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徐徐语文坊
性灵写作,元气语文,乡村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MySQL数据实时同步到Elasticsea ... ·  昨天  
芋道源码  ·  300 秒到 4 秒,如何将 MySQL ... ·  昨天  
雨果网  ·  影响重大!特朗普取消800美元免税政策!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徐徐语文坊

徐徐:那个笨小孩的心中有个大先生

徐徐语文坊  · 公众号  ·  · 2024-08-22 22:06

正文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青椒”们:

大家下午好!

应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的命,在此与大家聊一聊。说实话,内心很惶恐。与青年教师聊,说明我已是妥妥的老教师了,而且是即将被拍在沙滩上的老教师了,这是惶恐的原因之一。之二就是,自有教学生涯以来,我还真没上台做过什么讲座,一直都是作为“青年教师”听讲座的。今天这一角色的反转,让我很不安,因为我本就很社恐。不过,这样也好,至少可以让你们饶有兴趣地看一个社恐患者是如何完成她人生中第一次讲座的,或许对你们登台讲课会有所启发。

我都教了34年书了。回望这34年教学生涯,我感觉自己从自发到自觉地,好像就在兑现一个理念,那就是——不妨做个笨小孩,心中常驻大先生

做个笨小孩,其实也不是我有意要做的,只是我天生就笨,后来就顺其自然“笨”了。我的这些“笨”,我想了下,在工作中主要就表现为三个“认真”:认真备课,认真写字,认真教研。这些“认真”,现在看来,其实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兑现习总书记所倡导的“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的大先生”的理念。

原来做笨小孩也是通往大先生的一条路径哦。

在这三个“认真”里面,我觉得最要紧的就是备课认真。这一个“认真”是基础,是能量,相当于电影《阿凡达》中的“灵魂之树”,至少我是受益于它。我觉得我现在之所以能够写一些书,做一些教研,以至后来能够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获部级精品课,其实都跟我认真备课有关。我之所以执着于认真备课,就是我觉得我自己是个记忆力特别不好、做事又特别慢的人,是不可能靠广泛阅读、弹钢琴的艺术来进学的,只能靠认真备课这个点来支撑我的教学与教研。实属量身定制哦。

以上,是我对我整个教学生涯理念与行为的一个理路。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具体聊聊。

一、我是一个笨小孩——无路可逃

我说我是一个笨小孩,这大概会是一个令你们自信心爆棚的梗。

我是一个笨小孩,是有据可查的。我在小学阶段,数学就从来不及格,因为怎么都读不懂应用题。后来我发现我不光只数学好像干啥都要比别人慢些拍,应该是属于天生有点“弱智”的那种,跟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有些相似。我上课从来就不能当堂听懂老师的课,总是需要自己下去反复补火才行。听人说话也总是掉链子,不知道人家说了些啥,说到哪里了。当年考驾照时,也总是毕不了业,教练一看见我来就头扭向一边。我的朋友我的同学总有一些关于我的槽点。比如我给他们倒茶时,他们就会笑我估计连茶壶的盖儿都不知道怎么打开。前些天,跟几位同学一起出去旅游,每到一个集合点,他们就会问一句:徐小平到没有?徐小平到了就都到了。教书就更不堪了。我爱人说,按我这个教书的劲,他都可教十个班了,而且早就教成教育家了。

所以,对于我这个笨小孩所说的话,大家听听就好,听听就好。

二、认真备课——教师的头等大事

上面我说过,认真备课是我的头等大事。在我教书的34年里,教过小学、初中、高中,教过数学、语文、历史等,今年去支教,我都又教过五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但不管教什么学段,教什么科目,认认真真备课,都是我的教学本能。

我备课总喜欢慢慢地磨,会把单元课文都看一遍做一个整体把握后,再来钻研要备的课文。把要备的课文先是反复读,读上好几遍读到内心有感觉才为止。但凡有不懂地方,包括生字生词句意等都要认真查正批注好。然后再读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练习册及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文本等,再查阅一些资料,再参看五六篇教学设计,待内心蓝图逐渐呈现后,再一气呵成。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划重点的是,作为新教师,一定要把《教师教学用书》看到位,因为它是教学之本,它的讲解分析是系统性的;用好它,才能生发更多。不要一上来就着急看别人的课件——这样备出来的课容易零散肤浅。比如我今年获部级精品课的那节课就是反复研读课文与《教师教学用书》的结果,并没有搞什么新名堂。

因为前期准备比较多,所以我的备课速度是相当慢的。别人备一篇课文可能只需要两三节课,我却需要磨上两三天,甚至更多,直到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有时都还在推敲中。我潜意识里就是把每一节课都在当公开课在备,当好文章在写。所以,做事高效的人一般是不会像我这么做的,太费了。大多数人的做法就是上网找一份课件,熟悉一下,稍微修改一下就去上课了。上课跟着课件走就得了,也不需着意记些什么。

而我,似乎患有强迫症,几乎不用什么别人的什么课件,全自己手工备课,还会逼自己记一些东西比如上课流程比如上课可用得着的一些精彩的话,都记得差不多了才去上课。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保证自己上课时不为课件所左右而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与学生同频共振,这样上出来的课往往会更有激情生成会更饱满些,而自己的教学教研功底、阅读写作功底,随之也会在这个磨和逼的过程中得以增强。

