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迷恋上住牢房的韩国人: 这牢不可怕,外面压力山大的社会才真可怕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8-07-24 12: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57岁的康顺王(译名Suk-won Kang)是一名韩国的汽车工程师,最近,他被“关进”了当地一个有28间“牢房”的建筑里“坐牢”。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 号“ 英国那些事儿 ”(ID:her einuk),原文 首发于2018年7月21日, 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在一个5平米的小房间里,门外定时会有人送饭来,房间的角落放着一个马桶和一个洗脸盆,睡觉的地方,就是牢房的地板。


因为太久没有剃胡子,这位多年来一直很注重形象的工程师已经一脸胡子邋遢了。


然而,这样看似艰苦的“牢狱生活”,对康先生来说,其实是一种难得的平静轻松。


而这座“监狱”,其实事实上是一座专门给人们用来休息的“疗养中心”。 在整个社会都在疯狂加班的韩国, 这样的“监狱生活”,其实更像是在度假......



1

这里不是监狱,外面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监狱




其实,今年已经57岁的康先生,在来到这个监狱形式的疗养中心前,是韩国现代汽车的一名工程师。


工作多年的他虽然资历深厚,但到了现在仍然要每个星期工作将近70个小时,而这在同事当中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长年累月的工作、加班让他感觉非常疲惫,压力巨大。


但是,在崇尚加班、奋斗的韩国企业文化中,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停下来休息一下。



最近,终于不堪重负的他,决定强行休假一周,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监狱里,好好地安静、放空一会儿。


这里没有手机、没有电子产品、没有工作要做,所有的外部刺激都被隔绝在门外了。


他被疗养中心的人锁在房间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从外界转移到自己内心。


他感觉自己随着一天天平静的牢房生活,逐渐摆脱了韩国社会的那种狂躁紧张感和重重压力的束缚,“我感觉自己更精神了”。


2

在压力山大的社会,监狱有一种自由的感觉




其实,正是因为像康先生这样的人在韩国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才会促使“监狱式疗养中心”的产生。


比如,在康先生居住的这个并不华丽的疗养中心里,被各种生活压力碾压的人,能够找到一种意外的内心平静。



28个小小的牢房里,都配有一扇窗户,木地板带着地暖,冬天也不会太冷。


房间里还有一个小桌子,上面配了一个日记本和笔,和一套简单的茶具和电热水壶。


地板上还有一个瑜伽垫,方便客户们在室内活动使用,房间的门边,有一个紧急按钮,虽然门是从外面锁上的,但是客户也会被告知如何从里面把门闩解开的办法。



而类似的疗养院,在首尔的周围还有很多家, 甚至有些疗养院的创始人,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压力找个出口才创办的。比如,一家名叫“幸福之家”的监狱式疗养院的老板永先生,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农村的检察官。


他曾经每周要工作超过100个小时,常年超负荷工作让他身心俱疲,甚至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厌恶和害怕。



他想拒绝外界的一切干扰,完完全全地给自己一个放空的机会: “我想要有一个独处的机会。


没有人找我,不需要抽烟、喝酒到处应酬, 或许,把我单独监禁起来,对我反而是解脱”。 所以,他决定和妻子开一个疗养院。


2008年,他们通过自筹资金和一部分志同道合的人的捐款,用了近30亿韩元(约1800万人民币)建造了这家叫做“幸福工厂”的疗养院。



从开业以来,这家疗养院接待过来自韩国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客户。其中,不仅有像康先生这样的中年职员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来投靠,也有一些年轻的小白领、全职妈妈、学生等。甚至,最小的来“坐牢”的客户, 是一个13岁的小男孩....


有的人可能会来一天、几天,休息好了又回去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有的人也会待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



在这里,大家互不打扰,不用交流,客人们在这里关上门来,独自面对自己的焦虑,在不被打扰地情况下,尽情释放压力。


“有时候,我们能够听到客人们在房间里悄悄地哭泣....”


对他们来说,这个地方并不是监狱, 真正的 监狱,是外面 的世界!


3

不是工作成瘾,而是生活所迫




韩国人“去监狱里寻找安宁”的新闻,在欧美媒体的报道下,引起了很多关注。


或许,在英国这样的工作环境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是无法理解一周工作100小时这样的事情的。但是,在亚洲国家,尤其是韩国,一周工作100小时,连着14天持续上班,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35个国家中,韩国人以每年平均2069小时的工作时长,已经排在第二位了(第一名是墨西哥。35个经合组织的国家总体的国民年工作时间平均数,是1764个小时)。


并且,沉重的压力也不只限于职场。


竞争激烈的工作、教育和生活环境, 更是让整 个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常常处在一种焦虑之中。


不管是孩子、学生、家庭主妇、甚至是娱乐圈的练习生等等,都会发现,这个社会的压力避无可避,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境。


唯有拼命的努力,才能跟上社会的节奏。



所以,为了缓解这种整个社会的高压状况,去年,韩国政府推出了“休息权”的概念,力图将韩国法定每周工作最长时限从68小时,缩短到52小时。但是,政客们还在纠结讨论,这样的缩短应不应该合不合适。


