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日,有网友投诉在注册母婴类APP后频繁收到涉黄短信,涉及宝宝树孕育、美柚等母婴APP。对此,两公司均发表声明称数据库安全,未发现用户信息泄露等违法违规情况。法律专家指出,公民的隐私权受到多个法律法规的保护,包括《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网友投诉涉黄短信骚扰
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投诉,注册母婴类APP后收到涉黄短信,引起公众关注。
关键观点2: 宝宝树和美柚的回应
宝宝树和美柚均发表声明,称已进行自查核实,目前数据库安全,未发现用户信息泄露等违法违规情况。
关键观点3: 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
法律专家指出,公民的隐私权受到多个法律法规的保护,包括《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这些法律对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惩罚措施。
关键观点4: 涉事公司的责任
如果涉事公司因主动侵犯用户隐私、主动出售用户隐私信息,或者被动未保护好用户隐私等情况被确认,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正文
近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投诉称,有准爸爸在注册母婴类APP后频繁收到涉黄短信。宝宝树孕育、美柚等母婴APP同时被指
涉嫌泄露用户隐私。
此前,也有女演员发视频称,自己孕期及生产后,丈夫多次莫名收到涉黄短信,内容让人震惊。
11月18日,宝宝树发布声明称,公司关注到网络中关于“母婴APP涉黄短信骚扰”的讨论,并已在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启动内部自查工作。经过核实,
目前公司数据库安全,无异常情况,未发现用户信息泄露等违法违规情况。
11月17日,美柚发布声明称,留意到近期网络上关于“涉黄短信骚扰”的讨论,其中涉及到美柚等母婴类APP的用户。公司第一时间进行了
自查核实,未发现用户信息泄漏等违法违规情况。
京都律师事务所林斐然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我国公民的隐私权受到
民法、刑法、行政法
等多个维度的法律法规保护。《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在随后的第一千零三十三条中提及,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包括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等行为。
如果确认确实属于涉事公司因主动侵犯用户隐私、主动出售用户隐私信息,或者被动未保护好用户隐私等情况,均对公民隐私权产生了挑战。
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保护个人信息的专门性、综合性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首次明确规定重要互联网平台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义务。
第五十八条强调,将对严重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平台内产品或服务提供者停止提供服务,并要求平台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告并接受社会监督,
如果违背义务,将受到行政上和民事上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