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一砚风雨 186-4914-3149 (商务合作请联系)
来源|平安证券 分析师:王德安、王跟海
资料|加入
付费
星球,或者添加小编微信(
Battery_Jianghu
或
文末二维码
)领取
平安观点:
虽有竞争,但增程基本盘稳固。2025年主要竞品问界价格中枢可能继续上行,对理想增程基本盘L6/L7影响可控。增程车扩容趋势明确,理想作为增程车先发者更加受益。我们认为2025年理想有多项措施可从容应对竞争:1)、L6产能提升,25年销量预计可同比增长50%以上;2)现款L车型至少可在三方面升级:电池系统、智能驾驶、舒适性配置。
纯电节奏可灵活把控,20-30万区间突围胜算大。1)MEGA可降价提量为后续纯电新品预热;2)20-30万乘用车基盘较大,纯电渗透率潜力仍大,但该区间家用定位的优质供给不多;3)小米SUV上市或带来较高流量,但小米目前产能依然是瓶颈,理想若在恰当时机推出20-30万的纯电车型,有望承接小米SUV外溢流量。
智驾卡位优势显现,功能迭代快、释放早。理想智驾车保有量较高,智驾迭代速度快,较早全量推送车位到车位智驾功能,公司目前的综合MPI(城市+高速单次接管间隔里程)预计达到100公里,据公司规划,到25年、26年,MPI将提升至500公里、甚至1000公里以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5/2026年净利润为79亿/141亿/215亿元(原净利润预测分别为77亿/140亿/199亿元),对应当前PE估值为21.4/12.1/7.9倍,公司估值水平低于可比公司。25年公司多牌在手,有望灵活应对新形势,同时考虑到公司在高端增程SUV领域的市场地位、在智驾体验方面居于国内头部梯队,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滑将导致汽车消费需求不足;2)多家车企将推出中大型混动SUV,公司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3)公司25年新车节奏未定,新车上市后销量可能不达预期;4)公司智能驾驶可能无法长期保持领先优势,智驾领先无法转化为有效的销量提升;5)公司是港股上市公司,可比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而港股与A股可能存在估值差异。
【免责声明】
本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技术分享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若您认为文中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若有涉及版权等请告知,将及时修订删除,谢谢大家的关注!
编者注:
在新能源的道路上,不论你同行与否,不论你觉得这条路上有多少满意或者不满意的事情,也不论你觉得身边人都是普通人或者英雄,但最终这群人的奋斗都会让中国的科技横扫这个世界。
浅尝江湖水,深品其中意,再闻已是江湖人——《锂电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