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先生
有幸与你见证这个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AI-Powered Podcast ... ·  22 小时前  
国际金融报  ·  马斯克寻求收购OpenAI,奥尔特曼回应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平安资管2025社会招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先生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年,没有任何丰功伟绩

智先生  · 公众号  ·  · 2024-09-24 21:00

正文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好玩的皇帝,雍正肯定有一席之地。

作为清代最勤奋的皇帝,他是九子夺嫡的赢家,是设立军机处,一年只给自己放三天假的 顶级劳模

在清宫剧里,他更是御用男主。


无论是《步步惊心》里深情傲娇的四爷,还是《甄嬛传》里冷酷狠厉的大胖橘,都令人印象深刻。

他还是中国cosplay的鼻祖。

在故宫博物院,馆藏了一幅《胤禛行乐图册》。

雍正帝,让画师将他的 模仿秀 一幅一幅画下来, 在这套行乐图中,他把自己变装成各种身份。

西洋假发刺虎的行者,乘着木槎的脱俗仙人,弹琴觅知音的高士,或者是江边独钓的蓑衣渔翁......

△《胤禛行乐图册》 现馆藏于故宫博物院


他要是能穿越到今天,绝对是顶流段子手。

而历史的有趣远不止此——

你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但可能不知道他竟然是 烤鸭行业的“祖师爷”

画出《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竟然都是 宋徽宗的学生;

还有历史的精彩诡谲——

300年过去了,雍正暴毙至今无解;

数万年前的三星堆,明明是考古,却考出了比现代文明更文明的文明。

蝉时雨、梅熟日、樱笋时.....这是只有中国文字才能写出的浪漫时间雅称。

不读历史,你根本想象不到教科书上冷冰冰带过的名字,背后有多精彩。

宋朝在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历史中,似乎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朝代,历史教科书中也每每以 “积贫积弱” 来形容宋朝。

但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其实,宋代在文化、经济和政治文明等多个领域都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宋朝在中国文明史上所取得的成就,与 统治四十年的 宋仁宗这位一代明君有很大的关系。

宋仁宗的 宽厚、审慎、克制 成就了两千年的文明高峰。

只有深入了解钻研你才会豁然开朗: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年,没有任何丰功伟绩!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 当王朝的兴衰起落, 当你更全面的了解历史,当16个王朝的兴衰起落、千万人的生死被一页页翻过......


就会如钱穆说的 “当你看尽亿万年的人类变迁,历史浮沉,眼界和格局都大不一样。”



每个沉浸在文明演变、历史风云中的人,不只会收获博古通今的见闻、学识,


更重要的是,还能丰富生命的厚度和广度, 你就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人生起落无常。


在此给大家隆重推荐——被誉为“知识精英的枕边读物”的—— 《国家人文历史》


它虽然叫《国家人文历史》,但不止局限于中国,而是放眼全世界,给你带来全球化的视野。


它被许多人誉为“知识精英的枕边读物”, 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是无数专家、学者、知识青年心中的“良心纸媒”。

创刊到现在十几年了,屡次获得业内期刊荣誉大奖。

跨年24期,每期策划一个专题,囊括古今中外,

覆盖考古、文物、艺术、建筑、文学、电影、自然、地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任意翻开其中一本, 话题之广,主题之深 ,都足以让你的大脑充血。

《消失的她》 爆火,就拓展梵高等世界艺术史,

《狂飙》 热播,给你讲解孙子兵法,

《封神》 上映,它就从上古神话到新中国,把5000多年的中华历史拆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

从苏轼的朋友圈、典籍文物,到空间站、人工智能,它内容广博,细数影响世界人类文明的100个历史瞬间。

不仅以全球视野看中国历史,也 紧跟热点,以中国眼光看全球历史进程。

2023亚运会、中国“天宫站”建成,它第一时间邀请业内学者、教授,挖掘背后历史。

它关注严肃历史的同时,也保持阅读趣味。因为足够好读,几乎不挑读者。

海量珍贵的图片史料,再现帝 王真容、名人风采、文人墨宝、出土文物 ,还原经典历史瞬间。

打开它,就像开启了中华上下5000多年的长镜头。

跨年24个主题,囊括 艺术文化、史书典籍、旅行、读书、世界见闻、正史新读。

也因为内容的专业、严谨,它被国内众多大型学术文献网站收入。

每天睡前饭后,读两篇,不仅可以增长见识,放松身心。

更重要的是,它 让每个订阅它的家庭,多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

有读者已经订阅5年,一期都舍不得扔。

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读,收获了不少知识。

有去年已经订过,今年还在订,并推荐给朋友。

为什么一本讲历史、人文的杂志,会这么备受推崇?

我想,正如一位读者说的,在信息繁多的现在,我们更需要真正优质的内容来洗涤自己。

这样一份求真相、有趣味、有良知的杂志,是值得摆放每个中国家庭的高品质读物。

现在下单,还有独家惊喜福利大放送!

福利一 随单自动附赠二个月的订 购,跨年12个月后 自动延顺2个月的免费订阅, 相当于这次下单,一共可获得14个月的订阅, (多送4本)。



福利二: 随单附赠价值158元国家人文历史 定制变形金刚潮流随行杯 简约大气喜庆。

利三 随单附赠价值 88元帆布手提袋, 一共有两款,款式随机。

超值豪华赠礼,特地跟出版社争取的!

每天只要一块多,就能收获一整年紧跟时事,专业、丰富、有质量的阅读乐趣,太划算了,喜欢的朋友抓紧下手吧~

《国家人文历史》跨 年24期 订阅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限时价: 480

每月2期新内容, 包邮到家~

点击下图 👇 立即购买



1

爆款人文历史期刊

陪伴几代读者的文化沙龙


有人提问:哪本书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人文历史?

