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好机友(goodjiyou)
吃肉,对于机哥来说,是快乐的源泉。
然而在国外,或许是已经吃腻了各种肉,流行起了“不好好吃肉”的奇怪趋势。
最近的这几年,许多企业开始研究“人造肉”。
和前些时候曝光的黑外卖作坊不同,这些都是正经的工业化产品。
为什么好好的鲜肉不吃,却要去搞什么幺蛾子“人造肉”?
不会是吃饱了撑的吧?
机哥一度深以为然。
然而,机哥也要甩出这么一组统计数据:
牲畜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的 18%;
每头牛每年排放的甲烷是人的10倍;
全球所有的牛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总和高达50亿吨;
(每产出1千克常见动物蛋白排放的二氧化碳)
除了温室气体,畜牧对淡水、土地的消耗也非常大。
长此以往,总会有撑不住的一天,到时就会面临粮食危机。
不如... 不养了吧.
不养动物了还想吃肉,没办法,只能自己做。
许多研究团队和公司开始制造人造肉。
人造肉有两种:
美国的一家公司 Beyond Meat 采用了这么一种方法:
用从大豆中分离的蛋白粉末:
混合甜菜根中的红色色素,搅成这样一坨“素肉糜”。
再把这些像猫粮罐头的东西用从真·烤肉里分离的香味物质调味。
就能变成高大上的“素汉堡排”,Q弹,还多水
。
严格来说,Beyond Meats 制造的这种素肉根本不是真正的肉。
而是像豆渣饼一样的豆制品。
和机哥小时候5毛钱一包的 香菇肥牛 本质上没有区别。。。
而 Beyond Meats 这种“超越肉的存在”,要价7.99美元。
emm,隐约嗅到了发家致富的气味。
毕竟我们除了素肥牛,还有素鸡、素鸭...
说了那么久,“人造肉”原来都是忽悠人的咯?
并不是,人造肉还有另一个流派:
干细胞人造肉
和上面提到的大豆仿冒品不同,干细胞人造肉是真正用肉做的。
制造这种真·人造肉,首先要从对应的动物身上提取干细胞。
将干细胞在培养皿中扩增,分离,变成这样的一管肉“种子”。
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各样的组织,神经、皮肤、肌肉...
通过激素的诱导,分化为能吃的“肉”——肌肉细胞。
分化好的肌肉细胞再被放回培养皿中分别扩增。
然而,在培养皿中的干细胞只能生长成覆盖在培养皿底部的薄膜。
为了让细胞得到和肉一样的纤维结构,需要支架的引导。
6周过后,就可以生长成有纤维结构的小“肉丝”。
团成一堆,就能变成人造的肉饼或者肉丸
这样子,只要你吃得起,就能享受到真·人造牛肉丸了。
这种“牛肉”每磅的价格只要24000美刀。
两种人造肉,一种直接没有肉,另一种吃不起,看得机哥一脸懵逼。
究竟是为了什么,要那么执着于人造肉?
在现在的畜产肉类,面临着许多的隐患。
除了污染,还有传染病、细菌、寄生虫的威胁。
为了对抗潜在的感染风险,畜牧业大量的使用抗生素。
这进一步加重了潜在的超级细菌的风险。
这也是“有机”被如此追捧的原因。
然而,这就陷入了一种好吃与环保两难的局面。
科学界当然选择了环保与卫生。
然而机哥,还是坚定地站在“好吃”的一方。
一块真正的“肉”,是由成熟分化了的构成的复杂整体,比如说下面的这块牛扒:
这些各种组织,共同构成了一块好吃的肉所有的要素:
嚼劲、油腻感、纤维感、肉香...
一块实验室“种”出来的肉饼,
无论多么的贵,多么的环保...
机哥还是要说:
这样的肉是没有灵魂的。
比起天价的人造肉丸,和真正的满口肉汁的雪花牛排,你会选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