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意见的主要影响包括以下三点:
1、产品竞争力下降
破刚兑+净值化削弱了银行理财的无风险特性,而非标不得期限错配使得短期产品收益率下降,两者叠加,银行理财的产品竞争力何在?
在业务端,如果不能非标转标,随着非标规模的压缩,原本存在的非标需求要么灭失,要么寻求其他更高成本的融资途径。
在资金端,投向非标的理财产品期限不得不拉长,从好的方面理解,可以使得理财资金结构更健康;产品设计方面或可在公允估值的基础上,预期收益区间发行,在没有更好的“低风险高回报”产品前,老百姓接受程度不会差。
2、不得再做资金池
都说分离定价是银行理财的软肋,不做资金池,后台估值核算、管理会计、信息披露……都要重建。
突然有一个大胆的假设:非标团队全面转型做后台,2018年先把账核对齐了再说。
3、强制托管
托管部也得招人了,算估值也是个体力活儿。银行理财不会做的,其实都可以外包。
随着上游银行理财的变革,资管行业的未来可能趋势有以下3点:
· 委外大发展。基金公司天然会做净值,外面包个银行理财的壳就可以了。银行发挥渠道优势做好募资和客服。
· 标品的春天。标准化资产更适合组合投资,组合投资才可以平滑波动,银行理财的客户普遍还是保守型客户,需要用风险可控、收益稳健的产品去匹配。
· 非标没了,权益来补。由于固收类产品收益下降,不妨尝试着配些股票,甚至非上市股权,千万不要怕,反正风险收益都要过手给投资者。还可以多为私行客户服务,以专业贡献换取高比例管理费,这是不看规模、看利润的时代了。
面对资管转型的大趋势,各家银行资管部不应再幻想监管让步,当务之急是思考如何应对:
① 如何维护客户不流失?公募和私募客户如何差异化服务?公募产品重在渠道建设,私募产品重在资产配置。以后必须要从客户需求出发,依照客户偏好制定产品策略了。
② 到底要不要做资产管理子公司?要不要赚管理费这个钱?
如果要做,请让子公司享受市场化的审批流程、考核和薪酬体制,不要规模考核、不要信贷流程!
当然原来母行给予的支持还希望继续,原来资管部和零售、资管部和分行都是双计,以后怎么分钱,得给个说法。银行资管的最大优势是渠道,离了分行的渠道,活不下去的呀!
③ 招人!投研体系招人、后台产品运营也要招人,最好还会点儿编程。
④ 上系统!不管是做委外还是自己估值,都得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