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淘房志
深圳最具思想力和预见性的地产新媒体。助您预判楼市大势走向,成功实现财务自由。房产咨询可私信:moonstone1981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淘房志

大洗牌!国家计划以深圳为中心打造一个机场群,新加坡、香港地位不保!

深圳淘房志  · 公众号  · 深圳 房地产  · 2017-08-01 14: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扫码获取免费门票

本周六香港著名投资大咖曾渊沧博士深圳首讲 | 2017楼市机遇与财富崛起



来源:民航资源网(合肥)  人民日报

原标题:新加坡机场和香港机场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今年5月,中国民航局表示,要着力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世界级机场群。


广州、深圳、澳门机场,业务量也增长迅速,三个地区的机场群已经具备世界级城市群和机场群的基本形态。


据彭博社报道, 作为连接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重要中转站,新加坡和香港机场数十年来一直在全球民航市场占据着统治地位。不过,在全球机场高达1万亿美元的投资浪潮下,二者的地位接下来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了。


根据CAPA的预计,这1万亿美元的投资中,亚洲地区机场的新建和扩建项目将会占到半数。例如,北京目前正投资129亿美元兴建一个新的大型机场,并计划于2019年投入使用,这将使北京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


曼谷计划2021年前投资35亿美元对素万那普国际机场进行升级改造,其中包括修建一条新的跑道。韩国仁川国际机场目前正投资45亿美元修建一个新的航站楼,目标直指“世界级的超级枢纽”。


为了紧跟步伐以保证自己的地位,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本月揭幕了其投资9.5亿美元兴建的T4航站楼。与此同时,香港国际机场也不甘落后,目前正投资180亿美元填海造陆修建第三条跑道。




“这是一场全球航空枢纽之间的竞赛,”来自新加坡的民航研究人士Torbjorn Karlsson认为,“现在的悬念是到底谁会笑到最后。”


一场全球航空枢纽之间的竞赛


根据CAPA 6月2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新建机场项目的投资将达到2550亿美元,而另外8450亿美元的投资将用于现有机场的升级改造,例如新的跑道及航站楼等。总体来看,这些新建和改造工程将持续到2069年。


CAPA的数据还显示,相对于美国和加拿大仅仅36亿美元的新建机场项目投资,亚洲地区这一数字则达到1250亿美元。


对于新加坡和香港来说,这些投资将会给他们带来自身定位危机。在喷气客机时代,国泰航空和新加坡航空以香港和新加坡为中心,源源不断地将旅客输送到世界各地,并以此建立起了自身的市场优势。


“二十年前,机场只要在那等着航空公司来入驻就行了。但是现如今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谁都没有底气说中转旅客这块市场一定就是我的。”一位来自香港的机场及航线顾问Joanna Lu认为。



就拿中国来说,民航部门正计划打造一个超级机场群,因为中国每年都有大量新增的航空旅客。而且目前中国南航、海南航空以及成都航空都已开始绕过香港,开通从中国二三线城市直达欧美地区的航线。


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之一的中国南航在今年5月曾表示,希望将其运营基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打造为中国最大的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地区航线中转枢纽。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香港仅仅相距150公里。


更令香港值得担忧的是, 中国民航局正打算以深圳为中心打造一个机场群,而深圳跟香港的距离则更近。


以深圳为中心打造机场群


今年5月,中国民航局表示,要着力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世界级机场群。


广州、深圳、澳门机场,业务量也增长迅速,三个地区的机场群已经具备世界级城市群和机场群的基本形态。


《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广东将重点打造“5 4”骨干机场:


即珠三角地区打造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惠州平潭机场等5大机场;


粤东西北打造揭阳潮汕机场、湛江机场、梅县机场、韶关机场等4个机场。


对于北京和上海,中国民航局也有类似的计划。


新加坡主导地位受威胁


根据空客的预计,到2036年,中国国内航空旅客人数将增长4倍,达到16亿人次,也就是说每人每年平均坐飞机出行1.3次。


那么香港作出了什么反应呢? 首先,填海造陆,填出一块比纽约中央公园稍大的陆地。然后,修建一条3800米的跑道,一个比白宫占地面积大点的航站楼。最后,修建一条2.6千米的快速通道连接现有的航站楼。



香港国际机场去年的旅客吞吐量达到7100万人次,几乎达到饱和状态。 而目前扩建计划需要的投资异常巨大,以至于机场管理局为了筹集资金不得不向离境旅客收取70-180港元不等的机场建设费。在这之前香港国际机场已经将航空公司的落地费和停机费大幅提升了27%。


但是CAPA分析师Will Horton认为,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运力的提升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取得很好的回报。目前已有部分航空公司不愿意使用香港国际机场定制安装的自助值机设备。另外,由于系统处理效率低下,机场安检处也经常排起长龙。


再来看樟宜国际机场,新修建的T4航站楼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T4航站楼的投入使用将会使樟宜国际机场的运力从6600万人次上升到8200万人次,而去年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历史最高的5870万人次。虽然T4航站楼还未正式投入使用,但是T5航站楼以及第三条跑道已在规划之中,预计将于2030前建成。



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即使是区域航空公司部分取代了传统大型航空公司,枢纽机场依然可以很好的生存下去。新加坡目前依然是前往马来西亚槟榔屿和泰国普吉岛等东南亚目的地的跳板。


从商业角度考虑,开通直达这些岛屿的航线或许不太可行。其实,樟宜国际机场大约三成的旅客都是中转旅客。


在Landrum&BrownInc的航空顾问Mathieu De Marchi看来,超远程航线的运营成本并不是说一定会比较低。只有在有足够的客流量的支撑下,绕过枢纽机场开通直达航线才有意义。


根据香港国际机场再网上公布的信息,为了保持其枢纽机场的地位,扩建计划被列为“紧急”状态。 这也是为了应对来自新加坡、首尔和深圳的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另外还包括广州和上海。这些机场都计划修建5条跑道。


Karlsson表示:“机场的扩建时机比较难以把握,既要尽早的扩建以便跟上旅客吞吐量的增长需求,但是同时又不能过早,否则客流量的增长无法支撑相应的运营成本。”




欢迎关注深圳极具思想力地产新媒体 深圳淘房志 ,挖掘深圳楼市机会,分享粤港澳大湾区红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