我至今都存有手工备课本六七大本,是编出来几乎可以出版的那种,都是我的心头好。

三、认真写字——教师的使命所在

选择做教师也就选择做了文化的朝圣者与传播者,因此,书写记录是教师的天职所在,更是语文教师的使命所在。

我有个切身感受就是,越普通,就越是需要写作。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绝好路径。

有一位数学教师叫王维审,他就是靠书写教育叙事而成了专家成了“叙事者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发起人,他写的一本书叫《像教育家那样去追求》,成了教师节学校发给我们的礼物。

我对书写的觉悟其实还是迟了一点,大约是从教十三四年后才开始的。最初是写QQ日志,写写生活感悟、教学心得什么的,随着有文章发表就更加激发了我写作的兴趣。就这样书写着记录着一直坚持了十四五年,到2018年时,就有一两百篇文章了。这时就有老师点拨说:徐老师,你何不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呢?出版了,就是另一番天地了;不出版,就总像在小作坊里敲敲打打一样,不成气候;你可以向学校提出这个申请,毕竟作为一所县高,也是需要一种文化导向的……一语点醒梦中人。没想到的是,我们学校还很支持这个事,当时就出资两万联系中国文联出版社帮我出版了这本书——《清风徐来》。

书出来后,当时就有学生对我说:我们还是第一次看见活的作家站在了面前咧……影响至今都还有。比如我支教的学校,尽管我从来不提我书的一个字,但无一例外,学生最终都会知道我这本书。比如我今年去支教的普济中学五年级三班就有一个叫张鑫悦的孩子,总是在教室里反反复复地问我:老师,你是不是写过一本叫《清风徐徐吹》的书?我笑而不语。支教结束后,我就赠了一本书给这个班的孩子。在二初支教九年级创新班时,这个班的孩子就更顶真了,竟把我当年签字给他们哥哥姐姐的书都搬来了,又让我给他们签第二遍字。

学生,对书、对写作者都会有纯天然的尊重,尤其是对身边的教师写作者。这让人感动。

《清风徐来》出版后,我又将它寄出,参加号称“教育界茅盾文学奖”的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的评选,没想到竟获了奖,还是金奖。全国也就十个金奖。这十个金奖里,其他九位都是中国作协会员,都是著作等身,荣誉等身的;独我,只此一部青绿,且汲汲无名。当时一些官媒——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都做了相关报道,市电视台还为我做了专题报道:瞬间,就有了富贵泼天而来的感觉。

当我在平凡的教书岗位上默默爬梳这些文字时,又何曾想到自己会有这一天呢?

然而一切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是书写,让一个笨小孩看见了自己的光。

四、认真教研——走学术型教师的路子

当散文集《清风徐来》一书获奖后,我就思忖我下一步该怎么走——当然依然要写,但要把写与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走学术型教师的路子。

为了督促自己不断钻研,也为了创设一个登高而呼的平台,我决定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徐徐语文坊,来打造个人教研的IP。我开始把自己的备课、教学教研心得以及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等发在公众号上与外界交流,没想到反响还比较强烈,短短三四年时间,我就收获了六七万关注。全国各地很多师生、很多报刊都借助这个平台看见了我。

于是各种约稿来了。之前从没发过学生作文的我一下就发了近百篇学生作文,在《美文》《帅作文》《作文与考试》《学习报》《三悦文摘》等上面,给了学生很大的鼓舞,因为如果没有老师的托举,有的学生可能一辈子都发表不了文字。

之后我又成了《意林作文素材》《新作文》《语文报》点评人民日报评论的专栏作者,最终成了中华语文第一报——《语文报》的长期签约作者。

后来我又成了中国共青团主办的杂志——《青年文摘》“跟名师学写作”的专栏作者,主打书写各种高考、模考下水文,还成了他们新书的一名代言人。

有了个人教研IP的加持,我的教学专著《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评测》也出版了,外面学校团购学习的很多。

后来我又思考,一个人的教研如何才能有辨识度呢?首先得有特色得有聚焦点。于是我就决定,把“跟人民日报学写作”当作一个长期课题来研究,如此既可落实课程思政,又可让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有抓手。于是我就开始精心研究点评起人民日报评论来,并将之发到公众号上及一些报刊上来与外界交流,没想到还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东方出版社慕名而来与我签约,要将我的这些点评做成长线书,两三年做一本。这就有了《跟人民日报学写作》《跟评论高手学写作》两本书的面世。

在打造个人教研IP的同时,我又开始挑战自我,在52岁高龄时也就是去年出征课赛领域。先是征战湖北好课堂,弄了个市一等奖第一名;接着又一课两用,去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的比赛。说实话,对于这种数字化的微课,我是毫无经验的,也许正是无知者才更无畏,在蒙着头向前冲时竟弄了个省一等奖,好像是荆州市高中所有学科唯一。就在我以为“到头”了时,教育部1月25日公告,我的课又获了部级精品课,全省高中语文仅三。就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部级精品课,在我们县,也只孔娟老师的一节音乐课获过。你们将会是后来者,这点我坚信。

随着声名的渐有,我加入了中国教育学会,之后也成了北师大“千人计划”的特邀名师。

在壮大自己的同时,我又着手开始辅导青年教师。就在今年,我辅导青年教师刘恋在“中国好教育”课赛中,实现了三级跳:分别获了市特等奖、省第一名、国家一等奖的好成绩。

小刘老师说自己很幸运,在教学一起步时就遇上了好老师;我则觉得是小刘老师自己很刻苦,尤其能虚心请教。

五、努力做一个大先生——梦想总是要有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