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试图组建或管理高智商团队,那么,你必须首先记住
高智商的人的两大行为特征:
▌
他们倾向于沉浸在自我之内,用日常语言描述,就是“自我中心”的倾向显著。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体验这样的“天才时刻”,如果“天时地利人和”,思维得以专注于某一特定的研究领域和足以吸引研究兴趣的问题,
(最后就有可能)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然,前提是“专注”,往往必须沉浸于自我世界里;
▌
他们倾向于“发散性思维”,我喜欢引用的也是最权威的人格心理学家老埃森克
(Hans Eysenck,1916—1997)
在晚年著作《天才》里的概述:创造性思维的大脑必须在尽可能发散的信息之间跳跃思考才可有非同寻常的突破。
于是,由一群高智商的人组成团队,犹如由一群将军组成阵列那样,很难发挥“组织”的力量。
群体创造性之所以远超个体创造性,关键是“协同”
(synergy)
。
所谓“总体大于个体之和”,又不妨称为“协同学基本事实”。协同学的另一基本事实是,异质个体的协同效应通常远比同质个体的协同效应更强烈。常言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里“钥匙”与“锁”是异质个体,它们的协同效应当然超过两把钥匙的协同效应或两把锁的协同效应。概而言之,“协同学”
(synergetics)
是关于异质现象协同从而涌现更高级现象的科学。也因此,它与“涌现秩序”
(emerging order)
的研究密切相关。从异质的细胞器之间的协同涌现出细胞,再从异质的细胞之间的协同涌现出更复杂的有机体,乃至涌现出社会及其秩序。在企业层面,涌现秩序的核心议题是:一群不同质的人怎样协同,从而涌现群体创造性。就我评论的这本新书的主旨而言,核心议题是:一群高智商的人
(他们通常不是同质的)
怎样协同,从而涌现群体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