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总台元宵晚会节目单来了! ·  昨天  
半岛晨报  ·  演员黄晓明,公开照片 ·  昨天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首届电竞奥运会来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毕业季 我们和5个待业的毕业生聊了聊 | 周末谈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6-24 09:30

正文


今天的文章转自咋整(ID:howtozheng)

一个年轻有趣专治焦虑的公号,推荐关注。

文|李壮壮


“那场面试之后的半个月,我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想见任何人,除了家里人的电话,朋友的都不接,把微信也卸载了,后来还去看了心理医生。”毕业季,有人高高兴兴就职,也有人在抵抗失败带来的焦虑。

我们和5个待业的毕业生聊了聊,这些毕业一年的大学生们,有的在爱情里折戟,有的在不停地考试,有的迷迷糊糊被裁员,有的不甘现状想要变得更好......



婷婷,女,211本科,行政管理

“爱情有时不是蒙蔽人的双眼,

是直接把人戳瞎”


图/视觉中国


毕业前我已经拿到了一所职业学院的offer,同校的男朋友一直说会留在本地发展。我大学时是学校礼仪队队长,准备去那所职院当礼仪老师。学校的待遇还不错,离家也近,毕业前每天都很开心地吃吃喝喝玩玩。


临近毕业,男朋友突然说他要回家乡的银行上班,要和我分手。我这才明白之前他每次回家都说去看家里生病的奶奶,其实是背着我考了家乡的银行,还特意等我的工作定好后才告诉我。


我气不打一处来,根本没有办法接受,也不想和他分手,问他能不能一起回他家乡工作。


他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她儿子要上班的地方是当地最好的银行,我如果考不上公务员,她也不会让我俩在一起,我当时都快要气炸了,心里也特别不甘心。


她儿子给我回微信,说你可以考着试试,之后就再也没理我。重点就是这句话,我觉得自己一定要考上,不能让她妈看笑话。


于是把职院老师的工作推了,一心准备他家乡的省考。结果显而易见,不然你也不会来问我了。


之前的自己真的太幼稚了,总以为努力就能左右所有的事情。有一次我爸开着车突然跟我说,爱情有时候不是蒙蔽人的双眼,是直接把人戳瞎,弄得我哭笑不得。


这一年失恋和失业真的给我带来很多痛苦,上个月去面试了一家还算不错的少儿模特培训中心,所幸通过了,就当自己才刚刚毕业,一切重新开始吧。



江盈,女,普通二本,法学

“研究生、银行、公务员和司考,

我把能考的都考了一遍”


图/视觉中国


我在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念的大学,入学被调剂到行政管理,因为对法学很感兴趣,就努力转到了法学专业。


没转之前规划好以后要怎么努力,转完心里又不是这么想,浑浑噩噩到了大四,还没做好打算。


看身边的人都在考研,我想逃避工作,所以也跟了风。没认真准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考研失败了。


后来选择性投了一些简历,面试了几间房地产和广告公司的法律顾问。广告公司的经理是校友,面试时我们聊得挺好,她也挺看好我。


但我没怎么认真学习过专业知识,也根本没有实习和工作的经验,收到offer后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准备,加上突然被信任心里压力特别大,怕做不好于是又推掉了。


这一年里,我考了家乡的银行,但面试没过。国考和省考也都考了,没过。


因为转专业的原因晚高中朋友一年毕业,工作又还没有着落,今年过年同学聚会我都没去。


准备考试时我先是在姑姑家住,在附近的图书馆复习,后来每次都考不上,她们又老问这问那,让我心里很不舒服,索性就回家准备司法考试了。因为没有收入,有想买的也不能伸手向家里要钱,只能忍着,每天都很心塞。



杰文,男,普通二本,通信工程

“工作没满一年就被卷进裁员的浪潮”


图/视觉中国


我失业已经三个月了。去年年底,广东的通信行业宣布大范围裁员的时候,我还没当一回事。虽然圈子里人心惶惶,但想着自己公司毕竟还算大,结果才没多久,自己就成为了其中之一。


