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央党校网创办于1999年12月31日,中文域名为http://www.ccps.gov.cn。自创办以来,致力于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和广泛影响力的中国共产党互联网高端智库平台、思想理论网络宣传阵地和党校教员、学员的网上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央党校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实(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 公众号  · 政治  · 2018-06-22 11: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理论教学上走在前列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强调,中央党校要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方面走在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党校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校教学的重中之重。引导学员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引导教师深入研究、精准解读、理性辨析、积极引导,增强备课、讲授、答疑、指导论文写作等方面的针对性,极大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取得显著成就。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确保学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的5年间,中央党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各主体班次均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学单元,课程体系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不断丰富而持续完善。在学制两个月的研究专题班,开设1个总论讲题,即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同时,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设4个讲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在学制三个月以上的长班,在上述5个讲题基础上,增加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此外,在培训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单元,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民族与宗教、国防与外交等方面开设若干专题,全面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央党校在2017年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班次开设了专题课程。在省部级和厅局级“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究班,专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单元,课程体系为“2+14+1”。“2”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4”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十四个坚持”;“1”即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其他专题研究班,开设基本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单元,讲题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等讲题。第二批入学各班次的专题研究单元和党性教育单元课程,全部根据十九大报告或者设新讲题或者调整讲题,或者要求在原讲题中充分体现十九大精神。与此课程体系相适应,根据十九大精神重新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并要求教师授课、小组讨论、双向交流和“两带来问题”回应等教学环节都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

2018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进一步完善了课程体系,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进修类省部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级研修班和厅局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班、培训类中青一班、中青二班等三个月及以上所有班次和县委书记班,全部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单元,课程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政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习近平改革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党建思想。第二,在一年制理论研修班、西藏班,在上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单元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研究单元,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外战略、党的建设等专题。每个专题下设若干个讲题,这个单元系列讲题达40多个。第三,在两个月省部级和厅局级专题研究班10多个班次共开设了8个专题,每个专题班的课程都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专题下各7个讲题。

总体来看,中央党校课程体系设计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重点,这方面的系列专题课程覆盖全部主体班次,教学专题和时间均占各班次理论课50%以上。实际占比还要远远超出这个比重。如中央党校校长的重要讲话、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辅导报告、部委领导和专家学者来校讲的课程等都有相关内容。另外,教务部还要求全校每一讲题都要融入和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2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关于党性教育的要求,中央党校的党性教育教学已形成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史国史、革命传统、道德品行、法治思维、党规党纪、反腐倡廉和先进典型示范与反面警示教育等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提升执政能力单元以及每周五上午的形势与任务报告、每周三下午的当代世界报告系列课程等,都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内容新要求新举措。

中央党校学员在研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一脉相承,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能够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夯实“看家本领”,也能够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党校各班次均设经典著作导读单元,系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献。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党校大幅度调整教学设计,增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讲题。两个月的进修班,经典著作单元从过去的2个讲题增加到5个讲题。三个月的班次,马克思列宁主义单元设6个讲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单元设5个讲题。四个半月的培训类班次,马克思列宁主义单元设7个讲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单元也设5个讲题。一年制培训班次,马克思列宁主义单元设12个讲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单元设6个讲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学得到了学员的肯定,激发了大家读经典的热情。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确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

加强引导和组织学习。为在教学中及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党校教务部于2017年10月11日面向校内各教学相关部门和分校发出通知,要求在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召开当天,组织全校学员集中统一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要求学员认真参加此后学校组织的专题辅导报告会,深入学习讨论,在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学员论坛、社会调研、组织生活、党性分析等环节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时要求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报告,结合各部门的学科专业,提出与党的十九大精神相关的教学讲题,并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调整和完善讲稿,丰富和深化讲课内容。组织安排学工人员学习中央党校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精神,在《教学情况反映》上及时刊发学员学习体会。安排学工人员参加12月6日至10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第1期),旁听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的讲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鹤、杨晓渡、陈希、黄坤明的专题辅导报告。这些高层次的学习活动为全校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了权威解读。

中央党校组织全校学员和教职工集中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

优化讲题生成机制和教师选聘机制。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央党校教务部面向全校各教研部门征集讲题,征集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讲题共108个,确定17个讲题,面向全校招标。评审委员会由各教研部(院)和学员部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及教务部班子成员组成,通过对竞标教师相关科研成果、教学记录、讲授思路等的评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承担讲授任务的人选,获得2/3以上票者通过。七部两院共60位教师参加竞标。经过严格评审,确定24位中标教师。2018年初,中央党校对春季学期所有班次的所有教学讲题面向全校招标。本次招标讲题148个,申报455人次,经过两轮评审,共中标160人、226人次。这种大招标为全体教师提供参与机会,也优化配置了授课师资。

