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航务周刊
本微信为中国大陆第一本航运类专业杂志和交通运输部指定公告媒体——《中国航务周刊》之官方微信。热点新闻、事件解读、观点碰撞,我们专注于中国货物运输及物流业的核心传播,全力为港航人士提供权威、及时、富有价值的专业资讯,搭建互动沟通的有效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报  ·  全球首艘!交付 ·  13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黄波任广州港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中远海运集运、东方海外发布重要公告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上港集团签署重要协议!这一中心正式揭牌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航务周刊

为航运女强人丁泽娟送行——继续握住命运之舵

中国航务周刊  · 公众号  · 航运  · 2016-12-31 10:10

正文

点击上方“中国航务周刊”关注我们


丁泽娟,相信每一位航运人对这位“亚洲范围内航运业里最有权势的女人”都不陌生。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为什么提到她?那是因为明天,她将就任新职务,踏上新征程。




2017年1月1日起,丁泽娟女士将前往哥本哈根,担任马士基航运全球航线管理高级副总裁。



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最重要业务区域之一的掌舵手,马士基航运大中华区总裁丁泽娟有个遗憾是还没能乘坐自家大船出海。


“我想我会很喜欢跟船。”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上海洋山港,丁泽娟站在马士基引以为傲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之一的罗经甲板上,迎着咸腥的海风告诉身旁的丹麦船长。


2016年伊始,马士基航运整合亚太业务区域,成立了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区,总部设于上海,43岁的丁泽娟出任总裁。这使她不仅成为了这家全球海运领航者从中国本土培养起来的职位最高的职员,也成为了亚洲范围内航运业里最有权势的女人。


但彼时履新的丁泽娟却面临着入行17年来最严峻的考验——全球航运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运价创历史新低,马士基航运2015年盈利从2014年的23亿美元跌至13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马士基航运虽取得盈利,但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近95%,营业收入也同比减少20%。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出口下滑等因素都影响着其全球业务版图中重要的中国市场。


一方面面临运价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马士基在华主要竞争对手中远集团、中国海运集团重组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船队规模大幅扩充,意欲与马士基一较高下。


看似腹背受敌的马士基航运,却不急不慢地按照自己的计划排兵布阵,推出亚欧航线调整计划。其坚信,无论航运市场如何风云变幻,决胜的关键都是优质的服务。丁泽娟也表现得颇为淡定:“对马士基来说,中国还是最重要的业务区域之一,面对经济低增长的形势,我们主要是调整运力部署,我们对这个市场的长期重要性的看法没有动摇,更会审时度势,与中国一起谋变。”


带凳子上学的潮州女孩


在逆境中保持沉着,谋求突破似乎是丁泽娟从小培养出来的本能。那个广东潮州农村出生的女孩不会等待命运施与恩宠,她习惯坚持和争取。


“小学班里桌椅不够,我站着上了课差不多一个学期以后,从家里搬凳子去上学。放学了也是不做作业的,不是不用做,而是没时间,因为要干活。”丁泽娟回忆起童年求学境遇并未自怜,“我们70年代出生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因为经历了两个时代的巨大变化和由此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从那些极其贫乏的物质条件里面学到怎么去争取想要的东西,学会坚韧努力。”


在重男轻女思想仍存在的潮州乡村,女性受到的传统教育核心是服从。排行老三的丁泽娟少有得到祖父母辈关注,而忙于生活的父母也难以给这个女儿格外的人生指引。


“家乡观念里男孩才是家里的命脉,我们家也一样,特别是奶奶。唯一的孙子才是丁家人。”丁泽娟说,“但我认为公平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排位很高的需求。”


在这种环境下,丁泽娟创造出了应对的生存哲学。“社会环境如此,你要在里面找生存机会。我从小有很多的想法和观察,只会在适当的时候才会表达出来。”她说:“我不是特别典型的潮州人,游离在当地文化之外,一只脚在里面,一只脚在外面。”


丁泽娟所说的“里面那只脚”指的是潮州当地传统中对于“客情”,即人际关系的格外重视。“在保持底线的同时,不打破关系是潮州人秉持的处世信条,这对我之后在处理公司内部或跟客户间的冲突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她说。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广东成为外贸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此时,丁泽娟也迎来了她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学习成长期——她上大学了,并顺势选择了英语专业。


