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槽值
ID:caozhi163
“那些曾经的小朋友,你们在哪?”
最近,以庆祝少儿节目《智慧树》开播二十周年为契机,主持人红果果和绿泡泡发布了一则特殊的“寻人启事”:
寻找童年的你。
再次听到熟悉的声音,不是乖乖坐在电视机前,而是
通勤路上、工作之余、“摸鱼”的间隙、难得的放松时间。
小时候觉得20年很长,可长大了又发现20年原来这么短。
好像昨天还坐在电视前追猴哥、虹猫蓝兔和智慧树,今天就已经是一个疲惫的大人。
长大成人的前夜,我们无知无觉地关掉了少儿频道,
还不知道,那是最后一次打开它
。
以至于多年后再看到热搜,才发现连少儿频道到底是几台,都有点记不起来了。
鞠萍姐姐,董浩叔叔,金龟子,月亮姐姐,小鹿姐姐,还有红果果、绿泡泡……
这些曾经朝夕相伴的名字,不知什么时候,被我们丢进了记忆的角落。
“小朋友们,为什么在休息一下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呢?”
2003年12月,少儿频道正式成立,呼号为CCTV-14。
在它成立之前的许多年间,小朋友们的“快乐老家”在另一个地方——
CCTV-1的《七巧板》。
1983年,一个17岁的女孩随着少年广播合唱团,前往菲律宾参加第三届马尼拉国际合唱节,并在年底被邀请到央视录像。
当时,央视少儿部正缺人,一眼看中了这个幼师出身、富有亲和力的姑娘:
鞠萍。
图源:东南卫视
在央视主持人陈铎的推荐下,她被破格录取,正式加入央视,开始筹备《七巧板》这档栏目。
图源:东南卫视
回看这档栏目的元老节目组,是一支不折不扣的
“娘子军”。
五朵金花齐心协力,在栏目组长李众的带领下,把这档面向少儿的节目做到了
36%
的收视率。
八十年代,电视机能收到的频道屈指可数。
《七巧板》是央视唯一一个少儿栏目,鞠萍则是央视第一位专职少儿节目主持人,在
每周四的18:25,与小观众相约25分钟。
年轻时的鞠萍
就这样,留着一头黑色的短直发,妆容清爽,漂亮又温柔的鞠萍,成了全国小观众的
“鞠萍姐姐”。
图源:央视网
从那时候开始,央视的少儿节目越做越多,还自制和引进了不少动画片。
到了1995年的六一儿童节,央视各档儿童节目,全都划到新栏目
《大风车》
旗下,刻进一代人DNA的主题曲也出现了:
“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
这首简简单单的儿歌,作词人是写出了《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的乔羽;
作曲人则是操刀《同一首歌》、新闻联播片头曲的孟卫东。
从节目编排,到歌曲创作,没有敷衍,没有糊弄,大朋友牵着小朋友的手,
“今天的小伙伴,明天的好朋友”。
嘿!好朋友!
《大风车》除了沿用
鞠萍姐姐、董浩叔叔
等有经验的主持人主持招牌栏目,也放开手脚,让不少年轻人探索做子栏目。
董浩主持《天地之间》
当时28岁的
刘纯燕
,性格大大咧咧,还有个大嗓门,声线活泼清脆,很受小朋友喜欢。
接到任务后,她为了跟小观众产生共鸣,还给自己设计了一个七星瓢虫的卡通形象,还搞了一身服装穿上。
“金龟子”,就此在小朋友心中立稳脚跟。
1992年第一代金龟子造型/图源:央视网
少儿节目做得红红火火,不过距离成立独立的少儿频道,仍然差一口气。
老招牌《大风车》仍在央视一套播出,其他的少儿节目则和军事、农业节目一起排在CCTV-7(少儿·军事·农业频道)。
斗转星移,第一批小观众在长大,少儿节目也在不断发展。
大风车家族
1993~2000年间,央视方面初步形成了频道专业化的趋势——
用现在的互联网黑话来说,大概是叫
把握用户垂直度、深耕细分领域。
1995年,体育频道、文艺频道、电影频道和少儿农业军事科技综合频道陆续开播,2001年,戏曲频道和科教频道也依次跟上。
时光轴拨动到2003年,一段呼号为
CCTV-14
的频道也加入了央视大家庭。
无数80、90后新的快乐老家,终于在这一年出现了!
