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民众对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愤恨集中爆发,正在念高中的李振远和学校里的其他爱国学生自发组织了“抗日学生队”。
这支由最初20多名学生悄悄组成的队伍成功伏击了当地一个没有防备的伪军据点,还缴获了一些枪和子弹,打响了“九一八事变”在丹东民众抗日的第一枪,抗日学生队名声大振。
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后,李振远所在的这支队伍改名为东北抗联安东特别支队,李振远先后任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回忆起父亲在东北的抗日之路,李洪敏说,父亲曾告诉她,抗日学生队成立前不久的一桩案件,促成了他最终发动同学联合抗日的决心。
那是李振远一生中第一次杀人。
1931年9月的一天,年仅17岁、正在上高二的李振远和好朋友胡京亮正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在大沙河桥头附近,一名喝醉了酒的日本警察强行拦住了一名女中专生,光天化日之下就要去扒她的衣衫,将其按倒在地欲实施强奸。
在女生的哭喊求救声中,围观的群众虽然多,但谁也不敢上前救人——日本警察随身带着枪。
胡京亮认出来,这名女生正是自己的邻居,便和好友李振远一个眼神相对,扑上去摁住了欲行不轨的日本警察。
“我父亲回忆说,当时情况很混乱,那名日本警察反扑过来将他掐住,胡京亮情急之下用日本警察丢在一旁的酒瓶砸向其头部,随后一直用锋利的碎瓶身刺进日本警察的身体。”李洪敏说,在李胡二人的合力下,女生最终得救,这名日本警察也被刺死。
在当时复杂的情势下,李振远趁机拿走了日本警察的手枪,并把死亡的日本警察尸体推进了河里。
李洪敏回忆道: “父亲说,这是他第一次杀人,带着一身血迹的衣服回家瞒不住,告诉了我爷爷,爷爷让他第二天按时去上学,不然惹人怀疑。”
“之后的一段时期,我父亲就在东北抗联,主要在丹东周围,他们的队伍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人,平常的时候就四五百人。”李洪敏介绍说,父亲后来出任独立大队大队长,由少帅张学良任命。
到兰州建立地下情报站 途中粉碎一场针对林彪的暗杀行动
在东北的几年抗联生活,为李振远积累下和敌人周旋战斗的丰富经验,经人介绍加入共产党后,李振远和其他从战火中遗留下的抗联战士,从沈阳到了北京。在北京大学,李振远见到了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在其说服下参加了延安抗大二期的学习。
在延安,李振远先后任中央党校军事教员、自卫军大队长等职务,从1938年开始,便被负责情报工作的中央社会部先后派往兰州、平津、东北、上海的情报站担任副站长、站长,正式开始隐蔽战线的工作。
“父亲在各地从事情报工作,都是在最基层,在一线充满危险的地方,很多地方的情报站都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李洪敏回忆道。
李洪敏告诉《法制晚报》记者:“父亲的情报生涯,那么多年没睡过一次安稳觉,他不光有地下工作经验,还有东北抗联打仗的经验,粗中有细,特别细致。不光我父亲,很多隐蔽工作战线的前辈,为了掩护身份,甚至离开大陆去到香港一辈子都回不来,付出几代人的努力。”
1938年12月上旬,组织上决定从抗日军政大学等单位抽调李振远、周梅影夫妇和丁丹,到兰州建立地下情报站,任命李振远为情报站长。
在延安枣园,中央社会部分管情报工作的潘汉年对李振远等做了具体安排,要求他们依靠丁丹的哥哥丛德滋,找到掩护职业安顿下来,便于开展情报工作;并将联系用的密码交予周梅影。几天后,经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滕代远介绍,李振远等三人搭乘前往苏联养病的林彪的车队,离开延安,前往兰州。
在第一辆车上,乘坐的是林彪夫妇,第二辆是他们的警卫车;李振远一行三人则乘坐在第三辆车里,同车的还有司机和他的一个助手。第二天傍晚,车队赶到陕西耀县县城的一家客店里住下。夜晚,李振远在院子里仔细巡视,查看周边动静,当走到东墙的厕所边时,隐约听到墙外一个很熟悉的声音在说:“汽车准备明儿早七点开车,头一辆车上坐的就是林彪。”李振远借着月光从砖缝中观察,发现那人就是和自己同车的司机助手,正同特务接头,策划一场针对林彪的暗杀行动,准备用卡车将林彪乘坐的汽车撞下山崖。李振远急忙返回客房,叫醒林彪等人。林彪果断决定车队提前出发,并让李振远设法拖住那名奸细,不让他再通知敌人。特务的阴谋没有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