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好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料到故事的结尾。私募大佬崔军也许不曾想到,一手创造的举牌交易法,将自己送上人生巅峰的同时,也把自己推向人生深渊。4月24日,一则“私募大佬崔军涉嫌职务被立案侦查”的消息令整个投资界一片哗然,罩在其头上的私募冠军光环瞬间褪色。从私募冠军到被立案侦查,崔军这些年究竟经历了什么?
如果在资本市场混,就一定会对公募一哥王亚伟和私募一哥徐翔有所耳闻;而提起举牌,第一反应是想起的,除了“姚员外”,
还有宝银投资崔军。
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打上时代的痕记。
杠杆收购鼻祖,野蛮人,自由市场的见证者,程序正义和价值正义的对立……他们所引发对资本价值观的讨论,比举牌本身更富有传奇色彩。
然而,4月24日突然爆出的一则关于崔军被立案侦查的消息,着实让投资界震惊不小。
一时间,朋友圈里关于宝银大股东与二股东的宫斗狗血剧情和崔军的花边新闻不断翻屏。
崔军的陈年往事也被一一扒出。
昔日私募冠军,今日却遭到全国通缉,崔军到底怎么了?
最早接触宝银,是在2011年。
彼时,崔军的公司正在招募对冲基金交易员。
尽管当日因为崔军出差与之错过见面机会,但却对崔军旗下的对冲基金有了初步了解。
据介绍,宝银创赢(招募主体)对冲基金是以股指和上证300基差为参考建立的一种对冲基金产品。
产品的特点,主要通过期货端放空,股票端砸盘获取超额收益。
如果行情好,也会平掉部分期指空单裸露部分风险敞口,以期获得超额收益。
第一次见到崔军,是在2014年一次投资交流会上。
彼时,证监会宣布于2014年11月17日开通沪港通。
这是中国证券史上一次开天辟地的大事,也是中国金融改革对外开放迈出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国际资金将借道香港进入国内、全新的交易打法和更新的操作模式。
在这次大会上,因为时机敏感、背景特殊,诸多顶级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应邀分享自身对未来市场的理解。
崔军因为港股交易经验丰富,且有赛马实业等优秀实操案例,亦在邀请演讲之列。
时间回到2007年,大牛市中,宝银投资在13元附近逐步建仓赛马实业,并于2008年1月大举卖出,减仓70%;
但大举减仓并未打消牛市的热情,赛马实业股价随后登上28元,宝银投资则择机再次联合另一家私募调研赛马实业,同时再次加高仓位。
2008年8月,牛市早已尘归尘土归土,崔军向赛马实业提交进入董事会申请。
当时,崔军在接受公开媒体采访时直言:
“我们想打造一家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使它能创造每年赚30%的神话。
我们选中了赛马实业,关键是要进入公司董事会”。
……
数年后,在那场交流会中,针对沪港通开通后二级市场交易模式的变化,崔军和盘托出自己的想法:
举牌交易。
“举牌,对于我们这些机构投资人,无疑有一石二鸟之策”,崔军当时称。
“如果举牌成功,股价出现大涨,我们可以将股票甩给二级市场,获利出局”,他说道,“如果举牌后股价出现大跌,且受到标的公司大股东反击,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加码买进,直至获得公司控制权,然后类似巴菲特那样改造董事会,大幅提升公司业绩,通过长期持股最后套现出局。
”
2015年4月30日,新华百货(600785.SH)发布简式权益报告书,宣告崔军正式打响“举牌”战。
而随着公告的发布,崔军的进攻路线也浮出水面。
公告表示,截至2015年4月28日,上海宝银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旗下基金“上海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3期”账户购买本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累计达1850327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20067%、通过旗下基金“上海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1期”账户购买本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累计达111767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9535%、通过旗下基金“上海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16期”账户购买本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累计达到272077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0585%。
总共持有公司股票2256322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0004%,已第二次增持达到公司总股本的5%。
公告还表示,基金首次建仓的时间为2015年2月至4月,交易价格为15.18元至22.747元。
上海宝盈创赢旗下3只基金产品和上海兆赢股权投资旗下“最具巴菲特潜力500倍基金3期对冲基金”参与了交易。
在多只基金的拉抬下,新华百货股份出现大幅飙升。
数据显示,2015年2月1日至2015年4月28日间,新华百货区间涨幅高达30.92%。
而公告发布后,新华百货又在6个交易日内大涨58.63%。
伴随股价上涨,新华百货一时风光无二,吸睛无数。
面对“野蛮人”的入侵,新华百货奋起反击。
2015年5月1日,新华百货不顾中国传统节日,宣布筹划重大事项紧急停牌。
5月23日,新华百货又抛出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
预案称,公司将非公开发行5663万股股票,其中物美控股认购5103万股,上海宝银认购280万股、上海兆赢认购280万股。
对比之下,新华百货欲借非公开发行稀释崔军旗下基金股权意图明显。
对于新华百货的反击,崔军也并不示弱。
2015年9月15日,新华百货发布公告称,截至2015年9月14日,崔军旗下基金已合计持有新华百货股票6768946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
通过连续增持,崔军旗下基金持股比例已直逼控股股东。
有了巨额持仓加持,崔军有意再度复制赛马实业经典案例。
据崔军实名认证博客,2008年,宝银投资在投资赛马实业上大获全胜,跑赢大盘267.16%,成为2008年金融海啸中最牛私募。
其操作手法,包括先低位买进,然后提出多项议案吸引散户和机构入局,最后套现走人。
作为帽子戏法的核心,宝银当时提出的四项要求分别是:
1)赛马实业2008年中报10送10;
2)宝银崔军任赛马实业副总经理,并在赛马实业设立投资部,崔军任总经理;
3)赛马实业出资5000万交由崔军操盘,同时投资一、二级市场,进行滚雪球似的操作;
4)加快公司山西水泥生产线建设,尽快完成2010年1500万吨产能目标,加强水泥行业并购扩张。
对比崔军在新华百货上的运作,不难发现二者手法如出一辙。
据2015年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开出的《处罚决定书》,崔军以公开信的方式违法披露五条议案。
包括:
1)成立上海新华物美伯克希尔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由上述基金收购一家小型保险公司;
3)2015年中报每10股转增20股,2015年年报每10股转增20股;
2016年中报每10股转增20股,2016年年报再每10股转增20股;
4)收购一家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网络销售平台注入上海新华物美伯克希尔产业基金;
5)强强联合,大股东负责超市零售等业务,上海宝银负责投资业务,上海宝银获得董事会两个席位。
然而,美好的梦想总被现实打破。
因为信息披露违规,崔军被宁夏证监局逮个正着,立案调查工作随即展开。
而崔军的猎物——新华百货,围绕股权之争、公司经营等,与崔军“斗”了接近五年时间。
而在这五年间,新华百货的股价起起伏伏,始终未给崔军旗下基金解套的机会。
截至4月24日收盘,新华百货报17.69元/股,与崔军旗下基金第一笔买入价格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