少儿频道的建立,并不仅仅是把央视已有的儿童节目简单地搬过来。
一大批专门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栏目,趁着这个契机开始组建。
在少儿频道的用人之际,一名叫陈苏的表演系学生,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了。
说“陈苏”,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她是谁,毕竟后来的二十年里,
她都是以“红果果”的身份,和电视机前的小观众见面的。
红果果和绿泡泡/图源:央视网
和她一同被大家熟知的,还有那句刻进DNA的
“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
2003年12月28日,“红果果”开启了自己在少儿频道
《智慧树》
栏目的工作。
和她一起搭档的还有
粉嘟嘟,
如今被称为“大呲花”的小咕咚,和以“绿泡泡”身份亮相的耿晨晨。
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表演系毕业的陈苏起初想做演员,声乐专业出身的耿晨晨最早的职业规划则是歌手。
谁也没想到,他们会成为一档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还在七年后喜结良缘。
《智慧树》是那些年少儿频道里人气较高的节目之一。不过最让小朋友们上头的,还得是少儿频道的三驾马车:
《动画梦工厂》《动漫世界》《银河剧场》。
时间久远,乍一说这三档节目,可能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时候,就要动用一些刻在DNA里的口号了,比如——
“卡通欢乐岛,快乐少不了!
”
伴随着这段带语音的文字,
小鹿姐姐
的笑脸和
跳跳龙
的顽皮模样一定浮现到了眼前。
小鹿姐姐原名郏捷,进入央视的时间其实很早。
1994年,她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动画部主持动画专栏节目
《动画城》
,这个栏目是国产动画崛起的标志。
图源:央视网
动画版
《西游记》《哪吒传奇》《小鲤鱼历险记》
都是通过动画城与我们相见的。
少儿频道建立后,国产动画有了新的阵地。
《动画梦工厂》专门播放中国制造的动画片,
《虹猫蓝兔七侠传》《大耳朵图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
周一到周五的晚上七点,小鹿姐姐和跳跳龙都会准时登场。
一句
“快写作业,要播《动画梦工场》了”
,成了不少小朋友人生中第一个“deadline”。
在
狄青
的故事里,我们第一次邂逅了自己的英雄梦;
因为
虹猫蓝兔
,去抢购校门口小卖部的夜光塑料剑;
还不能理解歌词的意思,却也能像模像样地唱几句
“男儿有胆气,仗剑走天涯;
女儿有剑心,柔情满山岗”
;
人生第一部动画大电影,可能就是动画梦工场播出的
《宝莲灯》
……
准时打开节目,看小鹿姐姐和跳跳龙带来的动画片,成了每日雷打不动的日常。
与《动画梦工场》相辅相成,
《动漫世界》
主要播出引进的国外动画。
由鞠萍姐姐和顽皮一起主持,是一档力求拓宽小朋友眼界的节目,选择标准是
“名著名片,科普科幻”。
于是,我们在这个栏目里,认识了
海绵宝宝和派大星
,学会了唱
“小一休”
;
知道了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也第一次结识了
超人和蜘蛛侠
……
“选片看的不是国别,而是水准。”
在那个网络还不够发达、视频平台还没出现的时代,《动漫世界》成了小朋友们一扇张望世界的窗口。
集挑选、翻译、制作、播出为一体的《动漫世界》,是一档日播节目,节目组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才能保证节目正常播出。
当年观众看过的热门动画们
曾有小观众提问:
在我们看到的动画片背后,你们付出了多少艰辛?
栏目主创马凯回答说:
“我们也非常热爱我们的工作,因为我们动漫世界的所有工作人员本身也是动漫迷,能够从事自己所喜欢的工作,本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而且有你们的支持,我们都会更有动力!”
少儿栏目,或许本就是需要用爱发电、为爱发电的节目。
图源:《海绵宝宝》
只是对于当年的小观众而言,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栏目名字、主持人的名字都逐渐变得陌生。
“
似乎很多事情都变
了。
”
2019年9月,《动画梦工厂》和《银河剧场》接连停播,整合为一个叫做
《动画大放映》
的栏目。
休息一下之后,回来的已经不是当初那群小朋友了。
“休息一下,马上回来”是少儿频道的一个经典转场,那几片树叶让人印象深刻。
看动画看得欲罢不能的小观众们,也能趁着这个机会喝口水,补两笔作业。
但或许就是在某一次“休息”的时候,被叫去吃饭或者补作业的我们,就再也没有回到屏幕前。
那些陪我们长大的姐姐、哥哥、阿姨、叔叔们,也在镜头外“长大了”。
个子小小、留着蘑菇头的“孩子王”金龟子,已经57岁了。
但记忆中她始终是同样的可爱
在去年的一档节目中,她说,每当被人认出、被叫“金龟子”,都特别感动,但更想问问当年的小朋友们:
“你们过得还好吗?是不是压力很大?”
“特别想让你们还像小时候那样快乐,有一颗快乐的童心,简单地生活。”
“鞠萍姐姐”也成了阿姨,在做主持人的这些年里,她收到过
六千多封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