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警惕!广东爆发2起,均在学校! ·  昨天  
直播海南  ·  蒋超良被查!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大桥通车1年多开裂?官方通报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事关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最新提醒→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新课 | 孤独10级,你在哪一级?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20-03-26 18:04

正文


孤独这种感觉,人人都会有。但到底什么是孤独?人为什么会孤独?好像不太容易说清楚。

什么是孤独?从哲学的角度看,孤独不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是客观事实,是人存在的本质。人人都害怕孤独,害怕一个人,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孤独的。

但孤独是人生的重要体验,因为只有在孤独的时刻,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

庸人无聊,天才孤独。没有高质量的独处,就不会有优秀的自己。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独处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


那么,孤独到底是什么?

在哲学家、作家周国平看来,有不同层次的孤独。 其中一种是形而上层面的孤独。多数人其实也会有这个感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说,人有时有一种特别的情绪,他把这种情绪称作是“烦”,有时翻译成焦虑,一种莫名的、突如其来的情绪。海德格尔抓住这个来分析,为什么人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实际上是在朦胧的潜意识中,感觉到了人生是虚无的。所以他有一句名言,“烦,启示着虚无”。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自己周围的世界很熟悉,但一旦“烦”的情绪来临,突然发现自己无家可归,在世界上的生存没有根基。海德格尔说,这是一种原始的烦,这种情绪埋伏在你的心里,与生俱来。但平时被压制住了,你平时生活得很热闹,这个东西就被压制住,沉睡着没有醒来。但是在烦这种情绪中,这个感觉就苏醒了。

其实对人来说,这是一个觉悟的契机,促使你思考人生。但是往往这种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在一瞬间,然后日常生活又把你裹着往前走,顾不上思考。所以海德格尔就说,这个时候你应该停下来,好好想一想人生。


但是这种情绪很微妙,有时又难以区分。比如,孤独和无聊、寂寞,经常有人将这几种情绪混淆起来。因为有重合的地方。那么,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周国平老师看来,无聊、寂寞、孤独是三种不同的心境。 无聊是把自我消散于他人之中的欲望,它寻求的是消遣;寂寞是自我与他人共在的欲望,它寻求的是普通的人间温暖;孤独是把他人接纳到自我之中的欲望,它寻求的是理解。所以无聊是喜剧性的,孤独是悲剧性的,寂寞是中性的。

关于“无聊”叔本华有一段名言,他说: 人就是一团欲望,欲望意味着欠缺。 欲望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痛苦,但是一旦得到满足以后,你会快乐吗?他说并不快乐,快乐是非常短暂的,然后你感到的就是无聊。无聊就是没有什么欲望需要满足了,感觉自己没事干了,就觉得特别无聊。所以他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在一定意义上,说出了人生的一种状态。

而要摆脱这样的状态,你就要学会和自己相处。这是一门学问,需要每一个人沉下心来慢慢去探索,与自己对话。如何学会高质量地独处?爱和孤独又有着怎样的关系?独处还有哪些重要的价值?对于这些问题, 在本次课程中,哲学家、作家周国平讲为我们娓娓道来,结合心理学和哲学两个层面,讲述孤独对于生命的价值。

本期课程为“知乎live精选”系列的第一期,本系列课程素材来自于知乎live,我们结合内容品质精选了30期知乎live精华,按照更好的收听体验进行了重新编辑制作,将陆续推出。

👆 点击试听小课
《“孤独”之道:周国平为你心理、哲学双重解读》

🎙
小课主讲人


周国平 ,哲学家、作家,研究哲学 50 年,发表了哲学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散文集《守望的距离》、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宝贝,宝贝》等多部作品,图书累计销量超过 2000 万册。

课程目录

01  人为什么会孤独?
人人都是宇宙孤儿——你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孤独的三个层面:哲学/文化/情感
为何会有莫名的焦虑?
精神知己的重要性
情感遭遇决定幸福感
02  孤独和寂寞、无聊有何本质区别?
三种不同的心境
和自己谈话: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孤独 10 级,你在哪一级?
人就是一团欲望
如何区分孤独和孤僻
03  爱和孤独是什么关系?
爱和孤独是同一种感情
去自然里释放爱的能量
为什么说悲悯是爱心的深刻基础?
爱是否否能够消除孤独?
04  独处的价值
没有“孤独感”是不是一件好事?
人需要独处,为了进行内在整合
为什么那么多人有中年危机?
为何禅修那么受到欢迎?
05 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独处能力?
独处是一种能力,不是无奈,而是享受
独处 ≠ 宅,如何开辟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
学会自省,从那里可以长出智慧
不擅交际是性格弱点,不耐孤独则是灵魂缺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