去年在两家公司之间做选择时犹豫了很久,小一点的公司曾经实习过,不管是同事还是老板都特别好,相处得很开心。但是我就贪这家公司名气大,说出去体面,工资也更高一些。结果后来不仅和同事相处不来,和领导也有矛盾。


我在工作中特别佛,说白了就是没什么上进心。其实在通信这种夕阳行业里,我这么普通的人在哪发展空间都不会太大了。


失业后,一次和小公司的朋友聊天,才知道他们并没有裁员,一些部门反倒还涨了点工资,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失业以后,拿着积蓄穷游了几个心心念念很久的西部城市。上个月回来以后,就开始投简历。近期报名了PMP考试(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不能再佛了。



阿金,男,本科985,软件工程

“为什么我获得的和付出的总是不匹配”


图/视觉中国


毕业前通过校招进了一家游戏公司实习,因为有转正名额,我一直都很努力做项目,表现得也很出色,所以对转正这件事情很有信心。同学们开始为招聘会东奔西走焦头烂额时,我就在这家公司安安心心实习。


加班是程序猿工作常态,每周三晚上游戏发新版本,周二晚就必须留到很晚做测试,凌晨两点回家已经算早。每一天的工作流程都非常紧张,稍稍请假半天,进度都会落下很多。


转正答辩会上,我也做了很充足的准备,但很可惜最后没有成功。我找经理问原因,他只用不太清楚这种理由搪塞我,再厚着脸皮去问人事的其他领导,得到的也是含糊的回应。


之后我就陷入了一种焦虑和不甘的死循环,一直没再找工作。那段时间完全不想努力,每晚失眠,不断地自我怀疑,在想为什么我收获的总是没办法匹配我的付出。


小学时爸妈就离婚了,我跟了我妈,她一直认为我读了省里排名前列的大学,就应该要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才能报答她这么多年的辛苦。


大学期间我每年都能拿奖学金,兼好几份职,后来又在游戏公司实习,从写游戏逻辑到负责游戏系统,大二开始就没向家里要过学费和生活费。但是我妈从来没有肯定过我,我不懂怎么样的回报才能让她满意。


现在每天就是看书,写代码,也在物色着合适的工作。平时会接一些类似小程序开发的私活,和几个朋友也组团瞎捣鼓着小游戏,勉强能养活自己。



Jenny,女,211硕士,口译方向

“可以不变得更好,

但是不能接受自己变糟”


图/视觉中国


2017年,因为家里的变故我错过校招,缓过来之后就一直在面试,但二十多家公司没有一家能顺利通过。


一方面是自己眼光太高,投的都是竞争比较大的公司。另一方面我没办法克服心理障碍,每次面试都因为太紧张而搞砸。


我的心理障碍和一次失败的口译经历有关,那次是学院一场要求同声传译的学术会议,学姐有事迟到,我虽然有小活动的经验,但是大场面给我的心理压力特别大。


因为词汇没来得及熟悉,我吞吞吐吐,没有发挥得很好,嘉宾的表情也很令人挫败。虽然没有人责怪我,但那之后我心里就多了一道坎。


最可惜的是一个国际能源公司的面试,我留意了很久,提前做了准备。半年里坚持看专业书籍,在网上收集了不少资料,也问了相关行业的学姐。那是我那段时间以来最好的一个面试机会,笔试通过以后,我每天都在做口译训练。


到了面试那天,翻译一个国际项目的合作文件时,我一直在卡壳,出错以后头脑就一片空白。已经忘了当时自己是怎么走出来的,回去的路上完全控制不住眼泪。


我可以不变得更好,但真的无法接受自己变糟。我读了这么多年书,不仅进不了好的公司,甚至连工作都找不到,很绝望。


那场面试之后的半个月,我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想见任何人,除了家里人的电话,朋友的都不接,把微信也卸载了,后来还去看了心理医生。


接受不能做口译这件事情太难了,我还在说服自己。


后记: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还会做出当初那样的选择吗?为了前男友放弃工作的婷婷说不会了,当初到底是因为爱还是赌气,已经说不清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