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逻辑】
:
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致力于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最具价值自媒体平台。
来源:中国证券报
由于甲醇价格持续维持高位运行,下游需求行业难以传导新增成本,陷入亏损,接货意愿逐渐减弱,多头信心下降。空头在成功阻击多头攻势以后,趁着国际油价高位调整之际,展开反击,迫使本周甲醇期货呈现接连下挫的走势,近期甲醇主力1805合约更是跌落至2800元/吨一线附近寻求支撑。所幸在60日均线的支撑下,期价近两个交易日有所企稳。
宝城期货分析师陈栋表示,在供应端方面,目前甲醇现货价格偏高主要是因为供给阶段性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气和焦炉气制甲醇装置生产受限。同时天气因素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今年首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这也是入冬以来我国出现的最强一次降雪过程;其中涉及地区有:陕西、甘肃、河南、山西、安徽及江苏等,且部分省市更是出现暴雪局面。与此同时,各片区行情牵制因素更多地转移至运输问题上来。
陈栋指出,在下游需求方面,这两年甲醇的核心定价逻辑之一是烯烃,只要MTO装置出现亏损,甲醇价格的高点就会出现。甲醇价格大幅上涨常见,但是由此造成MTO装置普遍亏损却很少见。这次甲醇上涨行情导致华东、山东、河南以及西北的甲醇制烯烃都陷入亏损。目前甲醇下游烯烃类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多数市场人士认为产业链利润有重新分配的可能,可能会出现烯烃企业或其他下游企业降负停工的情况,使得甲醇价格出现回落。据了解,西北部分甲醇制烯烃厂家开始甲醇外卖,甲醇供应不足局面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展望后市,陈栋表示,短期来看,受制于我国多地极端气候影响,以及北方环保政策限制,短期我国甲醇期货依然具备成本端优势和供应端偏紧的预期,只是目前弱需求难以承受高价甲醇,导致甲醇基本面存在不利因素。随着期价快速回落以后,预计多空力量有望再度达到平衡,主力1805合约或在2800元/吨一线附近展开整理。不过从长期来看,春节以后天气回暖,取暖用煤减少以及环保力度稍弱以后,甲醇利多基础存在松动可能。但仍需关注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如果继续保持坚挺强势,或减缓甲醇调整幅度。
利多因素主导PTA后市
昨日,PTA期货延续上涨态势,主力1805合约盘终收涨1.37%,创下“五连阳”。分析人士表示,近期上游原油及PX价格持续走高,为PTA成本端提供强劲支撑。此外,随着下游需求的不断改善,PTA整体的供需格局也有所好转,后市价格将易涨难跌。
PTA增仓上行
周三,PTA期货高开整理,主力1805合约盘中一度创下2017年2月16日以来的新高5774元/吨,盘终收报5754元/吨,涨78元或1.37%,创下“五连阳”。日内该合约成交量大幅增至141.72万手,持仓量增加116664手至1438308手。
金石期货分析师黄李强表示,造成近日PTA价格走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成本端价格的上升。首先,受国际油价大幅走高影响,上游PX价格自2017年年中以来持续上升,因此,在成本支撑的作用下,PTA价格持续走高。其次,中长期来看,随着下游需求的不断改善,PTA整体的供需格局好转,PTA价格重心不断上移。最后,短期来看,目前PTA的开工负荷在78%左右,而由于节前备货行情开启,阶段性的供应紧平衡对PTA的价格也起到了一定的支撑。
抛开成本端强势的支撑外,在西南期货分析师余永俊看来,未来两年PTA整体供需的良好预期也为PTA价格提供支撑。此外,近期PTA龙头厂商转变经营战略,亦为PTA市场注入了信心。
基本面将偏紧
基本面上,当前PTA市场整体上呈现偏多局面。黄李强表示,首先,PTA的成本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而加工费偏低,使成本端的支撑有效,这限制了价格下行空间。其次,由于开工负荷下降以及阶段性需求上升,PTA库存处于低位,下游长丝库存也偏低,市场仓单量亦大幅下降,供应过剩对于PTA价格的压制解除。
具体来看,余永俊表示,一季度,受PTA新老装置投复产和聚酯春节集中停车降负影响,PTA将处于累库阶段,不过由于2017年PTA库存几乎被消耗殆尽,因此一季度PTA库存的显著累积目前来看,尚未给市场带来明显压力。年度而言,2018年的PTA供需处于平衡或紧平衡格局之中,如果后期华南225万吨左右装置复产不顺利的话,PTA供需格局大概率会偏紧。
基于上述分析,黄李强认为,后期PTA价格将易涨难跌,但考虑到PTA整体的供应潜力较大以及PTA企业在盘面套保相对成熟,因此PTA不具备趋势性上涨基础。操作上,以逢低买入做反弹为主。
余永俊则表示,长期看好PTA价格走势。从原料PX和PTA各自供需来看,2018年PX和PTA加工费大概率都会比较强势,如果PTA龙头厂商能积极引导行业良性竞争,PTA进入牛市的概率较大。
油价大涨 减产或陷囚徒困境
新年以来,原油期货延续强势,不断摸高。截至昨日,美国原油期货主力交投于64.48美元/桶一线,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则接近70美元关口。本轮原油多头趋势始于2017年6月下旬,国内A股油气资产在2个多月后紧跟原油多头趋势,如华宝油气自9月初至今收获了25%的涨幅。
