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晚,多家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纷纷发布公告称,部分股权将划转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月16日,腾讯相关人士表示,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AI搜索的同时,近日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
•
北京时间2月18日马斯克旗下xAI即将发布新产品Grok 3。马斯克此前表示,新一代AI模型Grok 3具备非常强大的推理能力。
○2月15日,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比亚迪表示,公司2024年已经下线(中试)60ah全固态电池,并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比亚迪表示,固态电池是液态电池的下一代技术,目前已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
○2月14日晚,多家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纷纷发布公告称,部分股权将划转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中国信达、长城资产、东方资产均是财政部控股的AMC公司。
○2月16日,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政务外网正式部署上线DeepSeek-R1、V3 671B大模型,通过融合海量政务数据要素,大模型将丰富政务服务场景应用。同时,深圳市基于政务云环境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实现了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
○近日,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表示小米在2024年重新恢复了高速增长,增速超过30%,并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另外,小米电动汽车的订单已经排到了6至7个月之后,显示出市场对小米产品的强烈需求,未来将继续加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
○近日,上交所组织召开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丰富指数基金产品体系和高质量供给,不断优化ETF配套机制,与市场各方同题共答、增强合力,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各项举措落实落地,提升中长期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强国建设。
○截至2月16日,导演饺子凭借哪吒系列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之魔童闹海》已拿下158亿元全球票房成绩,超过陈思诚,登顶中国影史导演票房榜首。
○近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在出席活动上表示,香港证监会近年来大力发展虚拟资产市场,已累计发放9张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未来还将发放一批托管牌照。目前,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供应链系统,其业务面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国内外机构乐观研判A股走势 科技板块依旧强势
2月10日—2月14日市场依旧以大科技成长板块为核心,但产业辐射有所扩散。其中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云计算、AI医疗等个股表现有所分化,但龙头效应依旧强势;哪吒带来的IP效应还在继续。纵向观察,上证指数上涨1.30%,创业板指上涨1.88%,北证50指数上涨3.84%。港股市场(2月10日—2月14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7.04%,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7.30%,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创近3年来的新高。DeepSeek的出现挑战了传统的AI训练成本假设,并推动AI推理需求的更快速增长。同时,阿里巴巴与苹果的强强联合,也刺激了市场对于中国科技公司新一轮的估值重估。
中信证券表示,当前仍处于“春季躁动”窗口期,市场边际资金结构在起变化,多因素预示着市场风格有望倒向A股核心资产。兴业证券认为,DeepSeek点燃AI行情。本轮AI行情在交易模式上,市场对于上游算力硬件公司的交易呈现出更加“集中化”的特征。随着AI行情从上游算力硬件端逐渐向中下游软件服务和应用端切换、扩散,交易模式也或将从过去的“集中”,进入到“百花齐放”的阶段。
○北京时间2月20日凌晨,美联储将公布1月利率会议纪要,全球投资者届时将从中寻找有关未来货币政策动向的线索。早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鉴于美国经济表现强劲,美联储并不急于进一步降息。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会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观望,可能要到四季度才会再次降息。
○北京时间2月18日马斯克旗下xAI即将发布新产品Grok 3。马斯克此前表示,新一代AI模型Grok 3具备非常强大的推理能力,模型采用了最大规模的算力和大量合成数据进行训练,其表现超过了所知的任何已发布的模型。
○阿里巴巴将于2月20日美股盘前发布财报,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今年以来(截至2月14日),阿里巴巴港股已累涨逾50%,其美股累涨近50%。此前,阿里与苹果和合作确认应发市场热议,同时,阿里也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正式上线Qwen2.5-Max,探索超大规模MoE模型的智能。
○2月19日苹果公司将发布“Newest Member of the Family”(家庭最新成员)活动。
○2月17日至2月21日共有43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590.42亿股,按2月14日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为4693亿元。解禁市值居前三位的是中国电信(4532.79亿元)、粤海饲料(41.52亿元)、比依股份(19.59亿元)。从个股的解禁量看,解禁股数居前三位的是中国电信(573.77亿股)、粤海饲料(4.81亿股)、南京医药(2.51亿股)。
