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益生产促进中心
海纳各界精英,广宣精益思想,深度对接精益技术及专业技术,提供可信赖学习、成长平台,促进个人成长,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助推中国智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捡到隐藏款高智商小猫 ·  12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第一人称视角,体验高中生抢饭 ·  12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当UP主随机选择一个日子结婚 ·  昨天  
哔哩哔哩  ·  30岁第一次带爸妈出国旅行 ·  昨天  
哔哩哔哩  ·  这届UP主,用语文教材刀哭1000多万人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精益生产促进中心

生产线平衡分析及瓶颈改善 多案例详解

精益生产促进中心  · 公众号  ·  · 2024-03-20 16:27

正文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H LEAN-SYSTEM






现场案例


某企业某条生产线每月的工作天数为22天,正常工作时间每天为8小时,该生产线做A产品有5个工序,第1个工序(装配1)为28秒,第2个工序(装配2)为34秒,第3个工序(测试)为31秒,第4个工序(总装)为40秒,第4个工序(包装)为24秒),现在客户给了18000个/月的A产品订单,该生产线要如何完成任务?


因为每天完不成819台的任务,该生产线的组长找人事部招了1个新员工,让这个新员工在生产线上5个工序来回帮忙,哪里做不过来就到哪里帮忙做。生产部经理不接受生产线组长这种增加人手的做法,要求进行改善,【精益生产促进中心】在不增加人工成本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


运作思路及具体工作


第一步:明确改善目的和对象


是否因生产量变动(增产或减产)而进行改善;

是否为了提高生产率、减少作业人员;

改善针对某条生产线、某段工序还是整个流程。


第二步:测量对象各工序的时间


秒表法(正常的作业速度,测试20个以上工序时间,取平均值)


第三步:衡量生产线平衡情况


1、生产线平衡率水准

平衡率<85%,水准差,90%>平衡率≥85%,良好;平衡率≥90%,属于优秀


2、客户需求节拍:

生产线瓶颈工时要小于客户需求节拍


A产品平衡率

=生产线各工序时间总和/(瓶颈工时*人员数)

=(28+34+31+40+24)/(40*5)=78.5%


客户需求节拍

=有效出勤时间/[生产计划量*(1+不良率)]

=22*8*3600/18000=35.2秒


注:瓶颈工时40,客户需求节拍35.2s


第四步:明确增值和非增值时间


增值时间:物料加工、产品组装,质量控制及对产品有利包装。


非增值时间:包括取料距离大于60厘米,弯腰,走动,物料的质量造成的过程返工缺料的等待,停机,工装夹具的维修时间,物料和半成品的运输等。


(非增值时间:指工作中没有能改变产品特性,但目前又是不可获缺的工作,即工序中没有必要或是由于现有设备和工艺无法满足产品质量要求而设置的工作。)


第五步:通过ECRS法则改善平衡


在确保人员和物料正常后,采用ECRS法则改善


案例中ECRS运用



符号

名称

说明

E

取消Eliminate

总装中,物料放在员工身后的地上,员工弯腰取料浪费3秒时间。制作物料容器,把物料放在员工左手位置,节约3秒。

C

合并Comebine


R

重排Rearrange

1、将装配2的一个3秒的作业动作给装配1做,2个装配的时间都变成了31秒。

2、将总装3秒贴标签动作给包装做,将总装时间再减少3秒,包装时间变为27秒。

S

简化Simplify



第六步:再次衡量生产线平衡情况


改善前


改善后


A产品平衡率

=生产线各工序时间总和/(瓶颈工时*人员数)

=(31+31+31+34+27)/(34*5)=90.6%


注:瓶颈工时34,客户需求节拍35.2s


第七步:制定改善方案及计划并实施


第八步:PDCA循环改善






成果展示






预装改善前后产线数据对比



项目 改善前 改善后 对比

平衡率

69.3%

90.4%

提高30%

产能

9.23台/小时

12.86台/小时

提升39%



总装改善前后产线数据对比



项目 改善前 改善后 对比
平衡率

66.4%

86.4%

提高30%

产能 10.5台/小时

12.41台/小时

减少1人,产能提升18.2%



瓶颈工位改善(消除不增值活动)


