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哇,化身播报员的木子九来值班啦。
有一说一,咱姐姐妹妹用的经期产品叫句「老古董」也不为过。
第一片一次性护垫出现在1888年,第一支卫生棉条出现在1933年,第一个月经杯出现在1937年……
虽说背胶、小翅膀等等有一定的改进,但还是可以说,在将近一百年中,经期产品都没有太大的革新。
第一个一次性护垫的广告
▲图片来源:mum.org
毕竟对咱来说,现有经期产品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女性的经期困扰:侧漏小尴尬,使用不便,以及有的产品甚至需要点「技巧」才能踏入入门门槛,月经贫困,月经产品的环境友好与否等等……完美的经期产品研发之路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最近Matter上传来一则好消息,经期产品终于有了新的突破,虽然到不了打破所有不方便的那一步,但在防侧漏上可以说是嘎嘎强。
话不多说,前方网络记者小木发来报道!(cos体质大爆发)
2024年7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微生物学家Bryan Hsu带领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环保、吸血的生物材料——海藻酸盐甘油粉末 。
这个材料研发的初衷和目的都是为了给女性经期带来便利,如果可以投入使用,在防侧漏这一块,完全可以实现质的飞跃,并且
这种材料便宜大碗可降解
,对钱包和环境都友好。
咱目前用的月经产品像卫生巾和卫生棉条主要是以吸收血液为主、月经杯和月经盘主要是容纳血液为主,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在想办法防止液体漏出,要知道液体可是很难防的,稍不留神就容易钻空子渗漏。
而
这种材料可以将血液变成凝胶,让液体变成固体并被牢牢固定在月经产品上
。
这种材料本身就能和血液反应增加粘性,再加上研究发现,血液中钙离子还会加速这一进程。
能又快又好地把血液按住不让它乱窜,说海藻酸盐有「天选经血吸收者」的气质,一点都不为过。
并且,研究团队没有停止脚步,他们制备了不同的海藻酸盐粉末,测试了不同配比下粉末的血液吸收能力,最终发现,当海藻酸盐与甘油的比例为1:0.5时表现最佳(即AG
0.5
)。
调整配方和吸收血液能力的变化如图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为了验证效果,该团队还利用猪血做了AG
0.5
和不添加垫料、常用卫生巾垫料、聚丙烯酸酯(液体卫生巾中的主要吸水健将就是一种吸水性聚丙烯酸酯泡沫)垫料的对比实验。
该实验模拟卫生产品的吸血过程,将同等比例的猪血倒入四份纱布袋中,静置之后将四份实验材料放置到孔板上按压,结果显示👇
AG
0.5
代表的是海藻酸盐甘油粉末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其中,纱布和卫生巾垫料都有大量的血液留存在孔板上,聚丙烯酸酯和海藻酸盐-甘油粉末从肉眼上看面积上没有特别大区别,但在后续测试从孔板上挤出来的血液时,AG
0.5
显然更胜一筹。
AG
0.5
组残余的血液量明显更少,也就是吸收血液的能力更好。
虽说猪血和经血尚有一定差距,但在如此强大的吸收力面前,谁见了不得说一句「前景很可观」。
并且,根据研究员的想法,AG
0.5
能做的还有很多。
相比于吸收经血,这种材料是把血液变成了凝胶,当液体变成凝胶,再怎么挤压,经血也不会流出来了,自然要比现在以孔洞吸收血液为主的产品干爽程度更高。
如果是用月经棉条/月经杯的姐妹,使用产品时用它还能避免取出或更换月经杯/盘时血溅当场的混乱局面。
海藻酸甘油粉末配方的使用方式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除了干爽本身带来的更不容易滋生细菌之外,粉末配方中还含有一种抗菌聚合物——三甲基壳聚糖(TMC),在不影响吸收能力的情况下,粉末还加上抑菌能力的buff,尤其是在
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
上。
要知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是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的罪魁祸首,这也是为啥咱们日常会三令五申注意棉条使用时长的主要原因。
如果经期产品可以用上这种原料,入体经期产品的安全性也会有更多的保障。
AG
0.5
的配方主要来源于海藻和糖醇,均属于天然来源,
可生物降解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它对环境也更友好。
要知道,女性一生中大约有39年都处于月经周期,需要使用10,000到15,000个一次性月经用品,且多数产品的自然降解时间是500~800年。
如果能在保证女性月经体验的基础上,更加环保自然也是顶顶好的事情。
真心希望这些科技经过测试之后可以快一点应用到女性的生活中,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研发人员可以看到女性经期产品切实存在的问题。
拿女性目前的经期用品:卫生巾、卫生棉条、月经杯/盘来说👇
卫生巾作为经期产品界的老大姐,虽说使用方便,不用入体,操作简单,但是!