○有三只新股开启申购。2月18日,常友科技将开启网上申购;2月20日,毓恬冠佳将开启网上申购;2月21日,汇通控股将开启网上申购。
○2月17日,首批科创综指、科创综合价格指数ETF即将正式发行。其中,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建信基金、天弘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9家基金公司即将发行的是科创综指ETF;景顺长城基金、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3家基金公司即将发行科创综合价格指数ETF。此次发行的首批科创综指、科创综合价格指数ETF认购期限为5天和12天,大多设置了募集上限,多数产品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20亿元。
○微信+DeepSeek来了
2月16日,腾讯相关人士回应上海证券报记者,证实了“微信接入DeepSeek”的传闻,称: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AI搜索的同时,近日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腾讯方面称,被灰度到的用户,可在对话框顶部搜索入口进入,免费使用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
微信AI搜索接入的DeepSeek支持联网搜索(用户无需手动选择),基于公众号等丰富的微信生态内容,以及全网优质内容,能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高质量回答。为何要在搜索场景使用大模型?腾讯方面表示,大模型可以提升搜索的智能化和精准度,如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分析和处理复杂的查询内容等。结合用户需求,微信在搜索场景中接入了包括混元、DeepSeek在内的大模型,进一步丰富用户的搜索体验。
○京东健康AI医生智能体完成内测 机构看好AI赋能医疗多场景
近日,京东健康旗下AI医生智能体产品完成内测,国内首批医生专家的AI数字分身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此外,华为数据储存公众号近日也发布信息称,将发布基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该模型将于2月18日举办的“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上发布。
近期美股AI医疗公司(Tempus AI、HIMS等)持续上涨,AI应用场景包括基因诊断、康复医疗、辅助诊疗、数据服务、药物研发、医生数字平台等。天风证券认为,此前AI医疗产业的短板在于企业的AI大模型能力,而AI平权使得所有企业具有足够好的AI底座能力支撑,未来AI医疗的产业发展重点转向数据的AI价值开发与应用场景落地。
○新时达实控人将变更为海尔集团
新时达公告,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与纪德法等签署协议,后者合计转让10%公司股份给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并将剩余上市公司表决权委托给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完成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海尔集团将成为实控人。
○海兰信拟购买海兰寰宇100%股权
海兰信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海兰寰宇100%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海兰寰宇主营业务聚焦为涉海军地客户提供对海监测雷达产品、雷达组网综合监测系统及雷达监测信息服务,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浙江荣泰拟受让狄兹精密51%股权
浙江荣泰与狄兹精密及其股东签订协议,拟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受让上述股东部分股权,同时向狄兹精密增资,从而实现合计持有狄兹精密51%的股权。标的公司专注于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车用丝杠、电缸、直线模组、精密对位平台等研发、生产和销售。
○艾森股份拟收购棓诺新材70%股权
艾森股份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棓诺新材70%股权,后者主要从事高纯OLED中间体和升华前材料等新型显示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截至目前,棓诺新材已开发OLED前端材料化合物超过1500种,自主研发的合成路线超过2000种,产品实现了对发光层材料、通用层材料的全覆盖,尤其在高纯OLED芘类蓝光材料及中间体的制造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立昂微拟投资年产96万片12英寸硅外延片项目
立昂微拟在嘉兴市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资“年产96万片12英寸硅外延片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2.3亿元。项目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建设周期约为5年至8年。
○美力科技拟投资6.5亿元建设产业化项目
美力科技拟投建“年产200万件智能悬架及1000万件电动及液压驱动弹性元件等产业化项目”,项目总投资额共计6.5亿元。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大明市工业园区,建设周期预计为36个月。
○金利华电拟购买海德利森100%股权
金利华电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拟向控股股东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新增高压流体装备业务板块。
○喜悦智行签订约9171.39万元循环包材租赁合同
喜悦智行与某新能源电池公司签订了《循环包材租赁合同》,合同总金额约为9171.39万元,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2.75%。
○华菱钢铁等拟回购股份
华菱钢铁拟以2亿至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
和元生物拟以5000万至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