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界新媒体:海内外从事高分子行业及研究的小分子聚合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福师大Joule:n型聚合物助力钙钛矿电池中 ... ·  22 小时前  
艾邦高分子  ·  宝理塑料宣布2025年内将推出机械回收PPS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欢迎加入越南制造产业链微信群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年薪30万起!中国科大王柳教授诚聘医工交叉软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华侨大学陈国华教授团队Adv.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强强联合,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合作,3天连发2篇Nature大子刊!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25-02-08 18:45

正文

浙江大学 薛晶晶研究员 杨德仁院士 邓天琪研究员 和西湖大学 王睿研究员 在《自然·化学》发表突破性研究, 成功设计出一种具有正交π骨架的分子接触层(SAX),显著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长期稳定性与效率 。实验表明,基于SAX的电池效率达25.1%,并在高温、光照和机械应力下保持超90%的初始性能超过2500小时。这一成果为有机电子器件设计提供了全新方向。
图片
科学原理:正交π骨架打破有序堆积限制
传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依赖具有共轭核心的分子接触层(如4PACz),其分子有序堆积虽利于电荷传输,但在热、光或机械应力下易发生相变或结构坍塌,导致性能衰退。研究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正交π骨架分子SAX,其分子两部分呈近乎垂直排列(图1a-b),破坏了平面性,形成高度无序的非晶态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分析,SAX薄膜无长程有序特征,展现各向同性(图1c-f)。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SAX在外部应力下仍保持结构均一性(图2c-d)。
图 1.分子设计和堆叠行为。
图 2. 非晶化诱导的结构稳定性。
实验结果:效率与稳定性双突破
1.电子性能优化
· 导电性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显示,SAX薄膜初始电流密度达3.8 nA,是传统4PACz(0.7 nA)的5倍以上。经历400小时65°C加热或50次机械拉伸后,SAX电流保持稳定,而4PACz下降超90%(图3)。
· 能级匹配 :紫外光电子能谱(UPS)表明,SAX的价带最大值更低(0.47 eV),增强空穴选择性与传输效率(图3h)。
图3. 分子膜的电子特性。
2.光伏性能提升
· 窄带隙电池 :SAX器件最高效率达25.1%(稳定效率24.8%),较4PACz器件(22.4%)提升12%,填充因子(FF)从78.1%增至83.4%(图4a)。
· 宽带隙电池 :SAX器件效率达23.0%,为同类电池最高值之一(图4d)。
· 柔性器件 :SAX柔性电池效率23.4%,拉伸后性能无衰减,而4PACz器件效率从21.0%降至15.9%(图4e)。
图4.光伏性能
3.长期稳定性验证
· 高温测试 :在85°C黑暗环境中,SAX器件1000小时后保持95%初始效率,而4PACz器件降至50%(补充图17)。
· 光照老化 :65°C连续光照下,SAX器件2000小时后效率损失仅3%(图4e)。
· 最大功率追踪 :50°C下运行2500小时,SAX器件效率保持91.5%(图4f)。
应用前景:从刚性到柔性,拓宽器件设计边界
SAX的非晶特性使其在柔性电子领域展现独特优势。实验证明,基于SAX的柔性电池在机械拉伸后性能无损,为可穿戴设备、折叠屏等应用奠定基础。此外,该分子设计策略可扩展至其他有机电子器件,如OLED和传感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