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槽叔
《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当UP主随机选择一个日子结婚 ·  昨天  
哔哩哔哩  ·  这届UP主,用语文教材刀哭1000多万人 ·  昨天  
哔哩哔哩  ·  哔哩哔哩视频号招实习生了!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首期舞台化妆造型高级人才研修班即将在中国国家 ...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分享丨灵感来自早期游戏世界的沉浸式水晶灯光装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槽叔

每周荐文 | 记录时代的个体

槽叔  · 公众号  ·  · 2020-04-05 20:59

正文

我是槽叔, 这里是每周和你见面的「每周荐文」。
每周日,我会分享过去一周在微信上读到的优质文章。 最多五篇,宁缺毋滥。 准备好了吗? 现在开始。
(本周共有四篇文章入选)

0 1

《摘下口罩,走进影院》

x

(点击图片可跳转阅读
无法去电影院看电影,是每一个热爱电影人的痛苦。
这篇报道的受访者张晓兵,曾经是北京UME华星影院的创办人。
常年在北京看电影的人,对UME华星都有着深刻的印象——高品质的观影体验、最早试水的4K技术,让UME华星成为了影迷的一个重要汇聚地。
作为一个老院线人,张晓冰谈到了很多话题。
比如《囧妈》对院线的“背信弃义”,比如疫情对院线的巨大影响,比如文艺电影如何商业化。
希望我们能尽快重回影院。

0 2

《大鹏:如果那时谁给我一个拥抱,我会一辈子对他好》

(点击图片可跳转阅读)
我刚毕业那阵儿,穷,没钱,和老婆在五环外租一套一室一厅,晚上回家最大的快乐就是躲在被窝里看搜狐视频的《屌丝男士》。
现在想来,那算得上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刻之一了。没有房贷,没有孩子,刚毕业的人心态往往是:
我还年轻呢,人畜无害,与世无争。
现在已经找不回当年的心境了,就像大鹏说自己:
不久前,我偶然在网络上看到了大家发的《屌丝男士》的剪辑,我试图复制当时的状态和表情,却发现我做不出那个表情了。


很喜欢大鹏,希望他能继续努力创作!


03

《一条名叫新生的路》

(点击图片可跳转阅读)
工作后最有趣的事情就是:
在电视、广播、杂志、报纸上看到大学同学的新闻作品。
这篇报道,来自央广记者李行健。疫情爆发后,他就奔赴武汉,报道了方舱医院、医疗救援队、ICU特写等现场。
这篇报道,关注的是疫情后的心理创伤。
如果你不经常开车,那你可能很少听广播。其实, 广播其实是一种非常考验水平 的传播形式。
许多人会觉得,广播有什么难的,对着话筒说话就行了。
但事实上,广播口播稿的基础是写作能力。不仅如此,写过的过程中要考虑受众的听觉体验——
什么时候觉得听不下去了?是不是要插入一段当事人采访?
类似的关切,都要在预先写好的口播稿和采访大纲里,体现出来。
在我看来,广播和电视记者其实就是产品经理,需要顾虑各方体验和感受,生产出极佳的信息产品。
这篇报道的的可读性、可听性非常强。不管是武汉市民的亲身经历,还是医护人员的专业分析,最后都指向了“新生”这一主题。
我希望大家更多的去关注央广、央视这样的专业媒体。他们报道的是第一手的原始信息,这一点,是和很多自媒体大V最本质的区别。

04

《纽约的白衣天使们快撑不下去了!大纽约地区医院求援信息汇总》

(点击图片可跳转阅读)
这篇文章发布至今已半个多月了。
那个时候,这是为数不多地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美国纽约疫情的文章。
作者也是新闻学院出身,所以虽然文章格式有些凌乱,但依然注重标注新闻出处,对于援引的表述也确保不做修改。
同时,站在当时那个时点,这篇文章传播的价值,在于整合了纽约地区医疗机构的求助信息——
包含地址和电话的求助信息,既有助于援助的直接落地,也可以让捐助者直接与救助方取得联系,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以上,就是槽叔本周的分享(20200330-20200405)


历史荐文列表

20191104-20191110
20191111-20191117
20191118-20191124
20191125-2019120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哔哩哔哩  ·  当UP主随机选择一个日子结婚
昨天
哔哩哔哩  ·  哔哩哔哩视频号招实习生了!
昨天
CEO智库  ·  华为:请放过我!
8 年前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  不严惩韩国将后患无穷!
7 年前
格上财富  ·  特稿:牟其中到底想干什么?!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