然而,这个时间并不能真正限制韩国的加班。


因为在现在的通讯条件下,老板常常可以每天24小时不分时间段地联系到自己的员工,许许多多的隐形加班时间,并不能严格地被计算到法定工作时间里。



其实,对于韩国人的压力,相信很多国内的人,也会深有同感。


可是身处这样的时代,大多数人都很难靠一己之力去改变周围压力重重的环境。


大多数时候,只能被压力逼着迎难而上,不断地努力下去。


而这样偶尔的“监狱式度假”,讲到底也只是给人们暂时逃避一下压力吧。




延伸阅读:


无人养老的韩国中产:70岁那年,我还在拼命工作


提起韩国退休生活,人们会想起韩剧里的奶奶角色。她们闲居在儿子家,拥有一家之长的权威,时不时使唤一下儿媳,听听孙子的八卦,一度成为了中国大妈羡慕的对象。


直到看见韩国大城市里,到处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的老年人,人们才发现,真实世界可没这么美好。


在韩国,有420万老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数量甚至比20多岁的打工青年还多。


对比韩国老人和中国老人的退休生活会发现,中国老人退休时,韩国老人在工作,中国老人跳广场舞时,韩国老人在工作,中国老人带孙子时,韩国老人还是在工作。


这不是工作狂老了以后的生活,而是老龄化国度里,一代人被牺牲的晚景。


首尔街头的老年拾荒者


文 | 贾如

本文转载自微 信公众号“看客insig ht ”(ID: pic163 ),首发于2018年6月18日,原文有删减,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退休是不可能退休的




韩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而实际上,人们平均工作到71岁才会真正休息。退休年龄只是重新找工作的开始。


在首尔的“银发招聘会”上,场面比上海父母相亲角还要热闹,3万多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寻找职场第二春。他们在竞争的6000个职位,大多属于退休前从没想过会从事的“低端行业”,包括快递员、保安、清洁工、加油员……


韩国政府为60岁以上老人举办了“银发招聘会”。老人戴着老花镜填写申请表。Seokyong Lee/摄


76岁的康大爷面试了最火爆的快递员岗位,发现需要学会发短信才能送货,有些担心自己是否能被选中。


77岁的李大爷则申请当垃圾清理工。他本以为退休后能搬到四个儿子家,却迟迟没等到邀请。无奈只能放下身段,投出第一份简历。


好不容易出现一个黑发求职者,结果是来替63岁的父亲找工作。 这位儿子觉得父亲出门工作比在家闲着好,而老爷子嫌找工作太没面子,拒绝在招聘会抛头露脸。


老人在招聘会上查看墙上的职位信息。Seokyong Lee/摄


在如今的韩国,退休老人已经成了劳动市场上的生力军。 每五个出租车司机中就有一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住宅保安也几乎都是60岁以上的大爷。


在垃圾分类回收厂,由于工作条件不好,老板最愁的就是招不到工人。就在年轻人纷纷退避之时,也是60岁的老人,不畏难闻的气味,和被玻璃扎手的危险,毅然走上了流水线。



垃圾回收厂分拣流水线上工作环境恶劣,老年工人大多没有佩戴口罩、耳塞等防护设备。


由于65岁以上的人可以免费坐地铁,坐地铁送快递也成了不少人的选择。 在中国,是年轻力壮的快递小哥在街头奔波,而在韩国,是白发苍苍的快递大爷在地铁穿梭。



韩国有专门的银发快递公司,招收老人送比较轻便的货物。


71岁的朴宰耀已经当了四年快递大爷。


倒不是因为他想为祖国发挥余热,而是自己开的小公司破产后,养老金根本无法维持生存,更别提实现给孩子在首尔买套房的人生目标。


于是朴大爷过上了规律的打工生活,一天处理100个包裹,一周工作三天,一个月工资折合人民币3000块。


他的目标是干到身体吃不消为止,“我们这一代人太忙了,只能在这疯狂的时代里为了生存和抚养孩子而活,根本不敢想退休的事。”


只有在每年7天的年假里,朴大爷才会体验一把真正的退休生活,和妻子去济州岛旅行。


朴大爷在公司算是正常年纪,最大的同事已经78岁高龄。AFP/图


由于韩国人预期寿命已经达到81岁,比实际退休年龄多10年,有乐观的大爷调侃:好在韩国人活得长,还有10年时间留给我们自由支配。

2

退休等于破产




说起这一代韩国老人,其实是最有资格休息的一代。因为韩国经济起飞的奇迹,是他们一手打拼的成果。


但是能不能休息不取决于贡献,而取决于有没有钱。贫穷成了继续工作的最大理由。 据统计,韩国65岁以上老人的贫困率高达49.6%,是发达国家中比例最高的。


虽然政府在1988年开始实行养老金制度,但养老金不是想领就能领。不仅需要持续缴纳10年以上,还需要证明没有子女照顾。政府默认,有子女的老人自古都是由家人照料。 结果是,只有三分之一的老人能拿到养老金。


