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睡眠决定了生活质量,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习惯晚睡,为了追求某种精神娱乐常常熬到深夜,即便已为人父母,可仍旧“恶习难改”,并且这种习惯也慢慢渗入了小宝宝的生活中,可晚睡给孩子带来的潜在危害是家长无法想象的。
睡眠会影响孩子的心血管健康、大脑、学习以及行为模式。晚睡往往造成孩子躁动爱哭闹,个性怯懦,缺乏行动力,意志力薄弱,也会让孩子长不高,甚至性早熟。很多妈妈抱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到了晚上,孩子怎么也不愿意上床睡觉。那应该怎么办呢?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会自动发展形成,必须依赖大人为他们养成。
孩子究竟要睡多少时间,才可以,我们看下面这张表☟☟☟
晚睡影响孩子身高
孩子几乎都是家中的宝,大人无不倾注全力照顾孩子,让他们吃最好、用最好,想要将他们培养成体格健美高大的孩子。有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70%取决于父母基因,30%取决于后天。在这30%的外在因素中,睡眠对身高的影响排名第一,超出运动和饮食。
这是因为在睡眠中会分泌出生长激素。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主要在晚上进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于生长。生长激素分泌最多的两个时段,分别是21:00—1:00,5:00—7:00。不过并不是一到晚上9点,生长激素就开始按时大量分泌,它的大量分泌必须有个前提: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发生。而人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至1小时,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晚睡或睡眠不足,就表示醒着的时间太长,对身体而言是一种过度刺激,进而会引发人体的压力反应,诱发肾上腺大量分泌肾上腺素。
所以睡得越迟,分泌的生长激素就越少,对孩子的身高越不利。而人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至1小时,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如果9点的时候,孩子还没上床,或者已经上床但还没睡着,又或者已经睡着但还没进入深睡眠状态,那么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孩子的身高
。
晚睡伤害孩子的心脏
孩子年幼,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晚睡会导致孩子休息不足感觉疲惫,时间长了脾气会变得暴躁,易怒很难平静,甚至会因无法平稳入睡的压力反应,导致情绪亢奋。情绪亢奋时会引起血压,心跳,呼吸加速,增加了患心血管的几率,一般到35岁之后容易表现出来,
所以如果放任孩子晚睡或睡眠习惯不良,相当于给孩子埋下心血管疾病的种子。
然而多数人根本不会拿睡得少当回事,都说:“我的精神好得很,根本不想睡。”。可是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会自动发展形成,必须依赖大人为他们养成,一定不能等孩子困到不行才睡,否则真的“很伤心”。
晚睡容易导致孩子性早熟
有一位罹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妈妈牵着八岁十个月的女儿一同就诊,被医院诊断为性早熟,她身高不过一百三十二公分,体重二十六公斤,乳房却已经发育。问诊之下,才知道这孩子长年以来都是每天晚上十一点才就寝,第二天早上六点三十分起床。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直接原因就是超龄学习。由于超龄学习引发身心压力反应,长期晚睡又会压抑荷尔蒙分泌,抑制生长激素,最终出现性早熟,留下一生的遗憾。
在生理上性早熟患儿由于骨骼发育过快,刚开始,其身高会高于同龄儿,但之后,便会应骨骺愈合提前,导致最终身高低于常人。而在心理上,过早的性发育,性激素水平同时增高,患儿会出现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的性心理、性冲动,这时,家长如果没能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患儿产生心理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晚睡让孩子精神焦虑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睡眠处在“生命金字塔”的最底端,这种最低层次的需要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会引发精神上的烦躁、焦虑不安、情绪不稳等问题。轻则造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重则情绪会变得反复无常,破坏人际关系;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情绪不稳而容易冲动,产生攻击性。
晚睡的孩子经常感冒
在睡眠阶段,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会产生叫做细胞因子的蛋白质,我们的身体依赖这些蛋白质来打败感染、疾病和压力。它同样也帮助我们的身体得到休息,使得我们的身体能有能力进行自我治愈。睡眠缺乏会影响这些细胞因子的数量,影响免疫系统,从而增加患感冒和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晚睡影响孩子的记忆力
研究表明,晚睡或睡眠时间不规律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反应迟钝,阅读能力降低,算数水平下降,记忆力减退,只有晚上得到充足的休息,白天才有精力发挥最好的精神状态,接收新事物以及知识的水平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那些睡眠不规律人的记忆力远远不如正常睡眠的。因此,孩
子早睡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会帮助大脑运行畅快,记忆力也好,读书时事半功倍。
让宝宝有个好睡眠,父母是关键,一定要做到这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