不过,昨日原油期货多头显然在EIA库存数据公布之际有所收敛,随着油价上涨,页岩油增产、美国产量增加等市场“看空”声音也逐渐浮出水面。
70美元关口再现“危险”论调
2017年,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有效减产及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等利好支撑下,原油价格节节攀升。
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无疑是对2017年油价的重要支撑。据分析,这主要是由于美国下半年原油产量增长的放缓和成品油需求的增加,以及美国原油进口的减少和出口的增加。尤其是从8月份开始,两次飓风的袭击直接导致了美国炼厂加工量和产量的减少,导致WTI和Brent价差扩大,美国原油出口暴增。
在上述因素共振下,9月份,原油一举打破50美元魔咒,冲高至目前的70美元关口。眼看形势一片大好。多家研究机构正在扭转对原油“逢高沽空”的看法。
IMF发布半年度报告称,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均上调0.2%至3.9%,其中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增长6.5%,良好的经济增长预期提振原油需求增长预期,叠加委内瑞拉产量快速下滑预期,对油价形成良好支撑。此外,沙特近期也公开表达了稳定市场的态度。
研究机构Macro Ops预测,2018年年底原油将升至75美元/桶以上。这将推升能源股上涨数倍,能源行业在2018年结束时将是表现最佳的行业。
然而,近日公布的数据似乎并不支持这种乐观情绪的持续。最新公布的美国石油学会(API)数据显示,截至1月19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480万桶,汽油库存增加410万桶,馏分油库存减少130万桶,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减少360万桶。
相关分析人士指出,若EIA数据与API表现一致,即如果原油库存同样结束连续九周的下降,则将对油价形成一定的压力,70美元关口岌岌可危。
美国市场将是油市焦点
对于原油库存增加的担忧,分析人士指出,主要是由于炼厂开工率季节性回落将导致原油库存出现积累压力。未来决定油价走势的关键在于美国原油及页岩油生产与OPEC限产协议之间的博弈;油价有可能随着美国增产预期的升温而开始回落。
近日,OPEC方面发出警告称,油价上涨刺激了页岩油生产商的热情,因此上调美国产量预期。国际能源署(IEA)也表示,在高油价的刺激下,美国原油产量最高或达1000万桶/日,取代沙特的产量地位。
有分析指出,这有可能阻碍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油价持续高位也意味着离调整也不远了。
贝克休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已自2016年低点的316座攀升至751座,而美国原油产量已自2016年低点攀升15%达到971万桶/日,是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根据综合机构预测均值,2018年美国原油产量预计同比增加80.75万桶/日。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柳瑾、张铮、李云旭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2017年下半年油价的走强,活跃钻机数开始重回上升轨道,并将带动未来原油产量加速增长,美国原油产量也已超过980万桶/天。据2017年12月份EIA短期能源展望预计,2017年美国原油平均产量为924万桶/天,2018年为1002万桶,将超过美国历史上1970年960万桶/天的历史峰值。加之特朗普政府年初推出的美国国家能源计划和2018年开始的减税政策,必将大力促进页岩油行业的快速增长。
他们认为,预计2018年上半年,主要OPEC国家的减产执行率会下降,甚至可能在当前的高油价下增产以增加国内财政收入,避免后续油价下跌而陷入被动局面,即所谓的囚徒困境。
根据历史经验,“囚徒困境”下OPEC的减产协议约束力可能减弱,自1982年首次实施限产配额以来,每次限产初期执行力度较好,但随着油价边际好转,各成员国将趋向于超额生产。
不过,陈通认为,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长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是页岩油盈亏平衡价格抬升。2014年至2016年降本、增效等因素使页岩油盈亏平衡价格下降明显,但有些因素是周期性的。过去三年北美E&;Ps通过与迫切需要现金流的油服公司签订固定合同压低了价格,但这些合同期满后,钻机、设备和人员成本有望增加。二是E&;Ps资金成本提高。与常规油气资源开采不同,页岩油井90%的产能会在油井开采的前两年释放,因而要保持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需要不断新增Capex开钻新井,诸多页岩油E&;Ps一直依赖贷款和发行债券来进行融资。然而,随着美国进入加息周期,E&;Ps面临着与日俱增的信贷紧缩压力,一些中小型企业不得不转向高收益债券市场,资金成本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