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柳公权
字号:字诚悬
籍贯: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
单位职务:太子少师、太子太保
时代:唐朝
民族:汉族
别称:柳少师、柳学士、柳尚书
封爵:河东郡开国公
主要成就:创"柳体"书
地位:"楷书四大家"之一
追赠:太子太师
经历:历任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翰林侍
书学士,书法极受皇帝青睐,名声显赫。
最初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广泛浏览近世各家笔迹,又以当时颜体时风为本,远追钟王,兼收初唐书家瘦硬、妍媚风气,融会贯通,形成结构严谨峻拔,中宫紧密,用笔刚劲瘦挺的独特风格。
柳公权在唐代元和以后书艺声誉之高,或世无第二人。当时公卿大臣家庙碑志,不是柳书,人们就会认为子孙不孝。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员,曰:"此购柳书。"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说:"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啊!"
他的书法高度严谨规范,是唐代楷书法度的全面确立,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完备的规范程式,却也潜伏下干禄体、台阁体泛滥的危机。
存世可见的代表作品有楷书碑刻《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行书《蒙诏帖》、《兰亭诗》等。
《玄秘塔碑》 全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内廷刻玉册官邵建和、建初兄弟刻字。 为柳公权六十三岁那年所书,属于晚年的成熟之作。会昌元年立,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书法严谨平正,瘦硬锐利、遒美劲健。清王世贞评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
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柳公权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
《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此碑结体布局平稳匀整,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典型地表现了柳体楷书浑厚中见开阔的艺术特点。正如岑宗旦《书评》云,柳书“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读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对“颜筋柳骨”这句话的艺术特征的理解。“神策军碑”原石立在封建王朝的禁内,一般人难以进去摹拓,因此拓本传世极少。上为北京图书馆藏唐拓本。拓本已装裱成上下二册,只存上册27开。下册早已失传。上册仅至“来朝上京嘉其诚”之“诚”字止,为碑文之前半,以下缺。后有南宋贾似道、元瀚林国史院、明晋王朱钢等藏印。清代经孙承泽、安岐等人递藏。此碑拓本本世纪中叶,曾一度流于香港,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下,以重金购回,现为北京图书馆收藏,成为显赫于世的瑰宝。有谭敬影印本,艺苑真赏社翻印本,又有文物出版社珂罗版影印本。
柳公权《蒙诏帖》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此帖传为柳公权写的一通信札,告诉对方自己年老体衰,能力有限,虽然有个闲官职位,可也不能为别人办什么大事,请谅解自己的难处。
此帖也称《翰林帖》,曾刻入《快雪堂》、《三希堂帖》等。用笔雄健,气势豪宕。第一行“公权蒙”三字联绵出之,字硕大,笔力纵横,如见柳公权血气方刚,精魄四射。其后三行笔走龙蛇,曲折连环;行间大小错落,锋出则破空杀纸,游丝则刚柔兼济,气势一泻无碍。后三行,虽字由大而趋小,随手变格,转换出瘦劲面目,然而气脉贯通,豪气流荡至于终篇。
唐 柳公权《兰亭诗》卷(传),绢本,行书,纵26.5cm,横365.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是柳公权所书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和孙棹等人在浙江嘉兴兰亭集会时与会者所赋的37首诗及诗序。此卷笔法僵硬粗糙,且多枯锋,但较自然率意。
【释文】:公权年衰才劣,昨蒙恩放出翰林,守以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惟深察,公权敬白。 遂寄紫丝靸鞋一量,不任惭悚,敬空。 张兰亭诗兼公权续得者,亦付上,伏惟检领入箧。除冀面话,不次。十一日,公权状上给事阁老阁下。青褾辄换却旧者,谨空。
柳公权《尝瓜帖》
【释文】:爪一颗,时新,第一割而尝之,味又甘好,以表汝之孝也。明后至,彼不悉耶?告世四娘省。汝书一行,极佳为慰。李欲在宅中,诚忆五小……
更多名家书画特卖
南京画廊拍卖有限公司诚招代理,月纯收入3-5万!
他的草书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书法应这样清新,山水应这样秀雅!
书画收藏,收的是书画,藏得是财富与文化!
————————END————————
将画廊置顶后,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画廊的信息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