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
读对原典,便是回到故乡
这是呦呦鹿鸣读原典第1.02篇
《论语》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段,位列《论语》第二句。这个位置很有意思。在前一篇中,我们说,《论语》的排列组合,是很有讲究的,代表了孔子的学生们的价值观。把这句话放在第二位透露了很多信息,本篇只解读“有子”这两个字:
“子”是尊称。《论语》整本书中,被称“子”的只有三个人:孔子、有子(有若)、曾子(曾参)。孔子门下,最得意、孔子准备传他衣钵的,是颜回;最忠心、孔子准备和他生死与共远赴海外的,是子路;最有经济才干,与孔子对谈兼具高度与深度的,是子贡……但是,他们都没有被称为“子”。而有若,却成了“子”,而且孔子说完,就轮到他说了。
这就有点意思了。
一种可能:《论语》是有若的弟子编辑的,他们上的是有若的课,有若相当于校长,所以称他为“子”,自然而然。这是第二条,再隔一条,到第4条的位置,就轮到“曾子”出现了,我们大概可以推测,曾参可能接近与“教导主任”的位置。
为什么有若会获得这个地位呢?《史记》在《仲尼弟子列传》中说:“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孔子去世后,学生们很想念老师,而有若很像孔子,因此,大家就把他立为老师,像对待孔子一样对待他。
这里,“像”有两种可能,一是相貌像,二是思想接近。我比较认同前一种说法,因为,要论思想接近,还有好多高明的弟子呢。
这看起来有点怪怪的,其实,直到今天,这个故事都还在上演。比如,我们隔壁家的领导人上任后换了发型,甚至有韩国媒体报道称,为了让自己的容貌看上去更像爷爷,金同志曾在上任前接受过6次整容手术,日常中,不仅穿衣打扮处处模仿、说话的语气、一颦一笑力求神形兼备。 韩国媒体这个报道当然被隔壁家否认了:
对于这种有点接近拜偶像的行为,另一个子,曾子,是直接反对的,《孟子》记载说:“子夏、子张、子游,以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不可。”果然,当时还是有不同意见的。
虽然孔子的这些学生们把有若推上尊位,这个位置却不好坐,他还被赶下来了。
《史记》:
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这段记载是说:有一天,学生们进来,问了有若两个问题:
1,以前孔先生出门,让学生带雨伞,然后真的有雨,同学们请教说:‘老师怎么知道要下雨呢?’先生回答说:‘《诗经》里不是说了吗:月亮依附于毕星的位子上,接着就会下大雨。昨天夜里月亮宿在毕星的位子上。’有一天,月亮又宿在毕星的位了上,却没有下雨。
2,商瞿年纪大了还没有儿子,他的母亲要替他另外娶妻。孔子派他到齐国去:‘不要担心啦,商瞿四十岁以后会有五个儿子。’过后,果真是这样的。
学生们问:请问先生当年怎么能够预先知道是这样的呢?有若沉默无以回答。
学生们站起来说:“有若同学,你快点走开,这个位子不是你能坐的!”
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有若退位之后,言论仍然排列在《论语》第二,说明弟子们并没有那么刻薄,仍然尊敬有若(也可能《史记》错了),或者,仍然需要一个校长在孔子逝世之后团结大家。
而我觉得,有若得到尊敬和他自身的修养有关。比如,他被学生追问,并没有发火,也没有搞其他玄虚,甚至也没有利用地位搞文斗武斗,而是“默然无以应”,被赶下台,也没有策划针对“反革命分子”的反攻倒算。
这就是孔子所教导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基本态度啊!相反,学生发难的两个问题,反而显得有一些神神叨叨了。孔子自己早就声明:我不是神,也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我只是一个爱学习的快乐老头。但是,这些弟子们,却有盼着神迹解释的意思。有若没有走向这一步,控制住了,没有把孔子塑造为神,这就很了不起。
回到《论语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句话信息含量极大,“犯上作乱”“孝悌为本”,都是打开整个儒家学问和中国人精神世界钥匙级的信息点。关于这两个主题,我准备在下两篇继续。
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读对原典,便是找到故乡。
这是呦呦鹿鸣原创的读原典系列。 欢迎转发、留言。
转载请先申请授权,上一篇:“学而时习之”修炼的六个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