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想学接地气的实用英语表达?想看最新环球热点资讯?想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来找双语君吧!每周七天,我们为您的英语保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跟随领导人出国采访,本报记者的行李箱里都有啥?(有福利)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6-08 13:01

正文


在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时,《中国日报》会派记者随团采访。今天我们带大家看一下,这次赴哈萨克斯坦采访,本报记者的行李箱里都放了啥。


在报道时政新闻之前,我曾经报道过突发、自然灾害、政法等领域。在出差携带行李这件事上,我觉得,所有采访秉持的原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该带的一样不能少,可带可不带的尽量不带。



简单概括起来,随领导人出访时,我的采访行李箱的物品主要分两大类:


“不带会要命”系列


第一大类是“不带会要命”系列,这一类物品的特点是:与工作高度相关、不可替代、如果忘带或者丢失将会对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我用“要命指数”来表示该物品对我的重要程度,最高级为五颗星:


1
笔记本电脑(两台)

要命指数:★★★★★


对于记者来说,电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喜欢玩“反恐精英”游戏的人都知道(额,暴露年龄了),出战之前都要准备两把枪,一重一轻。在重武器子弹打光时,迅速换轻手枪。同样道理,出访时,我一般都带两台笔记本电脑,以防意外。

 

2
手机(两部)和充电器

要命指数:★★★★★


出访期间,手机无疑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有时还是重要的支付工具。因此,时时刻刻都要留意,确保手机就在身边。一旦丢失,后果极为严重。

3
西装

要命指数


时政记者对于着装有较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在报道领导人出席的多边场合时,主办方往往会要求记者着正装。


比如,在5月份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前往雁栖湖报道领导人圆桌会议的记者,就被划分成“按规定穿了西装的”和“跟你说了你不听、偏不穿西装的”两大类。前者可以直接排队等候上车,后者呢,对不起,请先想办法借到西装再说。


此外,如果进入一些国家的皇宫进行采访,也是严格要求穿着西装的。在外交场合,得体的着装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出访时如果忘带西装,那么就可能面临被拒绝进入现场采访的尴尬境地。

 


4
美元

要命指数★★



在结算酒店住宿费时,一般既可以用美元现金也可以刷卡。但在结算交通费用时,很多国家只能用现金,此外,路边的小便利店也往往只收现金。


因此,出访时携带一定数额的美元很有必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到访社会治安较差的国家,要保管好现金,防止被盗。


5
转换插头

要命指数:★★★✩✩



转换插头最好带一个多功能的、去任何国家都可能使用的那种。如果真的忘带,一般也可以在酒店前台借用,或者在酒店一层的商店购买。


6
录音笔和耳机


要命指数★★★


虽然手机都有录音功能,但是如果想得到更加清晰的音质、以及防止录音途中有电话打进来,最好还是使用录音笔。


而且,手机录音会耗费电量,导致手机很快没电——这也是非常要命的事件。耳机的作用,是有助于把录音内容听得更清楚。




“带带更轻松”系列


第二类是“带带更轻松”系列,这类物品的作用包括:提高工作效率、缓解时差影响。


1
水杯、感冒药


报道领导人出访,有时会在几天的时间内跨越十多个时区,高强度的紧张工作对于身体状况是极大的考验。因此,携带一点感冒药很有必要。此外,带上水杯,能够多喝几口热水。



2
耳塞、眼罩、U形枕、褪墨素


虽然这几件物品不起眼,但它们的作用十分重要。领导人出访的日程安排十分紧凑,经常一下飞机就密集开始外事活动,随访记者也要确保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因此,在飞机上见缝插针地打个盹,很有必要。




耳塞能够降低机舱里的巨大噪音。U形枕能够让小憩更加舒适一些。此前我曾经带过充气的U形枕,但每次都要鼓着腮帮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充气,画面太辣眼睛。后来就带填充式的U形枕了。褪黑素只是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能不用尽量不用。


3
洗漱用品(花露水、防晒霜)、换洗衣物


正常出差物品,无须赘言。


最后,都让一下,压轴的来了,国家英文日报记者的行李箱里,怎么可能少了《中国日报》呢?


China Daily, made in China, read by the world. 你值得拥有!



千呼万唤,福利到来!


在本文的留言中,获点赞数前两名的读者,将获得本报记者寄出的礼品一份。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点赞截止时间:6月9日中午1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