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软科
软科是全球领先的专注高校绩效评价与提升的专业化研究与咨询服务机构。 软科每年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大学排名、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等。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排名之一。中国大学排名方法客观透明,是洞悉中国大学竞争力的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媒体聚焦:梯级电站保供很给力 ... ·  13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与长江水利委员会座谈 ·  13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大国重器前的宣讲:单单的三峡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软科

为什么今年这么多学校“升级”?

软科  · 公众号  ·  · 2020-10-26 19:30

正文


今年以来,软科(ID:zuihaodaxue)多次报道了全国各个独立学院转设的消息。年末之际,独立学院更是“扎堆”提交转设申请,各省市教育厅也陆续对通过考核要求的转设申请进行了公示。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何今年独立学院都急于转设?转设有哪些形式?软科(id:zuihaodaxue)就目前已拟转设的高校为例,为大家盘点独立学院的转设情况。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


2020年5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图源:教育部


《方案》提到,“ 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 ,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 原则上,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要率先完成转设,其他独立学院要尽早完成转设。” 至此,全国各地独立学院加速了转设进程。


独立学院由于性质不清晰,长期陷入公办民办“两不靠”的尴尬局面。因此,转设是必然趋势。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6号令”),就要求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在5年内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高校,同时对独立学院转设给予了5条规范发展路径。2010年,全国独立学院总数量为323所,到2016年下降至266所,有57所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20年5月2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独立学院为257所。



图源: 教育部


转设路径如何选择?


《方案》表示,针对不同独立学院,坚持实事求是,探索适合的转设路径。


当前主要的转设路径有三种: 转为民办 转为公办 终止办学


《方案》指出,办学协议完善,办学主体间权利义务划分清晰,办学条件达到本科高校设置标准的独立学院,可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无社会举办方(指由公办高校单独举办,公办高校与学校基金会、校办企业、学校附属医院、校友会或学校工会等下属机构合作举办,以及公办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举办,下同)或社会举办方拟退出举办、地方政府有条件承接举办的,鼓励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已停止招生,或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转设,或举办者主动提出且条件具备的,终止办学,撤销建制。


此外,《方案》鼓励各地积极创新,可探索统筹省内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合并转设,也可因地制宜提出其他转设路径,经教育部同意后实施。


《方案》还强调,对于无社会举办方的独立学院(即所谓的“校中校”),如转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须明确非营利性;不得以任何方式将举办权转让给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方案》发布之日前,已签订举办者变更协议并实际履行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教育部履行举办者变更核准程序,其余自《方案》发布之日起全面停止。




转公、转民还是停办?

各高校转设方案陆续落地


尽管《方案》对独立学院转设工作中存在的难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对很多独立学院来说,转设牵扯多方利益,并非易事。 独立学院、母体学校、地方政府,三方利益的交织与博弈 ,是这场全面转设过程中最主要的命题。

总结今年以来独立学院转设的情况,共有以下三种转设形式。


地方政府积极推进,转为公办本科高校


根据《南方周末》此前报道, 转民主要看 钱”,转公主要看“政策 。独立学院转设为公办高校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 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协调 独立学院转为公办本科院校,地方政府既要给编制还要给钱,负担办学成本。一个地方很可能不止一所独立学院想转公,这对地方政府的承接能力是很大的考验。财政实力发达的地方,如果地域内恰巧缺乏公办本科院校,那地方政府就有动力支持有实力的独立学院转公。


在今年教育部公示的转设名单中, 共有 14所独立学院转设成功 其中只有 浙江大学宁波城市理工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3所转为公办 普通本科高校,其他均转为民办。


近期,软科也多次报道独立学院拟转为公办高校的喜讯, 例如 浙江省 教育厅今年已公示转设申请的3所独立学院,包括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更名为南湖学院,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更名为温州理工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更名为湖州学院, 均拟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可见当地政府的雄厚实力。


此外,软科发现,还有一类学院“转公 之后, 直接升级“大学” 。例如,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拟合并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转设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申请建校名称为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拟合并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转设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申请建校名称为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合并之后,河北将再添两所公办本科院校,但 从原本的普通高校变成了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 ,对在校生来说,不知是喜是忧。


职业技术大学,是指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大学。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对职业教育提 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对高校开展职业化教育提供了大量指导性建议,鼓励高校培养具有“ 工匠精神 ”的 应用型 技能人才。  “职业技术大学”是在“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型本科院校。


2020年获省教育厅公示的拟转设高校名单中,转为公办的高校至少有11所,具体名单如下:



多数高校转民办,经济利益切割是关键


“转公”难,“转民”也不易。

通常,与母体学校切割 ,独立学院需要为母体学校在办学期间的校名品牌支持等各方面投入,以合法形式支付一笔补偿金, 也就是独立学院院长口中的“ 分手费 ”。 例如, 软科曾报道过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转设消息 云南大学、滇池公司及滇池学院就滇池学院转设签署 协议, 协议内容明确了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将转设成 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滇池学院以及转设后学院的全部资产及其产权归滇池公司所有。根据转设协议, 滇池学院(转设后学院)向云南大学支付补偿款总计人民币2.8亿元

此前《南方周末》的报道提到了“转民”的各项要求:




独立学院“转民”有多种“城下之盟”。比如母体学校依托各类基金会开条件,独立学院的出资人,可能会被要求签一份10年期的捐赠协议,每年捐一笔钱用于校友基金会建设。或是母体学校和独立学院投资方签署一个产学研合作办学基金,以立项的名目每年投资,作为项目经费。


还有母体学校要求独立学院永久交纳管理费,不少独立学院就卡在高达数亿元“分手费”上,转设陷入僵局。


一方面是讲价空间,另一方面,投资方是否愿意出资帮助独立学院转设?沉淀多年的利益纠葛错综复杂,只能靠一轮一轮谈判来解决。这是很多独立学院转设推进艰难的首要因素。 投资方与母体学校之间经济账难算。


撇除“分手费”因素,根据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转民”,还要在土地、校舍、建筑、师资队伍、设备和图书资料五个方面“全面达标”。


2020年 获省教育厅公示 的拟转设 高校 名单中 为民办 的高校 至少有43所 具体名单 如下:


“不走寻常路”,变身母体高校新校区


今年7月13日,南京大学召开了“依托苏州校区建设完成金陵学院转设”工作推进会。会议学习传达了 教育部 《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和 关于同意依托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完成金陵学院转设 的函件精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