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橡树
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30多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规划平台。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意社  ·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 ·  2 天前  
创意社  ·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 ·  2 天前  
苏州本地宝  ·  事业编制!苏州高新区教育系统招聘210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橡树

听说你在为择校焦虑?一封未来教育的邀请信

蓝橡树  · 公众号  · 教育  · 2018-04-30 09:27

正文


▲ 题图拍摄于去年冬季旅行过程中,我的朋友Amir


探月学院是由北大附中支持孵化的全日制高中段创新教育项目,致力于培养内心丰盈、积极行动的未来公民。探月学院面向全球 8 至 9 年级招收学生,提供 3 年或 4 年的全日制教育项目。


这是一封来自探月学院的邀请信,邀请每一位初二、初三为择校而焦虑的家长和我们共同经历一段探索未来教育的旅途。


5 月 5 号,探月学院将举办一场名为「探月之旅」的招生活动,活动上,我们将全面的介绍探月对未来教育的想法,以及基于这些理念和想法我们如何扎扎实实的搭建我们的课程体系、排布我们的教学资源。我们也邀请到了几位对教育有真挚灼见的教育者们,和我们共同探讨创新教育在中国落地生长的多种可能性。


.......................................


一段引子


去年,我和我的以色列朋友 Amir 在美国做了一个长长的冬季旅行。在路上,我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我问他:


“Amir,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会选择回去哪一个时刻?”


“现在。” 他平静的回答我。


突然间我沉默了下来,除了意外,心里的另外一个感受是难过。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一直在体会为什么自己当时有些想哭。改变时空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甚至在动画片里,机器猫的任意门也是他拥有神奇力量的代表,而 Amir 他从来都不需要一扇这样的任意门。回想自己,我 39 岁了,从北大、百度、到西岸奥美、再到Google、接着创业、再创业,无论写出一份多么漂亮的简历,我从来没有对当下的自己的满意过。


很快,我也会有自己的孩子,我在考虑我的孩子有没有可能按照「热爱」而不是按照「重要」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没有可能首先成为一个「人」而不是能力强劲的「信息吞吐机」?


人生真的很奇妙,当你心心念念不断探寻的时候,机缘巧合,我以 Marketing 顾问的身份接触到了探月。第一次深入接触探月是在一个关于探月使命和价值观讨论的 workshop 上,那是一个长达四五个小时的 workshop,当大家说出,探月学院把自己的教育目标设定在「培养内心丰盈与积极行动的未来公民」的时候,我感觉整个人一下被击中了。



做一所保护并激发学生源动力的学校


几年前,我看过一个蒋勋的专访,当时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至今印象深刻。


一天台北下雨了,一个小孩冒着雨,蹲在一个小水坑旁边盯着看,我也不知道他在看什么,可是却聚精会神。这时候远远的他的妈妈在远处有些生气的喊到“喂,你还在雨里愣着干嘛,快点过来!”。


如果这个小男孩只是在聚精会神的欣赏雨滴滴进水坑泛起的涟漪的话,那么这意味着很有可能以后他再也不会这么做了。他这一项审美的小趣味失去了。


早晨,跟朋友和她的孩子一起去海边散步,我们看到路边一种像麦穗一样的草,毛咋咋的。我和我的朋友本能的都说了一句“能吃吗?”,然后,我们俩又同时自嘲着说 “看,人类”。


这时,这个小男孩,把手中的草举到我们耳边并晃动着边说「听」,我们安静下来,耳边传来轻微的「沙沙」的枝叶摩擦的声音,美妙极了。


太久了,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孩子在成为一个学生前,首先是一个观察者和探索者,我们人类的审美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只是这个能力在后来遗憾的消失了。


这双锐利的眼睛,这种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是极为珍贵的,所以,我们教育体系的内核首先是发现、保留、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在我们体系中,这个过程叫做「深度学习」。


在探月学院我们为此搭建了一整套的课程体系,我们也把深度学习的课程叫做自己的「荣誉课程」。深度学习的课程又被分为了三类:分别是建立对于自我的认知、掌握高效的学习与思考工具和建立完整的系统观。


我们的学生会在高中阶段就会学习认知科学、心理学、哲学相关领域的知识,在这里学生们被允许有时间和同伴、老师坐在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是谁?」,「美是什么?」这些被认为“无用”却又真真切切的影响着我们一生的话题。


