掉了一个头横穿马来半岛继续南下了,期间还有几次剧烈的高度变化,目的性很强,很像是人为操纵。当时我就认为这是一个蓄意的人为事件,之所以找不到残骸,因为飞机可能是在可控状态下入海的,整体沉入了海底,水面漂浮残骸很少。 2015 年发现一块被证实属于 MH370 的残骸是襟翼的一部分,更加印证了我的观点,就是说入海前襟翼是放出的,触水时被打掉的可能性很大。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缺乏有力的佐证。新近马来西亚当局发布的调查报告与当时我们了解到的信息相比,几乎没有增加任何更明确的指向。唯一确定的是,这是一起人为事件,但是谁干的?目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机组人员与当地机场工作人员沟通后续飞行事宜


3 13 日,因为各种消息婆娑迷离,也没有接到上级的新指示,我们继续前往失联点搜寻。再次到达泰国湾,天上的飞机,海上的舰船比上一次明显减少。 11 日来的时候正值搜寻的高峰期,各国的飞机很多,又集中在相对狭窄的一个空间里,防撞压力很大。本次人道主义救援飞行,因为得到了相关国家的许可,在航线飞行阶段始终与管制员保持着联系,有效降低了与其它飞机冲突的风险。在失联点海域,越南南部的航空管制区临时划设了一片管制空域,调配在该区域活动的航空器,这对我们机组的通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早些年,我们参加过多年的联航航班飞行,有一定的航空英语通联能力,但是多年不用,已经十分生疏。航线飞行阶段还好一些,基本上都是标准喊话。但是在临时空域,管制员的指挥和询问很多,而且大部分是非标准喊话,听起来十分吃力。近年来,我军在远海的活动越来越多,常常会与外国军机相遇,如何与外籍管制员或飞行员沟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空军首长多次强调:鼓励积极沟通,通过沟通缓解矛盾、化解冲突。要达到这一要求并不容易,语言能力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素质,涉及国际法、两国关系、政治气候、军事态势等,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做出合理的应对,任重而道远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