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通报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共查处10081起。近年来,数字政务不断发展,给各类业务办理带来很大的便利性。
但是
强制点赞、过度留痕
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也困扰着许多基层干部。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哪些突出表现?又该如何防范和治理?
今年2月,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通报,
湖北省荆州松滋市洈水镇有的村干部在政务App工作群打卡、学习、留痕负担重。
当地有的村干部手机里有5个政务App、26个工作群,部分政务App规定了学习时长和学习积分,每天都要花时间用于政务App打卡、学习
,日常工作中疲于回复各类工作群的消息,还有的工作群需要上传各项资料和照片。
村里每个月要做一次安全检查,需要去各个小餐馆、小作坊检查并拍照,上传到政务App或者工作群,还要填表,增加了村干部的负担。
为求点赞率
某些地方和单位竟摊派指标
除了打卡留痕,有的地方和单位为追求一些活动的网络评选排名,要求干部集中投票、点赞、转发,甚至摊派指标,层层加码,加重基层负担。
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参与“点赞中国城”公益活动期间,市委宣传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各单位定期调度进度,通报点赞数量排名情况,并明确提出各地区参与率不得低于总人口10%的要求。
各县(市、区)召开专题部署推动会,层层传导“压力”,有的县区要求“向主要领导汇报数据统计情况”,
有的县区提出每个社区每天要完成500个点赞任务。
有的学校和医院分别要求教师、学生、家长和医生、护士全员参与,班主任汇总全班“点赞”证书照片打包上传。
这种摊派点赞任务的做法引发基层干部群众反感。
定任务打分数搞排名
每日围着应用程序转
此外,从通报的问题看,还有一些地方和单位通过应用程序定任务、打分数、搞排名,并且对排名情况进行通报,让基层干部不得不抱着手机,围着应用程序转。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通报,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医保局在学习使用“学习强国”中搞积分排名、通报约谈,引起党员干部抵触情绪。
2023年8月,定远县医保局召开“学习强国”分数落后学员集体约谈会,指出该局28名党员干部,只有18人学习情况较好,其他人员学习主动性不强,要求每日学习积分要达到30分以上。
该局还在内部工作群通报“学习强国”每周积分排名前6位和后6位学员名单,这种做法给党员干部额外增加了学习负担。
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微信群逐一刷遍,事情没解决几件”“每个部门都有App,挨个打卡,手机都要瘫痪”“为追求网络评选排名,要求干部集中投票、点赞、转发”……
数字时代,一些指尖上的事务给基层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形成了新的形式主义风气,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
生活工作越来越离不开一面“屏”、一张“网”
,这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之举,也是提升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
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
错将手段当作目的,为数字化而数字化
,只图“有”、不管“用”、不想“优”,背离了发展数字政务的初衷,影响了数字化改革的实效。
一是滥建平台,政务应用程序重复建设、功能交叉,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
二是功能冗余,除了必要的政务事项,脱离实际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在线时长等功能;
三是强制使用,强制推广下载、定期登录,将线上留痕作为考核评价、评比评选的依据;
四是不重实效,群众不会用、不好用,反映问题收到“套路式回复”……
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本质上是形式主义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长此以往,数字“赋能”就会变成“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