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丨一点资讯丨腾讯丨搜狐丨网易丨凤凰丨阿里UC大鱼丨新浪微博丨新浪看点丨百度百家丨博客中国丨趣头条丨腾讯云·云+社区
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且经历长达30年的快速增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其实只有千万分之一的概率。历史的主旋律并非繁荣与发展,而是战争与饥荒交替,动荡与萧条并存。承平日久,人们将上天的眷顾视作稀松平常,噩运便在歌舞升平中悄悄降临,给我们致命一击。萧条并不可怕。成住坏空,周而复始。而且,大萧条之后,全球体系从欧洲中心转向了美国为主的全球时代,看起来春暖花开,欣欣向荣。萧条,真正可怕的是最终不知道究竟需要“谁”来付出何种“代价”。1929年大萧条,两任总统的的刺激政策都收效甚微,极端主义思潮风起云涌,贸易战导致热战成为最终选项。大萧条的“震中”在美国,可是实际上冲击波却覆盖了整个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欧洲打成一片焦土,巨量的财富、订单和人口再一次转移到美国,才让美国重回繁荣。是不是只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欧洲付出了惨重代价,那么,这一次谁是最终的“代价”?随着时代再次转向乱序,一切就再度进入巨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我们尝试复盘1929 ,并与今天比较分析各个阶层的命运和资产的变化,希望未来即便面对黑暗,大家也能看见微光。
一切都有因果。近代最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多数要从欧洲文明扩张说起。
从十字军东征,到大航海时代,到工业革命,在长达800年的连绵扩张中,欧洲通过宗教的远征、帆船的远航、和蒸汽机的输出,极其偶然地将全世界连成一个经济体系,奠定了全球化的1.0版本。生产力和扩张为欧洲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杀戮,扩散了文明但也反噬了自身。
亚洲就是欧洲扩张的滑铁卢之一。在西亚,盘踞着很多老大帝国梦的残余势力,比如曾经的奥斯曼帝国。在东亚,中国和日本有相对独立信仰体系和经济体系,易于攻打却难以征服。北亚快速崛起的蒙古帝国甚至一路杀到了多瑙河畔,差点改写欧洲史。全球化深刻影响着国运。一直以来,除了有限的对外贸易,明中后期的中国对外部都是离线状态,拒绝接入,拒绝应答,直到俄国的东扩让康熙皇帝低了头。1689年,清政府与俄国与签署《尼布楚条约》(俄称《涅尔琴斯克条约》)这是中国政府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份具有现代国际法水准的正式条约。通过该条约,清政府与俄国厘清了边界,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俄国东扩。国际社会也第一次明确使用“中国”一词来指代大清国,国体意义上的“中国”首次正式出现于具有西方外交条约文。
相比之下,美洲大陆则是崭新的,一上线就是全球化1.0版本,活力四射。从早期的黑奴、棉花、矿产和茶叶等贸易的链条中赚的盆满钵满。相比2.0网络之后才接入的中国,美国在1900年左右已经成为全球第一。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被打残,全球的文明主导权和贸易中心开始全面向美国倾斜,带来了举世惊叹的繁荣、投机和持续百年的主义之争。
1920年是百年罕见的黄金年代。人口急剧增加,财富急剧膨胀,科技高速发展。1900年还是遍地马车的纽约街头,1920年已经是全是汽车,连生产线上的蓝领工人们都在探讨如何买自己的第一台汽车,100年后的很多国家都还没有做到。 当时美国的汽车工业如火如荼,一战前,汽车还是一种极端奢侈品,10多年后,福特已经卖了1500万辆T型车。巨大的汽车需求更推动了美国基础建设的加速建设,公路里程不断刷新全球记录,电力网络建设突飞猛进,电话开始进入普通家庭。
