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解说科研项目
”,后台回复:
海优
,获2024年申请交流群
!
仅限
优青(海外)项目
!
前几天,我们也对网上填报过程:
网上填报,正式开始!2024年国自然(NSFC)
,进行了解读。
2024年最新空白模板下载,请点击:
模板下载
。
2024年参考文献格式下载(
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Endnote格式style下载)
本文转自“小张聊科研”公众号
略有修改,
仅限经验分享
今年NSFC集中申请的官方截止时间,仍旧是3月20日。同时,估计各依托单位截止时间一般要提前7-10天,医院的截止时间还再提前1~3天,算下来
大部分医院的截止时间会集中在2月底3月初
。今天已经是2月29日,所以大家距离提交NSFC剩余的时间不多了。
现在,大家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申请书,同时也一定会经历过各种内心的斗争,甚至是“
幻觉
”。
那么有哪些常见的“
幻觉
”,会给不予资助带来正相关呢?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1)
我的申请书,文献依据充分,虽然没有前期基础,也没预实验,应该也能中!
估计大家也经常会见到这种类型的国自然申请书:没有前期基础,通篇也没有预实验,只是在综述“临床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自己发现一条貌似很可靠的思路”,最后形成的结论是什么呢?因为大牛A在α疾病中发现了X分子;大牛B在β疾病中发现了Y分子;大牛C在γ疾病中发现了Z分子,所以拼凑起来一个XYZ的科研思路。
实际上,这种思路行不通,大家想一个最基本的现实情况:国自然申请书每年多少份?
20多万份
。
而资助率呢?
2019年医学部青年项目只有12%多点!
2020年医学部青年项目不到12%!
一般情况,10个人里面,总会有3~5个人既有前期基础,又有预实验结果的吧?那么你想想,你自己有啥理由让专家去支持一个没有前期基础,也不做预实验的申请人呢?
2)
一定要结合热点,没热点肯定中不了!
要
结合热点,没热点肯定中不
热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追踪,但是也不能强行去结合,不然就是“蹭”!
这里面的风险在于,你已发表文章没有该热点;虽然申请书非常创新,那就要求你要有一定的预实验。但是,如果你没有,那就是“蹭”,很难中的。
大家看看下面这些“热点”:“microRNA”“细胞自噬”“凋亡”“lncRNA”等等,资助项目数也就那么多,
每年NSFC资助总数4万多项,这些所占比例也不是很多吧?
(部分数据)
结合热点,这个没错,但是
“蹭”
热点,这个观点也就不对了。课题的“
延续性”也是现在
NSFC
考察的重点之一
。试想,“本子热点再新,如果没有相关基础,也没预实验,只是空中楼阁”。
3)
我的文章分数高、数量多,去年本子没中,估计是。。。
这种自信通常并不可取!
国自然相对来讲是公平的,评审专家都是各自专业的精英,3-5个专家肯定会看出每个项目存在的
瑕疵
,而这种瑕疵在申请人来看,或许根本就没注意到。
自信是好事儿,但是心态也得好!毕竟中标这个事情:一个问题是有概率,你我都决定不了;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思路,你的科学假说,并不一定是专家所认可的。就像各种答辩,哪个评委不来“点评”两句?
4)
只要把去年的评审意见修改好,那今年肯定能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