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椒医学
本团队扎根于国自然、省市级课题申报,学术代表作规划、实验方案设计、科研技能教育培训等方面,致力于提升年轻科研者科研水平,真正掌握国自然课题设计的核心要点、精妙逻辑和标书撰写技巧,提高标书水平和质量,最终中标国自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建  ·  开工!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滕州段! ·  21 小时前  
半月谈  ·  中央一号文件划重点! ·  昨天  
长安街知事  ·  杨靖宇信件公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椒医学

同个课题组标书,投递时该如何避开同一拨专家?

青椒医学  · 公众号  ·  · 2025-02-13 07:30

正文

科研圈里,传承是很重要,一些导师带出来的学生,研究方向、选题,甚至研究方法都能互相接着做,大家一起发表几篇文章,互为通讯或一作。
这样一来,在申请项目时,标书的内容和科学问题就容易类似。 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同一个代码,同一个关键词,最后可能会被投递到同一批专家手里,评审的时候就容易碰到重复的内容,大家都在做类似的事儿。
基本上最多只有一个人能中,或者全军覆没。
那么,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其实有几个策略可以用。
首先,尽管研究的通路分子可能一样,提出的科学问题一定要有所 创新 这不仅仅是为了项目“差异化”,更是为了能给专家一个新的视角。比如,“GSDMD通过下调巨噬细胞cGAS-STING信号抑制HK3介导的糖酵解改善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这个课题,虽然提到糖酵解,但焦点放在了GSDMD和cGAS-STING信号通路,这个角度就与其他研究不一样。如果大家都在做相同的通路,但从不同的机制切入,至少从标书的角度来看,能给评审专家提供不同的信息。
其次,申请项目的时候, 标书的分类代码 也是可以选不同。 我们知道,标书会根据代码分配给不同的专家。如果你研究的内容和别人有重合,尝试调整一下二级分类代码。有的项目可以归到“基础医学”,而有的则可以归到“交叉学科”,尽管做的事情类似,分类不同,也就能避免评审重复。有时候,哪个代码适合,自己想清楚,别硬把“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这类研究塞到“交叉学科”下,反而给自己找麻烦。
再说关键词,很多人觉得 关键词 不过是个附带项,但其实它在标书分配时起到决定性作用。 即便你的研究内容相似,通过不同的关键词设置,专家的选择和偏好也能有所不同。比如,某些标书可能偏重“实验技术”,就可以写一些像“类器官”、“单细胞测序”这样的词;另一份标书可能侧重“临床研究”,就用“急性肾损伤”、“临床转化”之类的关键词;再有,关注“分子机制”或者“细胞表型”的标书,可以写上“糖酵解”、“细胞信号”等相关内容。虽然研究内容相似,但关键词不同,标书就会给到不同的评审专家手里,避免撞车,评审结果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最后,科研申请并不是为了找个“口号”来吸引专家的眼球,而是要在实际操作中找到合适的方式,让自己的研究能够被充分理解和认可
以上这些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却能避免重复和冲突,提高申请成功的几率。总之,写标书时就要想办法避免跟别人撞车,确保自己的研究能够有独特的亮点和价值,拿到更多的资源,推进研究的进展。


2024年度国自然医学部50大科研热点中标数统计如下:

往期精彩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半月谈  ·  中央一号文件划重点!
昨天
长安街知事  ·  杨靖宇信件公布!
4 天前
瞭望智库  ·  人们正在逃离银行!
8 年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UPS的分类及运行方式探讨
8 年前
墨香中华  ·  三月,一个诗情画意的美好时节
7 年前
基层麻醉网  ·  Cell:我们离长生不老药从未如此接近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