美国制造业突飞猛进,欧洲快速复苏需要进口大量原材料,美国获得了来自欧洲的巨大贸易顺差。为了平衡汇率,美国采用低利率政策,导致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投机客们大搞配资、借贷和分期消费(除了没有App,其余与2015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完全一致)。当时大部分的美国人没有一分钱存款,并且拿着银行的便宜贷款去消费,买车,投资楼市、股市及其他生意。所有的一切都极其美好,上至总统下至平民,都对未来抱有极高的预期,哪怕到了1928年大萧条的前一年,一切都是歌舞升平。沉浸在幸福之中的美国人相信,20世纪的美国将会“永久繁荣”。自美国建国以来,历届国会审度国势,莫有本届所见之兴旺繁荣。我国企业所造财富之盛,我国经济所储实力之雄,不但我国之民均享其利,域外世人也同受其惠。但现今日生存之必要条件,已由生活所需,进入美衣美食豪奢之境地。生产不断扩大,内有日增之国民消费吸纳之,外有益盛之贸易通商推动之。我国今日之成就,实足快慰。我国未来之前途,实很乐观。
《伟大的盖茨比》剧照,对1920年代纽约街头的还原所有的金融投机活动都极其繁荣,券商和地产都是4-10倍杠杆起步。在美国的海南——佛罗里达甚至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房地产泡沫。7.5万人口的小城市,有33%的人口(2.5万人)是房地产中介,所有的房地产都一年3-5倍的涨幅,当时中介们喊得最响亮的口号是:今天不买房,明天买不起!一年涨N倍的房子加上地方银行借给你的10倍杠杆,当时觉得不炒房的还算是人吗?著名的小说/电影《伟大的盖茨比》描绘的恰恰就是当时的财富爆发年代的众生相。新富人群就像1980年后亚洲的暴发户一样,疯狂的追逐名表名车豪宅,从派克大街上奢华的公寓大楼,到纯金装饰的豪华浴室和汉密尔顿牌手表,奢华生活是所有人奋斗的梦想。报纸最让人关注的是各种“股神”的专栏,金融机构的投机贷款让所有人为之疯狂。
1920年代后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信托投资公司”,其职能就是帮你加杠杆配资炒股。证券公司给的4倍杠杆不够狂野,信托投资公司给你杠杆乘杠杆,连保证金都借给你,再给你10倍杠杆交易,高峰时期参与配资的用户有超过450万人,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此外,个人信用消费分期也极其流行,相当于今天的“趣分期”,买衣服都可以分期付款,更别说冰箱洗衣机和汽车,那个时候的比今天更流行“花呗”。急剧的信用扩张带来了加速的繁荣和超过1000亿美元的个人债务,个人支付能力大量透支为后面的大萧条的债务崩盘埋下伏笔。
所有的危机来临之前,都有一些异样的信号出现。
1929年大萧条来临之前3年,1926年佛罗里达的房地产崩盘了。起因是一场飓风横扫了佛罗里达,摧毁了13000座房屋,415人丧生。本来买房度假的人群发现原来这里不是乐土,不接盘了。炒房的人更郁闷,房子没了,房贷还在,本来手里10套房本就想玩个杠杆短炒,没想到变成了终身套牢。佛罗里达的房屋成交量迅速暴跌90%,很多人杠杆放的太大,一辈子没缓过来。
佛罗里达的泡沫破裂的太突然,99%的责任归老天爷,其他市场还依然歌舞升平,很快忘记了不和谐的声音,更大更广泛的危机在股市和工业企业身上继续发酵等待3年后的爆发。
所有巨型泡沫的出现和破灭,通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里程碑:- 崩盘通过大类资产或者金融机构放大导致进一步信用紧缩
- 货币政策(比如金本位的弊端)或贸易因素导致进一步紧缩
1929大萧条是必然发生的。仅仅金本位就是一个重要的贸易系统漏洞,美国生产力这几年得到了巨大发展,本土的丰富资源更加剧了这个漏洞的对于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理论上,美国不需要别人的东西,但是几乎所有国家都需要用黄金找美国换产品。如果黄金是无限的,美国会永远贸易顺差,可是,贸易无限,黄金有限。黄金循环迅速走向了中断。我们在《黄金是最深的诅咒》中提过,黄金天然有限,当一个国家用光了黄金储备法币会恶性通胀一钱不值。 也就是说,法币金本位国家要从灾难中重建几乎没可能,因为对于美国永远逆差,黄金用完就会永堕地狱,唯一的途径就是走向战争,金子挣不到就只有抢。这可能是二战的原因之一,也是被金子冲昏头脑的美国没想到的连锁反应。历次衰退中美股的表现,1929大萧条道琼斯指数下跌85%下跌了整整4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