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也谈钱
从草根起步,为最终财务自由而奋斗的也谈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派THU  ·  AAAI2025|只根据题目和摘要就能预测论 ... ·  2 天前  
CDA数据分析师  ·  【干货】画用户画像与找相亲对象一样简单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内容 ... ·  2 天前  
谷饶生活信息站  ·  【谷饶直聘】2月5号更新,谷饶人才求职招聘平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也谈钱

看来我确实不适合讲养娃,更适合讲自己怎么被养大的~

也谈钱  · 公众号  ·  · 2021-04-14 18:49

正文

昨天的文章 教育了我一件事儿——人不要评论自己没做过的事儿。

以前写过不少关于养娃和教育的观点,好像都没有昨天讲自己咋被养大的反响大 😂

好多小伙伴让我再多说说,我整理了几个成长经历中我们家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和普遍的教育观念冲突还蛮大的。

大家辩证着看, 不一定都是对的,毕竟只有我一个样本 ,但也许可以提供另外一种视角——我作为一个没被鸡过的孩子眼中的世界。

选学校

上一篇很多读者都提到了我家选学校的决定——为了离家近,选了三所初中里面最差的。

其实所谓的“差学校”,没有那么可怕,我们可以反着看这个问题:

回想一下过去的几十年里,那些对我们帮助最大的朋友和长辈,然后了解一下他们毕业的大学,倒推他们学生时期大概的成绩。 我们会发现其实大部分人只是普通的学校、一般的成绩,但他们却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 普通学校其实没那么糟,没准还能早点遇到他们呢~

再一个,我们家也不区分所谓的“好学生”和“坏学生”,我的好朋友里有学习比我好的,也有成绩倒数的,他们人都很好。所以就更不在乎学校的好坏了。

有时候会有别的家长给我爸妈说,让我别和谁谁一起玩,“以后就学坏了”

  • 我妈一般是一笑了之,然后和我说,「想和谁玩就和谁玩,咱没这么多偏见。」

  • 我爸则是一脸严肃,「好,和所有人都能玩到一起去,算你有本事」。

学校的排名、同学的成绩,我们都不太在意。如果碰巧不错,那我们会开心;假如没那么出众,也无所谓了。

相比之下,我们家更看重学校近不近。

……

我父母个子都不高,但他们都希望我能长高点,千万别又瘦又小的。相比于成绩,他们更看重健康。所以我们家只选离家近的学校,路上时间短,能回家吃饭。

而且这样爸妈也省时间了,我从幼儿园开始就是自己一个人上下学。貌似有一次奶奶觉得不放心,暗中保护,结果被我发现撵回去了 (不过我自己不记得了,从爸妈那边听过来的

别人家都在劝孩子多学习的时候,我家都在劝“休息一下,出去玩会儿”;不管下雨、下雪,假如操场上只有一个人在玩,基本上就是我了。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手上还留着当初单双杠磨出来的老茧……

虽然我最后身高也没到 180 啦,但是相比于父母的身高,也算是壮举了。差不多比他们俩的平均身高高出 20 cm,这是我妈最得意的事儿了~

我们家的观点, 离家近的学校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但所谓的名校只是「可能」有帮助

再一个,我们家坚决反对拿健康换成绩。 健康,往往是投入就有回报,而且不能重来。而成绩,有时候就算努力了也未必能实现,过错了其实也可以补。 (这也是我妈妈拒绝班主任补课建议的理由,相对来说不那么容易得罪人~)

我的成绩

虽然我们家不强调名校和学习,我花在课本上的时间很少,但我成绩其实还不错。我们家信这个—— 教材来自生活,那直接把生活搞明白了,结果也一样 。会学习的人,从生活中也能学到东西,而且往往更多。

我妈常说的一句口头禅 “那些补习班都把人补傻了”(在家说,出门在外可不敢……)因为他们发现,绝大多数参加补习的学生成绩并没有因此赶上来,成绩好的学生补习后优势也没有更明显。再加上我不上补习班,成绩也没有下滑,反而还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就更坚信这个判断了。

这后来也直接体现在我的成绩上了:

  • 那些和生活联系特别紧密的科目,比如物理、地理、化学,我基本不用学成绩也很好。

  • 但缺点也很明显,需要背诵的科目就比较惨了 。最烂的是语文,高考的辉煌战绩——9 道选择题错了 6 个;第二烂的是英语,现在看视频还得也太帮忙翻译……

大伙现在看我的文章应该也能看到当时的影子,讲生活方法和技巧我比较擅长,解决问题也还好,但一到拼文笔的时候立马就怂了。还好我发现了张潇雨

PS:我应该是全网最喜欢引用别人原句的作者了吧,因为自己写不出来 😅。 有缺点其实没啥,知道问题在哪,然后绕过去就好了 ,貌似也没耽误投资理财和写文章。

一方面我想说,在学校少花时间,不一定成绩就会差,生活一样是学习,“有心”更重要。但另一方面我更想说,我对自己的评价, 我是一个乐观幸福的人,碰巧成绩还不错;而不是因为成绩不错,才成为一个乐观幸福的人

我反而还因为成绩吃过亏。大学我自以为成绩好,当初找实习就很不用心。结果顶着名校前 10% 的成绩单,花了半年时间愣是没找到一份像样的实习和论文。最后一怒之下跑去专心研究投资理财,没想到最后真变成现在的主业了。这段大学经历 我之前写过 ,也算因祸得福吧。

好成绩对我来说最大的帮助,可能就是让我意识到自己做不成事儿肯定不是学习成绩的原因,省了一个借口

……

爸妈常常会听我的意见,尊重我的选择,包括选学校、填志愿这些当时看来的“大事儿”。不过昨天有位小伙伴留言:

但我就不同意, 成年人立 Flag 被打脸的次数还少吗?为什么要这么要求孩子? 不允许犯错的文化是很可怕的,最后只会是造假和欺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