许多人回答:订阅《国家人文历史》吧,看过就让你爱上历史。甚至说,它是自己订过的所有杂志当中,z好的。

为什么一份杂志,能让读者爱得如此深沉?

因为在这个信息繁杂的时代,它对好内容的坚守,太难得、太可贵。

它是富有底蕴的优质读物。

世界名画,到宋唐诗人、史书典籍 ,囊括古今中外,讲解细致独到。

它是陪伴几代读者的文化沙龙。

内容既专业有深度,又丰富够好读。

讲大历史,也讲小趣闻,甚至是艺术文化、自然地理。

“国家级”老牌人文历史期刊 提供真实、可推敲的历史解读,让大家不用浪费时间在“垃圾信息”的甄别上。



最富底蕴的精英读物。


从世界名画,到宋唐诗人、史书典籍,都以严谨笔锋,为读者呈现详实、全面的专业解读。



陪伴几代读者的文化沙龙。


专业的基础上,以大手笔写小文章。 文笔平实,语言通俗,全家老小都能看。



既专业有深度,又丰富够好读。


讲名画,科普创作背景,也分享趣闻轶事。



讲正统的历史发展线,也花好几页篇幅,梳理欧洲王室让人傻傻分不清的姓氏。



一时兴起,还会带你走出国门,徜徉罗马帝国和古希腊文明。



除了话题多元的封面故事,杂志的文章栏目,也是包罗万象。


【人物】 网罗精英学者,汇聚文化名流。


【旅行】 记录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唯物】 透过一个小玩意,讲述古玩界的大学问。


【图志】 会展示一些珍贵、罕见的历史图片资料。



此外,还有篇幅较短的散页、声音、年历、微言、外刊、读书、专栏、题酷等栏目。


虽然篇幅小,可每个栏目都是宝藏之地。


比如开篇的 【散页】 【声音】 ,200~500字讲述一个好玩的历史冷知识:苏轼曾经开发过“绿色食品”......



【年历】 里,会展示历史中的当月,曾发生过的重要事件。


一年看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脑库里,会增长一些奇怪的知识。



【题酷】 里,是一些关于历史重要事件、人物信息的选择题。



【外刊】 把视野放到全球,转载一些国际刊物上的有趣报道。


比如有一期专门讲了“古埃及人相信永生吗”?成了我们全家的饭后谈资。



【读书】 栏目,会介绍新近出版的人文、历史书籍,兼具深度与趣味。


许多书都非常有意思,我今年看的《中国烟草史》就是看这个栏目买的。



最后的 【专栏】 ,会看到一些知名作家的旅游、读书分享,特别适合睡前解压放松看。



总之,不论大人、小孩,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想看的。


既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知识摇篮,也是看世界、涨见识的精神之窗。


即便是每天睡前15分钟的翻阅,也能让我们在短视频、娱乐八卦的信息轰炸中,收获一份难得的安宁和闲适。



《国家人文历史》2024跨年订阅

2024年9月-2025年8月 共24期

点击下图👇马上订阅



2

“王牌”团队,学者执笔

给读者专业、深刻的人文视角


既读史,就要读正史。

历史书必须是严谨的,才不会传达一些错误的观念。

为了保证这套书的专业性,整个编辑团队都是由 名校历史系教授、文史学家、学者……组成。

而且为了还原尽可能客观、真实的历史,整个团队可以花费数月时间,研读文献,查找史料。



许多学者,甚至会提前一年收到《国家人文历史》的专题约稿。


每期策划一个专题,跨年24个专题,囊括古今中外,覆盖 考古、文物、艺术、建筑、文学、电影、自然、地理…… 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3月之春,带你读懂诗经2500年的浪漫;



故宫600年,带你一探紫禁城的前世今生;


不能出门的日子,跟着李白去旅行 ,从李白少年求官、散尽千金的诗意一生,到群星闪耀的盛唐史、地理图鉴、古今名画......

每一本都能挖掘无数有趣的知识,处处充满亮点,拿到手就放不下~

为了还原尽可能客观、真实的历史,整个团队可以花费数月时间,研读文献,查找史料。


即便是回复读者来信,编辑作者团队也丝毫不含糊。


比如,有读者写信给杂志社,提问: 德国在二战中割让给波兰和俄国(当时是苏联)的领土,有没有可能收回?


编辑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原因,给出了有理有据的答复:


历史原因, 当然是二战盟国对德处置的共同决定。


现实原因, 则是出于对德国的报复,波兰和苏联驱逐了德国居民。这样,就算今天在这里举行全民公决,也没有公民会愿意加入德国。


所以,答案很明确的是: 没有可能



再比如,有个读者很困惑,关羽为什么在山西会被当作武财神,武神很好理解,但是财神是怎么来的呢?


编辑的回复,也是颇显人文知识的丰厚积淀。



就如历史学家所说的:“能把“国家”、“人文”、“历史”这三个重要的词汇组织在一起,呈现一本杂志给读者,除了所有编辑人员的努力, 更重要的还有人民日报这样强大的团队的支持。



正因为背后有这样强大的团队支持,《国家人文历史》才能年复一年保持对好内容的坚守。


创造着一个又一个销量神话。


在纸媒衰微的今天,《国家人文历史》依旧保持着每期超50万份的订阅记录


获得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追随。

总之一句话,不管你是 历史、文学、艺术的爱好者 ,想要在闲暇时光独享一段舒适的阅读时光;


还是关心 经济、社会、民生的知识青年 ,想要在繁杂无序的信息中,拾取真相、倾听真知;


亦或者想要给孩子 一本高质量的人文启蒙读物。


这套杂志,都会给你远超预期的惊喜和收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