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资事堂
华尔街见闻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资事堂

量化大厂上半年业绩盘点:黑马现身,老骥伏枥

资事堂  · 公众号  ·  · 2024-07-02 23:13

正文


作者 | 郑孝杰

编辑 | 袁畅


量化机构的“厮杀”,经历了上半年悄然生出分晓。


刚刚过去的上半年,量化机构行业发生了太多故事:巨震和行情、回撤与分化、人心和人情,正收益和累计巨量亏损,都在同一时期发生。


即便坐拥天量管理规模的量化大厂(业界第一梯队),业绩和规模的分化也十分剧烈。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01

“500指增”超额收益平平


据一家知名证券研究所的统计:截至2024年6月28日, 年内百亿私募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收益均值为-8.2%,跑赢对标的宽基指数,但超额收益并不高,大约是0.8%。



中证500指数增强是多年来量化机构的“拿手”策略,是外界观察其斩获超额收益的“窗口”。



02

业内表现“方差”拉大


实际上,量化机构亦有针对大盘股(沪深3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小盘股)的增强策略。但论规模、影响力还是500指增更胜一筹。


而如上图所示,这家券商罗列了各家百亿私募年内收益排行,一眼就可以读出四个字:差异颇大。


上半年位列第一的是进化论资产,超额收益达到23个百分点。


这多少让人出乎意料,这家机构并非“传统”的量化大厂,而是成立后实现策略转型的私募。


据悉,进化论资产成立于2014年,自称是国内最早将主动管理和量化投资相结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私募创始人王一平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与高毅资产冯柳、凯丰投资吴星均是校友,三人的投资大本营均在深圳。


据私募排排网,进化论相关产品在今年1月也经历了净值冲击,但自2月初后反弹十分明显,之后“稳住”了净值曲线。



03

“黑马”再现


据上述券商获取的数据, 磐松资产成为今年量化圈的“黑马”,其业绩位居百亿私募第二位。


此前,磐松资产的“显露度”并不高。今年可谓“一飞冲天”,中证500指增上半年超额收益超过10个百分点。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私募成立于2022年,如此年轻的机构管理规模增速相当之快。


据磐松资产官网:2024年3月公司受托资产规模突破50亿元,到了7月份规模一举突破100亿元。


也就是说: 年内仅用四个月的时间,管理规模增长了50亿元 ,在当下市场环境下几乎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该机构创始团队有着海外机构Arrowstreet Capital的工作经历,这是一家位于波士顿的对冲基金。



实际上,这个业绩背后有一个重要因素:新产品。


上述策略相关产品成立日期为今年1月末,恰好是市场巨震之时,成为这家私募建仓的绝佳时机,业绩曲线有着很好的“缓冲”空间。


这是诸多量化同行无法比拟的时点优势。


资事堂在磐松官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声明”,该私募称没有任何所谓的“自营产品”,并进一步称存在自营盘的量化机构则有着“隐蔽”的利益输送方法。



04

“第一梯队”分化


截至目前,量化机构有数家机构管理规模站上500亿元,也就是量化行业的“第一梯队”,包括九坤投资、明汯投资、衍复投资等。


此前,位列“第一梯队”的幻方量化,公司战略逐渐转向人工智能大模型,外部客户资产规模缩减至200-300亿元区间。


中证500指增策略排名中,衍复投资和明汯投资位列百亿私募第三、第四位 ,年内均有超过7个百分的超额收益,但并没有产生绝对收益。


这个最头部阵营的其他量化机构,则未能在上半年赚取到超额收益。


比较来看,规模“第一梯队”的机构彼此之间,短短半年内同一个策略的收益最大相差十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今年1月各家机构一同经历市场巨震,但之后“元气复原”的节奏并不一致。



05

超额难度徒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