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川大学e教务
敬道重生 惠泽英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Nat Nanotech | ... ·  昨天  
BioArt  ·  【DeepSeek专栏】Nat ... ·  昨天  
BioArt  ·  Nat Metab | ... ·  2 天前  
生信菜鸟团  ·  代码公开简单易实现,新发Nat.Cancer ... ·  3 天前  
生物制品圈  ·  2025年印度药企TOP10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四川大学e教务

王玉忠院士为2024级理科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四川大学e教务  · 公众号  ·  · 2024-09-29 16:1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四川大学2024级新生的开学第一课,由王玉忠院士为理科学院新生授课。课程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内容,强调了选择、努力、毅力和坚守的重要性。王院士还教育新生铭记历史,厚植爱国情怀,并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新生表示受益匪浅。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课程背景与欢迎

介绍了四川大学为迎接新生举办的开学第一课,由副校长游劲松主持,王玉忠院士授课。

关键观点2: 王玉忠院士的授课内容

讲述了小分子与大分子的差异及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瓶颈,并分享了他的学习经历和心得。

关键观点3: 王院士对科技发展的观点

强调了选择、努力、毅力和坚守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为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观点4: 新生反馈和教育意义

新生表示受益匪浅,王院士借此机会教育新生铭记历史,厚植爱国情怀,并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正文




蓉城秋至,翠影婆娑。9月18日傍晚,2024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学科系列)在江安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我校化学学院王玉忠教授为理科学院新生同学授课。本次课程由副校长游劲松主持,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学院负责人、辅导员代表到课。

游劲松副校长代表学校欢迎2024级新生选择在四川大学迈入人生的新阶段。希望同学们向王院士学习,坚守初心,不负时代,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川大力量。

王玉忠院士以《从小分子到大分子的“量变”到“质变”》为题,讲述了小分子与大分子的差异,追溯了大分子概念的提出以及高分子学科建立的艰难历程;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式,介绍了由高分子制成的材料在衣食住行、工业、农业、航空航天、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应用,深入解析了当前高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结合他的研究团队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他阐释了如何选择科研方向,以及如何长期坚持“四个面向”开展科学研究;不断质问自己,我们的科研工作“发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和“发展了什么”以及“解决了什么科学、技术或工程问题”,通过反思笃行科研的本质,为科技发展做出真贡献。他强调了选择、努力、毅力和坚守的重要性,选择之后,唯有努力拼搏,持之以恒的耕耘与不懈的探索,方能十年磨一剑,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科学到技术,使技术得到应用。他鼓励同学们秉承“天道酬勤”的信念,勤奋学习、不懈追求,实现人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王院士还与新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心得,阐述了科研过程中“量”与“质”的辩证关系。此次课程,正值“九·一八”纪念日,这一特殊的日子赋予了讲座更深层次的意义。王玉忠院士以此为契机,教育新生们要铭记历史,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鼓励新生们要脚踏实地,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殷殷叮嘱新生们,大学是新的开始,努力奋斗,四年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川大毕业生,未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新生同学们认真聆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课后一位新生表示:“王院士的讲座让我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如何从事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明白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




四川大学e教务 公众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