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聚焦于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及其相关报道,介绍中国港湾在非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和成就。峰会期间,多家主流媒体集中报道中国港湾在非的项目和故事,展示了中非合作的高水平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及重要性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是中国与非洲之间的重要合作平台,将中非合作推向历史新高度,并开启现代化新篇章。
关键观点2: 中国港湾在非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港湾作为中国企业之一,长期立足当地发展需求,紧扣非洲人民所需所盼,建设了一批标志性项目,为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生活、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观点3: 多家媒体报道中国港湾在非贡献
在峰会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集中报道了中国港湾在非基础设施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视频等形式展示了中非合作成果和故事。
关键观点4: 中非合作的深远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发展的基石,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持续深化,发展红利直接惠及非洲各国的千家万户。
关键观点5: 中国港湾承建的标志性项目
中国港湾承建的莱基深水港、基卢瓦渔港和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等项目成为中非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展示了中国港湾在非发展的实力和影响力。
正文
9月4日至6日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
此次峰会将中非合作推向历史新高度
中非携手共赴现代化开启新篇章
作为最早开展国际工程业务的
中国企业之一
长期以来,中国港湾立足当地发展需求
紧扣非洲人民所需所盼
建设了一批“连心桥”“致富路”“发展港”“幸福城”
为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生活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贡献了“港湾力量”
峰会期间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集中报道
中国港湾助力非洲基础设施发展的
生动实践
人民日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传片《同行者》
9月4日至6日,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隆重举行。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
中国和非洲始终是
推进现代化道路上的
同行者和好伙伴。
为了看见一个真实的非洲,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
跨越万里赴非洲采访拍摄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宣传片《同行者》,讲述中非故事。
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发布视频《机遇之地》。报道指出,中国港湾在尼日利亚建设了莱基深水港等标志性项目,助力充满机遇的尼日利亚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州拍摄的莱基港(2024年3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由中国港湾承建的莱基港是尼日利亚首个现代化深水港。
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发展的基石,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是非洲国家的普遍期待和迫切愿望。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下,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持续走深走实,发展红利直接惠及非洲各国的千家万户。
这是8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基卢瓦渔港项目施工图片。
近日,新华社发布报道文章《列国鉴·坦桑尼亚|记者手记:坦桑尼亚发展路上的中国印记
》,充分展现中非合作成果。
报道指出,由中国港湾承建的基卢瓦渔港项目去年2月开工,总体进度已达75%,预计明年顺利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坦桑尼亚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将促进海洋渔业产业链和临港产业升级发展。
CGTN法语频道发布视频《共命运》,聚焦由中国港湾承建的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讲述中非产业合作为非洲发展铺平新道路、中非友谊之花蓬勃绽放的故事。
近日,国际商报刊登报道文章《筚路蓝缕三十年 薪火相传谱新篇》,讲述30年以来,中国港湾在尼日利亚的发展故事。
报道指出,2024年是第四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举办之年,同时也是中国港湾进入尼日利亚市场的30周年。在这30年间,借着中非合作论坛打下的深厚友谊,乘着“一带一路”掀起的互惠东风,中国港湾积极把握发展机遇,把企业发展和国家战略深度融合,成功将当初播下的港湾种子孵化成了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