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高度近视已被证实为青光眼的高风险因素。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高度近视青光眼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探究了降低眼压对高度近视青光眼患者的影响,并确定了预测青光眼进展的危险因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度近视是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风险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文章介绍了Wang等人的研究,发现高度近视的开角型青光眼10年发病率很高。
关键观点2: 眼压降低对高度近视青光眼患者非常重要。
研究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眼压降幅与高度近视青光眼患者的开角型青光眼进展风险之间存在关系。
关键观点3: 视盘出血是高度近视青光眼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研究通过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证实,视盘出血是唯一与高度近视青光眼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
关键观点4: 降低眼压的方法和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
文章提到了需要更密切的眼压监测和视盘出血评估来预测青光眼的进展。
正文
近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高度近视已被证实为青光眼的高风险因素。
以往的研究表明,高度近视者患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会增加2到4倍,并且这种风险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最近,Wang等人在以人口为基础的北京眼科研究中分析了开角型青光眼的10年发病率,发现高度近视是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特别是与正视眼相比,风险增加了7.3倍。
迄今为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已令人信服地证明,眼压
升高
是青光眼发病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之前也有研究证实了眼压与近视性青光眼的关联。
例如,Jonas等人的研究指出,对于轴长≤27.4mm的高度近视眼,青光眼视神经病变与眼压升高有关联,但当轴长≥27.5mm时,这种关联并不明显。
但是,青光眼
视神经病变
与眼压之间的关联是否也适用于高度近视眼,还有待证实。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Young In Shin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为期12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究了降低眼压对高度近视青光眼患者青光眼进展的影响,并确定了预测青光眼进展的危险因素。
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研究和确定高度近视眼的眼压降幅与开角型青光眼进展风险之间的关系,并确定相关的风险因素。
纳入131名高度近视
开角型青光眼
患者的131只患眼。这些患者均接受过眼表药物治疗,并接受了5年或更长时间的随访。根据眼压降幅,将患者分为三组,随后比较上三分位组和下三分位组在青光眼进展方面的累积概率。
研究采用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和log-rank
测试
,另外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青光眼进展的风险因素。
-
131只眼睛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1.6±4.4年。
在初次就诊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21±10.98岁,基线眼压为16.4mmHg。
在随访过程中,观察到平均眼压较基线降低百分比为(17.57±11.94)%。
-
分析发现,
72只眼
(
55.0%的高度近视性青光眼患者
)
出现了
青光眼
结构性或功能性进展。
根据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上三分位组(眼压降幅>23.7%)相对于下三分位组(眼压降幅<11.0%),具有较高的非进展累积概率。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进一步证实,视盘出血是唯一与高度近视青光眼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HR=2.189;95%CI,1.071-4.471;P=0.032)。
-
对于进展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的平均速率为-0.88±0.74 µm/年,平均缺损变化为-0.42±0.36 dB/年,
青光眼的平均进展时间为7.70±3.83年。
在SAP数据库中,下三分位组中进展快速眼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上三分位组(11.6% VS. 4.5%;
P=0.013)。
眼压降低与SD-OCT上视神经纤维层变薄进展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0.191,P=0.047)。
通过单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发现,
眼压降低
的
程度和
视盘出血的发生
与
高度近视青光眼进展
显著相关
。
同时,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
视盘出血
是唯一与高度近视青光眼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
(HR 2.189,95%CI 1.071-4.471;
p = 0.032)。
这项纵向队列研究
获得了大量关于降低眼压对高度近视青光眼患者重要性的新信息。
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在每次就诊时都需要
进行严密的眼压监测和
视盘出血
评估,以预测青光眼的进展。
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摘要
睿盟希国际视觉科学基金,以 For better vision and insight 为愿景,致力于全球范围内挖掘并投资视觉科学领域的创新科技公司
我们专注于细分领域跨境投资、并购、
商务合作和技术转移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