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家庭育儿
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向平台几百万家庭传播科学育儿理念。育儿无小事,只为做好宝爸宝妈的后援团。关注我们,更多惊喜在每天100000+的阅读中。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家庭育儿

童年心理营养的缺失,耗费一生都难以追回

科学家庭育儿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4-25 20:51

正文

图片来自摄图网


01


最近很多朋友都追《人民的名义》这部剧。

我也看了几集,被开头的赵德汉给吓住了。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受贿的金额——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五千四百元!

而更让人诧异地是他面对满满一冰箱的人民币,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穷怕了”

“我一分钱也不敢花”

“我坐在这看着这些钱呐,就跟小时候在地头,看着要丰收的庄稼一样。”

 

让人哭笑不得。

但是这件事真值得我们思考。

因为人还真是这样,小时候严重缺乏的东西。

如果没有得到正当的心理引导,长大后会努力加倍去补偿。

 

如今的孩子,看上去什么都不缺,往往缺乏——心理营养。

 

为人父母可以不是土豪,但是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关注心理的成长,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发展至关重要。

因为父母在童年给孩子什么样的爱和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图片来自摄图网


02


就像需要身体营养一样,孩子需要心理营养。

第一个重要的心理营养就是——尊重。

可以说,没有尊重,孩子无法构建健康的内心世界。

会让孩子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记得上次开车从老家回来的时候。

在高速公路服务站临时停靠。

当我在等着热水泡面的时候,看到旁边一个妈妈生气地扇了她女儿一个耳光。

那个女孩大概有八九岁,黑黑瘦瘦的,眼睛躲躲闪闪,看上去就有一种自卑感。

被妈妈打了之后,她怯生生地看着四周。

我也只能看一眼就躲过她的目光。

因为她肯定不想刚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被人看到。

 

没有哪个孩子愿意被人看到,因为人都有尊严。

但小小的孩子无法控制父母的行为。

挨打了,只能忍着,只能让妈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践踏自己的尊严。

在这种公共场合动手,我想这个女孩内心是惶恐无助的,只能默默承受。

但那个愤怒的妈妈发泄之后,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拉着一个小儿子的手,又逗小宝去了。

 

多年以后,不知道这个女孩会怎么回忆自己的这些遭遇。


有时候,往往还酿成悲剧。

前几天,重庆市一个仅10岁的男孩因为“父亲不准观看电视,不服教育一气之下从家里卧室的窗口跳下死亡。”让人觉得惋惜,一个如同朝阳般的生命突然逝去。

 

事件的细节我们无法一一探究。

而孩子“厌学”,父亲管教严格,是一个事实。

悲剧地发生足见家庭教育问题积累了很久。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们的叛逆举动到了极端情况下会采用最严重最惨烈的自毁,来抵抗控制者意志的入侵。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情绪更加不稳定,做事冲动。

总是会觉得父母的话就是控制自己,指责自己。

 

在父母看来很轻的一句善意的提醒,到了孩子那里也会变味,威力会被放大好几倍。

 

如果父母没有尊重孩子的人格,而是随意去指责或者殴打,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亲子之间产生情绪对抗。

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需要你的尊重,还有真诚无条件地爱。


图片来自摄图网


03


这几年,很多妈妈看到小孩跳楼的新闻繁多,觉得很吓人。

就问“儿子也经常看动画片,我也不准看,孩子就发脾气,我要不要管呢?是不是管的太严格,会出问题呢?”

 

很多孩子进了青春期,父母更是不敢管,怕出问题。

结果很多孩子在放养的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要管,但是管孩子有一个前提:尊重和爱。

有一种态度:平和而坚定,而非责骂。

 

在最初的几年,给孩子的内心播种下尊重和爱的种子。

就算是管教,也不会出现问题。

因为孩子内心是温暖的,爱着父母的,就不会选择那种自毁的方式来对抗父母。

 

如果你脾气暴躁,孩子一犯错不管青红皂白一顿打。

然后跟孩子说我打你是为了你好。

说一通的大道理,结果孩子没一个字能听进去。

因为你所谓的“善意“和关心,在盛怒之下会变味。


父母情绪的平和,是孩子的福气。

特别是父母相爱和睦的家庭,孩子的脾气会好很多。


因为情绪是会传染的。

很多人长大了发现,自己跟父母当初的臭脾气一个样。

而孩子跟自己的脾气又很相似。

其实都是相处的环境和教养方式有关。

 

暴力家庭催生暴力孩子,平和的父母养出好性格的孩子。


图片来自摄图网


04


父母之爱,应该真诚而无条件。

很多妈妈说,我当然爱我的孩子,甚至愿意为孩子付出生命。

可是到了问题出现时,马上就变得“有条件”了。

“你这么不乖,不要叫我妈妈”

“你还这个样子,我就不喜欢你了。”

“你看看你们班那个谁谁谁,你能有他一半好,我也高兴”

“你给我省心一点。小心我揍扁你。”

 

看上去好有道理,满满的“爱”,但是都绑着条件。

 

对于3岁前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满足他们对爱的心理需求。

记得很早以前。有一次,儿子躺在床上,自己不爬起来。

一定要奶奶拉一把。

奶奶说你这么大了,自己爬起来。

他就较劲,还哭了起来。

后来我过去把他拉了起来还不情愿。

 

我知道习惯宠溺他的奶奶有时候也会耍点小性子,说是要磨练磨练孩子。

那天晚上,他就做梦还在哭喊着“拉我,拉……”

事情很小,但能看出对孩子的影响。

 

有时候,孩子吵闹,仅仅是你没有关注他而已。

而有时候是因为需要你的一个爱的抱抱。

有时候,也许是你会错了意,却一定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意思来。

 

我见过不少的大人,特别是老人,喜欢逗孩子玩。

孩子说“爷爷,抱我上去。“

爷爷就说“叫我爷爷,大声一点叫,我再抱。“

孩子往往赌气不叫。

最后爷爷们又哄着骗着孩子开心,满足他。

乐此不疲的逗着,有些还一定要把孩子逗哭了才作数。

 

孩子不是宠物,千万别当宠物养。

其实我养过小狗,小狗也有自己的想法呢。

得尊重它们。

 

养孩子更是如此。

在最初的阶段,父母的情绪平和以及陪伴、加上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就是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爱需要发声练习。平时可以跟孩子说出自己的爱。

有时候跟儿子一起睡觉的时候。

我会说“谁是我最爱最爱的宝贝呢?是我的枕头吗,还是我的被子呢?“

这时儿子会抱紧我,枕着我的胳臂。

一脸的小幸福说:“是我呀!是我!”

 他们会认真地对待我们每一次爱。


孩子有一颗温暖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当亲子间有了这种亲密的爱。

再来谈规矩,谈生命的教育就好办了。


-END-

作者介绍: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微信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转载已获授权。



当好爸妈这件事好难哦

但总归能一点点摸到幸福,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