“从小学到高中我对教育体制内要求的内容应付得特别好,考试也特别好,但从没真正喜欢过学习。大学才是我真正学业的开始。”说到这里,她脸上浮起了笑容。“我非常享受上大学,我曾刻意抑制的个性和想法得到解放。”丁泽娟说。


学习不止,最好的老师是“苹果”


1999年,丁泽娟加入马士基航运华南区。国际化的航运业进一步打开了她的视野。从一个英美文学学士转型成为一个航运人没有预想中的难以适应——马士基开放多元的平台让她迅速找到了兴趣点。


“公司氛围开放坦率,不需要转变个人价值观和信念,你要做的是提升技能。这对我这样有点理想主义的人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平台。而航运让我最着迷的是它包罗万象。”她解释说。


航运服务于几乎所有涉及货物进出口的行业,这要求从业人员的关注点变得很宽泛——从全球宏观经济、政治、军事到自然灾害都可能影响外贸,进而影响航运。“长此以往,我养成了一个思维习惯——在貌似互不关联的各个点之间寻找内在联系,组成一个认知的平面,看问题也更有宏观意识。”


2012年,已调入马士基北亚区香港办公室任职的丁泽娟继续求学深造,攻读香港科技大学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合作的EMBA。“读EMBA最大的收获一是让我跳出马士基的框架,用外界智慧来审视公司的管理和运作,二是建立起了基于知识成长和共同爱好的朋友圈,三是加深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她说。


而在这些学习过程中,丁泽娟说她最好的老师是“苹果”——从2006年她开始并一直使用了七年的iPod到如今的iPhone,里面有她学习的终极武器——Podcast。通过这个网络广播播放插件,过去十年她一直坚持收听包括BBC英国广播电视台、商业周刊等多档节目。


“从英语的听说读写到对时事新闻和行业动态的掌握,我从中获益匪浅。”她说,“每个人学习的方式不一样,我看中深度,喜欢的节目我会反复听,从中举一反三。”


苹果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也理所当然成为丁泽娟的榜样。“我受他的影响特别大。从用iPod开始,他改变了我整个学习和成长的轨迹。”她说。


“所有的天才都是偏执的这句话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不是一个极端的人,但最喜欢他身上的纯粹。我们在做决策和做人都应如此,需要倾听,但不能背离初心。”


告诉世界不一样的中国


丁泽娟所在的行业和企业都堪称国际化的代表。但在航运这个目前还是男性主导的行业里,随着她的事业不断上升,一个女强人的标签难以回避。如今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中国女高管,在国际场合中,她又或多或少被视为一张中国面孔。


“前些年我参加一些业界峰会或论坛,经常会成为很多唯一。唯一的中国人、唯一的亚洲人、或者唯一的女性。对此,我没有特别敏感,别人对你的看法可能是桎梏,为什么要主动把自己圈进去呢?”她说得坦然。“即便你是这个群体的少数派,也必须拿成绩来说话。”


与对性别标签的不以为然相反,丁泽娟认为一个人的国家认同十分重要。在过去20多年跟外国人打交道的经历中,她发现很多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印象。


“这不怪他们,因为很多国家过去20多年变化很少,他们无法想象中国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中国已不是他们脑海里的中国了。”丁泽娟说。


“对所谓偏见或成见我不抗拒,也不刻意反驳,但我会告诉他们中国政治制度和一些他们难以理解的中国人做法的历史原因,应该怎么去解读。开放的讨论和交流更重要。”


丁泽娟用她独特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中国。在香港工作时,常有来自欧洲一些商学院的学生到马士基学习,丁泽娟则会安排他们参观内地的港口。


“在我们行业里,港口是外界认识一个国家的第一个窗口。很多学生到了深圳盐田港,他们都对那种规模和效率深深赞叹。我还会建议他们去看华南地区的工厂,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所谓的‘血汗工厂’。”她说。


“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我自己来说,当下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用事实说话。”她说。


(原文为新华社新媒体专电 记者易凌)



在此,我们祝愿这位始终心怀梦想蓬勃奋进的巾帼英雄,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续展风采。也向如她一般坚守在冷风中的航运领航人表示敬意。未来的路依旧艰辛,唯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始终如一的坚守才能够引领我们看到曙光。熬过了2016的寒冬,希望2017年,能对如此可爱的航运人好一点,再好一点……


航运业年底顶级盛会

2017年1月10日~11日

上海远洋宾馆(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1171号)

“第四届中国航运业创新大会暨国际航运企业联盟(ISEA)成立大会”重磅来袭!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