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的发展和新面貌感到骄傲,对领导人的充分信任和爱戴,这份感情在环球时报记者接触到的每个朝鲜人身上都能找到,不仅仅是陪同环环的李公务员。
所有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朝鲜人肯定都会说一句话:“只要金元帅在,我们什么都不怕。”
对于国家的变化,他们更是备感自豪。
4月15日太阳节阅兵结束后,一名18岁少年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采访,说到参加活动的感想时,他思索了良久,十分不好意思地说,作为体育方阵代表的一员,他经过金正恩元帅所在的主席台前“非常紧张”。当环球时报记者问他生活的新变化时,他不假思索而又清晰地回答,“2013年开业的玉流儿童医院真的给我家人和许多朋友带来了便利”。一名服装厂女工这样形容她眼中朝鲜的变化:
“金正恩元帅执政的这5年时间里,发展速度就好像今天与昨天不一样,上午与早晨不一样。”
朝鲜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在金日成广场上,一名曾来过平壤的外媒记者指着广场对面的一幢蓝白色火柴盒式高楼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幢楼在两三年前是没有的。你再看广场左侧那片灰白色楼房,也是这几年才起来的。”
这样的新面貌,看上去正是现在朝鲜最想展示给外人的。
环球时报记者翻看几年前一些中国记者受邀前去朝鲜参观采访的报道发现,那时候朝方带记者们去的地方要么是极具历史意义,比如金日成诞生的万景台等,要么是展示朝鲜的外交成就,比如陈列着世界各国送给朝鲜领导人21万件礼品的妙香山国际友谊馆等。
这些被视为朝鲜标志性景点的地方,环球时报记者此行一处都没有去,官方设定参观的全是平壤的新建筑,包括4月中旬刚竣工的黎明大街、都是去年重建完成的万景台少年宫和平壤中央动物园,最“久远的”参观项目是3年多前完工的纹绣水上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