实施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管理办法。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2017年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和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了“用学术讲政治”的要求。教务部启动“用学术讲政治”项目工程,打造用学术讲政治样板课,以此带动全校课程用学术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7月至年底,着力打造了两堂样板课,并在全校试讲,向全体教师展示了样板课的样式,推进了“用学术讲政治”。经过半年探索,教务部总结了打造样板课的经验,研究制定样板课的打造、推广机制,从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每年由七部两院各推出1堂样板课,从量的积累到实现全校教学质的飞跃。为充分调动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用学术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务部制定了教学管理机制的实施办法。首先是调整教学评估体系。一是将政治纪律单列,覆盖所有评估课程,评定等次分为合格与不合格;被评为不合格并经教务部、相关教研部门和督学组查实违反政治纪律的,评估成绩为零分,一票否决。二是加大学术框架和理论阐述的权重,讲授式教学的问题导向权重调整为35%,理论阐述权重调整为55%,讲课艺术权重仍占10%;案例教学的评估项调整为案例选编、课堂组织、总结点评,权重分别为20%、30%、50%;研讨式教学的评估项调整为问题导向、研讨引导、理论提升,权重分别为30%、20%、50%;现场教学的评估项为教学点选择、现场讲授、讲课艺术,权重分别为20%、50%、30%。通过评估和评估成绩分析,督促任课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其次是加大教学激励。大力奖励主体班教学位列前茅课程、“用学术讲政治”样板课、精品课等,把教学评估与课堂准入、职称评定、二级岗评聘、首席专家选聘等相关待遇挂钩,同时,进一步加大教学激励约束力度,按规定实行末位调整,充分调动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规范教师集体备课。2017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制定《关于规范教师集体备课的意见》,将严把政治关、学术关作为教师集体备课的重要环节,要求招标讲题都进行集体备课,并为教师备课交流搭建平台。对十九大后招标的17个讲题24位教师,举办为期两天的跨部门集体备课会。会后按照中央党校“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改革新理念,帮助任课教师反复修改完善课程内容,努力用学术讲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确保2018年春季学期课堂教学质量,教务部印发《关于组织集体备课的通知》,要求各教研部(院)组织好教师集体备课,抓好试讲环节并根据试讲情况决定是否进课堂。教研部门的老师们高度负责,拿出春节前后时间集中备课试讲,部分讲课老师还坚持全程试讲,大家集思广益、切磋技艺、共同把关,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讲授任务内容得到不断完善、思路和框架不断明晰,集体智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规范“两带来”问题回应。中央党校每学期及时收集整理学员“两带来”问题,印发给全体教师,以便在备课、授课、交流等教学环节解答,学期末还专门组织回应各班次“两带来”问题和教学中未解决的问题。征集学员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提出的问题,共536个问题,印发给全校教师。在开学初和学期末分别召开进修类班次、培训类班次学员座谈会,征求各班次各支部学习委员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学员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增强了教师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不断加强教材建设,努力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来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强调,我们要充分用好课堂这个教学阵地,抓紧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工作。教材建设在“三进”工作中处于前沿和基础地位,中央党校特别重视,取得了重要进展。

组织编写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大纲》,全面准确地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政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改革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党建思想,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进课堂提供基本遵循,也以此指导分校和地方党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试用版已于2018年4月印发主体班次学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将对已完成初稿的全国党校理论教育教学大纲和党性教育教学大纲进行修改。

及时配发经典文献资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党校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及时配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要篇目和一系列专题摘编、《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同志地方领导实践(内部教材)》等重要文献和资料。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第一时间向学员配发党的十九大报告单行本、新党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十九大文件汇编等学习资料,为学员全面准确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学校还为每个学员的宿舍配备公共教材。目前已为全校1600个学员宿舍分别配发公共教材58本,确保学员能够比较方便和充分地读到各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加大讲稿的核查力度。在讲稿提交、清样校对等各环节对所有讲稿特别是“1+10”课程讲稿逐一层层审核,确保讲稿内容比较全面、准确地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旦发现问题,即提示任课教师修改完善,不符合要求的不印。

为学员创造读书条件。过去,学员一直反映课安排得太多,读书自学时间不够。在安排教学工作时,校委下决心大幅度压减课程,留出学员冷思考、踱方步的时间。经过努力,各班次分别减少课程20%—35%之多,学员部也减少了活动,使学员有更多时间能够静下心、坐下来啃原著、悟原理。学员们每天都有时间徜徉在原著的海洋里,汲取理论精髓,在经典里深思、沉淀、成长。

加强学员读书考核督促。为了确保学员认真阅读经典著作,学校决定,在培训类各班次学习结束前进行考试,范围就是教学计划开列的阅读篇目或书目。这一安排,使不少学员感受到压力,因此,读书的自觉性和热情明显超过以往。不少学员支部自行组织读书交流会,或经典著作朗诵会,学员发言的质量明显提高。

中央党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设计和安排对地方党校和分校发挥了引导和示范作用。各分校参照有关班次的教学设计,加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力度,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时召开全国党校系统教学改革研讨会和教务工作恳谈会,探讨深化教学改革的问题,推动全国党校系统用学术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课题研究,提出研究报告,指导全国党校系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建设。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微信号:ccpsweb

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