工序2(内胆钻孔、贴内胆胶片), 取料走动远浪费工时(工时390秒)

改善前

用料盒装料放置工作区旁,减少走动, 制作工作架放料盒,工时280秒

改善后
瓶颈工位改善(作业内容调整)

工序1:打导轨(工时343秒/4人), 工序瓶颈,其中装导轨作业工时53秒/台

改善前

将装导轨作业调整至工序12(装门体), 工序12工时由原120秒变为173秒,工序1作业工时减少290秒/台

改善后



下一个生产线平衡案例





精益生产线平衡实施十步骤法:


第一步:明确改善目的和对象:


▶是否因为生产量变动(增产或减产)而进行的改善

▶是否为了提高生产率、减少作业人员

▶改善对象是一条生产线、某段工序还是整个流程


第二步:了解、分析生产现状及相关人员的工作状况:


▶如各工位或工序的良品率有多高?人员出勤状况、产品加工的难易度、品质事故的发生点等。


第三步:了解产品工艺流程并分解各工序的作业要素:


▶根据工程流程图了解加工作业内容;

▶依据作业拆分原则拆分各工序的作业要素。


第四步:对各作业要素进行时间观测;


第五步:对观测记录的结果进行处理,得出各作业要素的标准时间,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注意如下两点:


▶剔除异常值、排除各种影响作业的因素,最后制定各作业要素标准时间。

▶把各种浪费现象记入并提出相关的改善方法,以便改善实施。


第六步:绘出生产线平衡图;


第七步:计算目前的平衡率等;


第八步:提出改善目标及实施方案;


第九步:依据平衡改善法则、IE七大手法实施改善;



第十步:改善结果的分析、总结和评价。


精益生产之线平衡(Line Balance)改善案例讲解:


1、改善目标和对象:

改善目标:

▶提升单线单班产量;

▶减少工艺定员,降低缺少人员对生产线的冲击;

▶提升箱预装线产线平衡率,减少空线、停线、浪费影响产能。


改善对象:箱预装3线




2、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

目前预装3线流水线工艺定员情况



目前预装3线近期的产量图如下,生产的主要产品为DF1-16、DL1-16,占80%




3、工艺流程及作业要素分解:


工艺流程图:



工序作业要素:




4、时间观测:

时间观测使用的工具:秒表、夹板、铅笔、时间记录表、计算器

时间观测方式:一般测时法、连续测时法




5、观测数据处理:

观测数据处理:对观测记录的结果进行处理,得出各作业要素的标准作业时间




6、绘制生产线平衡图:




7、计算目前的平衡率:




8、提出改善目标及实施方案:

改善目标:产线平衡率由66.7%提升到80%

改善实施方案:瓶颈工序确定




9、依据平衡改善法则、IE七大手法实施改善:


现场观察及讨论改善方案:搬运距离过远,操作时间比较长,布局不合理等


现场观察及讨论改善方案:运用ECRS等手法对作业进行重排、简化


现场观察及讨论改善方案:实施改善



10、改善结果的分析、总结和评价:


改善结果分析:测量改善后产线平衡率、产量,将工艺定员、工序明细等标准化


改善结果分析:测量改善后产线平衡率



改善结果分析:产量



改善结果分析:工艺定员



改善结果分析:工序明细



改善结果分析:改善成果



改善结果分析:改善收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哔哩哔哩  ·  捡到隐藏款高智商小猫
12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第一人称视角,体验高中生抢饭
12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当UP主随机选择一个日子结婚
昨天
哔哩哔哩  ·  30岁第一次带爸妈出国旅行
昨天
程序员大咖  ·  在你的青春里,哪些人让你怦然心动?
8 年前
影像视觉  ·  她镜头下的妓馆,美得不可方物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