即便有资格领养老金,也不意味着可以安心享福,因为养老金在飞涨的物价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据统计,韩国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每月领取的养老金约为2000元人民币,还不到最低生活标准的三分之一。



由于许多老人面临吃不饱的情况,政府和NGO开办了老人食堂,提供免费食物。


有子女的老人想,国家指望不上,还可以指望孩子嘛。毕竟根据儒家传统,养儿防老才是正道。即使不像韩剧里那样拥有一家之长的威严,也可以在孩子家做讨人喜欢的爷爷奶奶。


谁料这世界变化快。韩国富起来了,但是经济增速却大不如前。 这意味着更高的物价,和更少的就业机会。在疯狂的竞争下,年轻人能照顾好自己就已经实属不易。


于是“养儿防老”成了最先被牺牲的传统。 过去15年,认为应该赡养父母的孩子比例从90%暴跌到37%。老人们无奈地发现,虽然把一生积蓄都投入到了子女的教育,但孩子已经被房子、车子、孙子的教育掏空,再也无暇顾及自己。首尔退休老人哀叹,“家庭解体了,因此,我们将孤独地死去。”



这就像人生的游戏努力闯到了最后一关,正准备安享晚年,却突然落入了hard模式的隐藏关卡。眼前的关卡愈发艰难了,身体和精力却大不如前。


人们终于意识到,等待他们的哪里是退休,分明是下岗。


大批从企业退下来的老年人发现,中产退休,可能混得连实习生都不如。一名曾在知名财团工作的大爷称,退休后好不容易找了份实习生工作,工资却比其他人低四分之一。


69岁的金敏秀对此感同身受。他退休前在工厂担任工程师,月薪2万4千人民币,可退休金和老伴加起来也不到4000块,还不够以前的零头。更令人绝望的是,在物价高涨的首尔,每月的最低生活成本约12000元人民币。


因为以前的工资都花在了4个孩子的教育上,兜里没有积蓄,金大爷的生活一夜回到解放前。


为了改善“吃土”现状,金大爷托关系在小公司找了份新差事。一问工资,却只有7000。HR很直接:“你这么老,要么接受,要么别干。”一句话让大爷最后的倔强也打了水漂。


3

工作才是最后的依靠




靠政府和靠儿女都成了愚不可及,到头来,许多人选择依靠工作拼命活下去。


尹女士每天推着生锈的手推车,在首尔走街串巷捡废品。因为有五个子女,所以领不到政府养老金。可她宁愿独自打工,也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


每天回到家的时候,尹女士觉得背在疼,浑身没一个地方是舒服的,她也从没跟孩子提起过。



“回到家浑身都疼!”


但是再善解人意,也改变不了生活的孤独。


五个孩子结婚后都搬到了别的城市,偶尔会一起来看她,但是待不了多久,就会一股脑儿离开。


孙子们也不喜欢到她家去,抱怨屋里有蟑螂。为了讨孙子开心,尹女士会给他们一些零花钱。这甚至加重了孙子的不开心,因为奶奶只给了1000韩元(6元人民币),而他们期待的是10000韩元(60元人民币)。



面对没人气的家庭生活,尹女士越来越把捡垃圾当成了一种乐趣。因为至少,每天能跟垃圾站的同事聊聊天气。


金太太也一样,为了不麻烦孩子,独居在外。


她已经计划好,工作到做不动为止,然后把所有积蓄拿到医院去安静地度过余生。当然,这一切都不打算告诉孩子。



金太太实在饿得慌时,才舍得花约12人民币去喝碗汤。


如果有人要说这些凄凉晚景是老龄化的恶果,那么很遗憾,这只是韩国老龄化的开始。目前,65岁以上老人占韩国总人口的13%,到2060年,比例将变成40%。


在一场白发涛涛的老龄化浪潮里,没人能够幸免。对于沉浸在中产阶级焦虑里的下一代,城市里白发苍苍的体力劳动者像是一个预言。


就像一位中年清洁工所说:


“看着这些无法退休的老人,就知道我们这代人将会如何老去。”


义工正在宽慰89岁的独居老人。Jean Chung/摄


参考文章

[1]养儿不能防老,韩国老人走上绝路,CHOE SANG-HUN,纽约时报中文网

[2]在韩国,退休可能是难以捉摸的,SU-HYUN LEE ,

[3]韩国为何强制推行60岁退休?,新民周刊,詹小洪

[4]当你老了,愿意在中国、日本还是韩国生活,澎湃市政厅,王艳蕊/北京乐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办人

[5]South Korea’s inequality paradox: long life, good health and poverty,The Guardian,Justin McCurry,2017

[6]Poor and on their own, South Korea’s elderly who will ‘work until they die’,CNA,Lam Shushan

[7]Elderly prostitutes reveal dark side of South Korea’s rise,By Associated Press

September 25, 2015


总监制:金风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谢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