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由我厂AI生成
楼市已显企稳迹象
以前,当信心降到冰点的时候,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中国经济是会像日本那样,搞出一个“
失去的30年
”。
还有一种观点是,口罩是一个坎,中国经济在摔了一跤之后,过了这个坎就继续高歌猛进。
现在基本已经有答案了。
就是楼市已经
显示出可能的企稳迹象
。
楼市要企稳,要么就是大刺激,要么就是市场消化。
靠市场硬扛过去,虽然艰难,但是能看出中国经济的
真正底色
。
显然,大刺激没有看到,现在就是放开市场,让市场硬扛。
硬扛,说起来简单,那是一轮一轮暴雷,多少血泪。。。
结果证明,
市场的修复能力实在是太惊人了
。
以往,我们都是看深圳,因为深圳市场很开放,管制少。
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深圳也被管的很严。
这次,我们要看两京:
南京和北京
。
因为南京和北京,在上一轮到
2021的高点
的过程中,只有部分区域是跟进的,整体趋势并没有跟进,所以在同等级城市中,是洼地。
尤其是
南京
,可以说是最早放开限购的强省会城市之一,进度条都走在其它城市前面。
先放开,先跌,但是也先企稳。
没有量的价格,都是失真的,只有量上来,才能看到真实的价格。
市场是这样的,只要你敢放开,我就敢抛,然后价格一路下跌。
政策放开一轮,就抛一轮,价格就跌一轮。
直到价格非常便宜,便宜到放盘少于买盘,市场才会回升,整个过程极为漫长,但是比较扎实健康。
怎么判断一个政策的效果?
这个其实跟发布产品一样,有个秘诀。
你发布一个产品,光看第一个月的销量是不行的。
因为你第一个月发布,前面有不少累积的需求,尝鲜的客户,加上宣传、促销,销量自然是不错。
但是往往第二个月就开始下降,但是还有第一个月的惯性。
一般,第三个月,稳住之后,才是以后你
每个月的真实销量
。
如果从第一个月到第三个月,是一路走低,那么这个销量你可能都保不住,而是一路下跌。
如果是一路上升,那么很可能就是爆款了。
从
5.17新政
发布以来,最好是看
6/7/8
三个月的情况。
从南京的情况看,成交量是一路走高。
另外有一个指标更重要,就是挂牌量,到7月份,减少了
11070套
,一直在减少。
一些鬼牌,低总价价、低质量房源也有成交,不像以前那么被嫌弃了。
现在,只是偶尔出笋盘,不像以前是大面积的出笋盘了。
同时,成交周期变短了,就是很多人不犹豫了,你不买,别人就买了。
都是一些什么人在买呢?
根据上周的统计,先看面积:
60—90㎡房源占比最高,占总成交量的40.3%。
其次为90—120㎡的房源,占总成交量的27.1%。
60—120㎡的房源为成交主力,占总成交量的67.4%。
再看总价:
总价在100万—200万元的房源占比最高,占总成交量的41%。
其次为总价100万元以内的房源,占总成交量的24%。
总价在200万元以内的房源为成交主力,占总成交量的65%。
小面积、总价低的房源成交多,才能托起豪宅,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当然,也有买得多的,我就认识一个老板,一出手买了
3000平米写字楼
。
因为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
北京的情况同南京比较类似,也是成交量一路走高。
北京的挂牌量减少了
4343套
。
明显,南京的进度走在北京的前面,但是北京已经显示出挂牌量减少的情况。
同时,江苏省的供地计划已经出来,南京的供地大幅减少,同比降了
68%
,是全省第一。
还有一个城市,就是深圳,挂牌量减少了
1709套
,刚刚到拐点。
上海、广州、杭州、苏州、成都、重庆,挂牌量全部是增加的,拐点还未到来。
需要指出的是,7、8月份,天气比较热,很多人不愿意出去,所以8月份的数据是很可能下降的。
但是如果9-10月份,市场还是如此,那就说明企稳了。
结论是:
1.就南京而言,最低点已经过去,北京也快了。
2.其余城市一样是这个进程,但是未到最低点。
但是最低点过去,不意味着就是涨,还是有很多笋盘出现的,只是不像以前那么多了。
中国人的忍受能力太强了,就这也能扛过去。
-----------
牛厂长是真正的AI实战派,目前社群已经有
1000多人报名
。
扎克伯格
Llama3.1 405B
模型发布,而且开源,是AI的一个转折点。
这就是普通人,只要你有算力,你可以免费用上跟大厂媲美的模型了。
马斯克,搞了一个
10万卡
的集群,电力都要一个中等发电厂,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