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保留并激发每一个学生所天生的学习源动力。




在项目中培养面向未来的核心能力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科技极为深度且快速地渗透、重建我们的生活的时代,很多人面对未来、面对 AI 对人类某些智力领域的超越深感忧虑。每个人都想找到一副良药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仍然能够安然度日。


可是,再聪明的人今天都没有办法预言,现在看起来又风光又前沿的 AI 技术在 10 年后会不会也是相当的落伍。所以,坦白讲,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够在今天,向孩子去灌输「未来的知识」。


然而,今天可以习得是什么呢?今天可以习得的是一种能力,一种面对变化快速学习的能力。在我们的体系里,这个过程叫做项目制学习。


项目制学习在国内已经被广泛讨论,很多的学校也在开设项目制的课程,但大多作为学习的“辅料”。探月的学生则被允许把自己在学校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各类项目中去。


我们的学生会和老师一起改造学校里的某一个空间,老师还有小组同学们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设计原点和装修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把数学、物理以及建筑学相关的知识进行跨学科的应用。在一学期的结束时,学生和专业的施工团队对接并完成空间最后的改造。


这些项目有的有确切的目标和结果,比如“创造一个科学的学习空间”,“设计并开发一款人工智能对话软件”,或是“做一辆VR巴士”。有的项目结果是开放的,比如“改善地球的环境”,“让北京的交通更有效率”或是“喂饱全世界的人口”。有的项目侧重人文、有的项目偏重科技。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场景,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具备面对变化与挑战快速学习的能力。



用个性化的方式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


当一个学生开启了自我探索的旅程、当一个学生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的时候,我们也要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学科基础教育。因为知识是一切迁移、应用和创造的根源和基础。


但只不过,我们希望的事情是,不要再像工业革命时期时,让所有人,在同一个时空下,学习同样的知识,以同样的进度。而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天赋,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发展方向,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路径与能够支持他实现自己梦想的知识结构。在我们的体系里,学科知识的教学,被叫做个性化学习。


每一个在探月学院学习的学生,都会有一对一的个人成长导师。每个学期开始,他们都会和导师一起,根据自己目标大学的要求以及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个性化的选择每个阶段所学习的学科知识。


在这里学习的学生,没有每天被固定好的语文、数学或是物理、化学课,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自己的电脑登录到学院开发的个性化学习系统中,在线上完成所有的学科课程学习。而学生在学科知识上的困惑疑问也会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在学校里得到全科学术导师及同伴学习小组的支持。


我们认为扎实的掌握基础学科、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比习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又或是考取尽可能高的分数更重要。



一段少有人走的路


蒋勋在专访里还提到了另一个他自己的故事,他曾经在台湾一所大学教古典音乐赏析课,有一次蒋勋在课堂上给学生放巴赫的音乐。有一个学生听的泪流满面,当时,蒋勋真的很想立刻给他 100 分呀,可是他却不敢,因为这是教育规则不允许的,因为这个学生还没有经过考试。


我们每个人都在抱怨今天的教育体制,我们每个人都清楚这样的教育方式难以辅助学生面对未来的挑战,可是我们却一次又一次本着「为孩子好的心」在不安全感的驱使下把他们带入了我们不喜欢的怪圈。


最后,我想说这是一封邀请信,邀请你加入这段探索未来教育的旅途,我们在5月5日的「探月之旅」等你。


探月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话说回来,探月学院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稍从官方的角度我们这么介绍自己:


探月学院是由北大附中支持孵化的全日制高中段创新教育项目,致力于培养内心丰盈、积极行动的未来公民。探月学院面向全球 8 至 9 年级的招收学生,提供 3 年或 4 年的全日制教育项目。


前段时间探月学院的创始人Jason发表了一篇 1 万 3 千字的长文来解释整个探月学院的体系,你可以通过点击链接来详细了解。


《探月学院:面向未来的教育就是顺应人的发展规律》


5 月 5 号我们会举办一场什么样的活动


下个月 5 号(5 月 5 号),探月学院会举行我们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招生活动。这次活动会有超过 300 位参与者,我们欢迎所有对创新教育感兴趣的初二、初三家庭报名参与。一方面,我们想借此机会向这 300 位来宾全面的介绍探月学院的使命以及我们对教育的想法和与之相应的落地的教学体系、师资情况、学习环境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