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大宝是老塔的大女儿,今年八岁。牙齿有些不整齐,2017年底决定矫正一下。接下去老塔会从爸爸的角度记录一下这段经历。
下边是这个系列第一篇的链接:
塔大宝整牙记 - 前两周
大宝是2018年1月开始矫正的,除了前几次,后面基本上是一个月一次复诊。
二月复诊
大宝的牙齿变化很快。
(刚刚戴上去的时候)
(
戴
上一周半的时候,因为扩弓器,两个门牙之间明显有缝隙了)
(
戴
上两周半的时候,两个门牙的缝隙明显变宽了)
(
戴
上五周的时候,门牙间的缝隙又逐渐开始缩小,而且门牙缩回去了一些,龅牙的情况有所改善。牙齿就是这样神奇,如果有空间,会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调整”)
每天睡觉前转两圈RPE(快速扩弓器,具体解释见
塔大宝整牙记 - 前两周
),每天打开大约0.5毫米,几周下来就多出来很多空间,门牙之间有了缝隙。一开始还有点担心,把照片拍了给高医生看,她说,太好了,我正好利用这个空间把她的牙齿排齐。然后眼瞅着大门牙就开始“复位”,缝隙变小,而且也不那么靠外了。似乎两颗侧切牙(就是大门牙旁边的牙齿)的位置也变得正常了一点。
复诊的时候高医生用一把特殊的尺子测量了一下前边几颗牙齿的宽度,和空隙的宽度。经过计算,得出结论,空间已经足够接下去不需要再扩弓了(不需要每晚再转两下)。大宝很开心。
(特殊的尺子,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拍照的过程其实也有一点痛苦的,嘴巴撑那么大,有时候还要塞一块镜子进去)
这次复诊比较简单,所以决定顺便把涂氟(fu,2声)也做了。
(5%的氟化钠)
涂氟的原理很简单,氟化钠帮助牙釉质再矿化(就是让牙齿表面那层坚固物质变得更结实)。含氟牙膏也是一个原理,只不过剂量低很多。氟对于预防蛀牙的显著作用,已经被过去几十年的无数个科学家反复验证,咱们就相信科学吧不需要怀疑了。有效涂氟,没有蛀牙预防蛀牙,即使有蛀牙也可以减缓蛀牙的发展。
至于说毒性,有那么一句话,任何不谈剂量的情况下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比如我们不断呼出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只要多几个百分点就有可能让人中毒。咸盐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啊。
一个20公斤的小孩,每天摄入氟100毫克以下都是安全的。100毫克,大致相当于一天吃掉3管牙膏……上图的包装大约有10毫克,而且小孩只需要用一半。
换句话说,相!当!安!全!
三月复诊
这次复诊比较复杂,要给大宝前面的牙齿上托槽(所谓“牙箍”)了。我问高医生不是十一二岁才可以箍牙吗,高医生说前面这四颗牙齿已经是恒牙了。
(第一步是酸蚀,就是让牙齿表面更粗糙,这样粘托槽更牢固)
(然后抹上特殊的高分子树脂胶……棉花卷是隔湿用的,胶遇到口水就不好使啦)
(把金属托槽放上去,再调整一下位置)
(再用特殊的灯一照,树脂就固化了,托槽就不会掉了)
(再把弓丝放进去,就大功告成啦)
整个过程还算轻松,大宝看着动画片就结束了。不过中间还是有两个小插曲。
小插曲一:问大宝愿不愿意用陶瓷托槽(就是半透明那种,远处看不明显),还以为小姑娘为了好看会喜欢,结果大宝毫不犹豫地说,不愿意,就要金属的。我问为啥,她说,因为那样的更酷……好吧,年轻人的心老爹不懂。
小插曲二:上弓丝的时候问大宝要不要彩色橡皮圈,五颜六色很好看。还以为她既然要酷炫,那肯定越夸张越好,结果大宝就是不乐意。各种颜色给她看还是没有心动……下了牙椅,眼看就要出门了,大宝突然又后悔了,还是想要彩色的。于是又折回去,重新换了一套。高医生对大宝说,下次给她换米老鼠的橡皮圈,大宝还挺期待的。
(大宝挑了最夸张的紫色)
(有颜色之后的确更酷一点)
小孩的牙齿变化就是快,仅仅两周之后就能看到明显的变化。
(开始矫正10周,大门牙之间的缝隙已经没有了,龅牙的情况几乎完全消失,两侧的牙齿也快要恢复正常。对比之下,下牙的拥挤就比较明显)
这个过程当中,牙齿的不舒适还是有的。带上托槽的第一天第二天吃饭说话都受影响,大宝明显心情不好,容易烦躁。不过三四天之后,就渐渐适应了。牙齿还是会有感觉,但是抱怨越来越少。
而且每次她抱怨,我都会提醒她,为了变美,有的时候就是要吃点苦头。现在吃一点苦头,未来终身受益。
四月复诊
这次复诊是个大动作,要给下牙上快速扩弓器了。与上牙不同,这次需要给下牙后面的牙齿上带环(就是一个不锈钢圈,套在牙齿的外面),让扩弓器的金属臂有受力的地方,这样才能把牙齿打开,腾出更多空间,让前面拥挤的牙齿排列整齐。
(下牙快速扩弓器戴在模型上的样子)
(换个角度再拍一张)
平常塞了牙都很不舒服,这么一个不锈钢的东西塞到牙齿中间,可想而知有多难过。戴的过程也很痛苦,不过好在工作人员一直在安慰大宝,说很多让她放松的话,再加上精彩的动画片(因为视力已经有点小问题,平常在家很少让大宝看屏幕),大宝顺利完成。
(一位工作人员全程握着大宝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