卫生巾设计有很多确实不太考虑女性生理构造,很多产品后半段的长和宽都不太够,尤其是日用款。
网友吐槽这样的卫生巾设计,并附上自己想要的设计
▲图片来源:小红书@417_、@山门安妮
部分产品背胶的粘性也不足
,容易出现跑偏和褶皱,一不注意卫生巾就移位了。
还有!很多卫生巾属于是顾得上前面,顾不上后头。
如果躺靠,
经血很容易顺着屁股沟向后流
,多数日用卫生巾的尺寸集中在230mm到270mm之间,稍微躺平一点,经血就容易顺着屁股沟滑行,出现在屁股位置的内裤上。
有时即使吸收量还没有饱和,
卫生巾也会出现渗漏
。毕竟咱不能每时每刻都保持直挺挺的坐姿/站姿,经血也就不会像实验中滴管只垂直低落到卫生巾上,尤其是量大+行走坐卧,很容易漏。
再说说卫生棉条。
棉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得上是经期之光。
它是内置使用的,需要被推到yin道中段,靠近子宫颈口的位置,刚好是经血流出的地方,相当于用一个棉花塞子堵住了经血流动的路径并在此吸收经血。
相比于卫生巾,它更不容易侧漏,私处没有流血感也不会黏腻难受,很适合运动时使用。
但「条无完条」,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棉条
内置需要一定的技巧
,放不好下体有异物感不说,也容易出现侧漏。
而且即使使用正确,棉条也
不是百分百防漏
。
毕竟经血不是匀速水流,血液中还混合着子宫内膜和分泌物,本身就不太好被吸收。如果碰上久卧后起身暗流涌动时,很容易出现经血没被棉条吸收完就顺着棉条和yin道的缝隙溜出来的情况。
▲图片来源:thefemalecompany.com
另外,棉条也不是日日都能用,人人都能用的,比如它就
不太适合在月经后期or患有yin道炎的时候用
。
因为使用的过程都会蹭到yin道内膜,如果本身存在炎症or没有经血提供足够的润滑,放置/取出的时候会扯痛yin道,刺激黏膜,还可能加重yin道炎症。
除此之外,棉条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掉絮,棉絮残留等等问题……
最后咱再说说月经杯/盘。
月经杯/盘最大优势在于省钱又环保,可重复使用,还能检测自己的月经量。
但它们俩的缺点那也是相当明显——
不方便。
放置不方便,更换不方便,清洗也不方便。
另外,月经杯/盘也有侧漏的可能,在上厕所时,有时会因为盆底肌的收紧,导致月经杯/盘和yin道壁之间出现缝隙,会有少部分经血溜缝儿跑出来出现侧漏,每次上厕所后最好都确认or调整一下位置,这着实有点子麻烦了。
无论是卫生巾、卫生棉条还是月经杯、月经盘,这些之中的每一种产品都有千千万万的女性在使用。希望有关经期用品的制造商和研发人员,包括我们女性自己都能看到这些产品存在的问题,然后一起努力让经期产品更完善、更卫生、更舒适!
同时,我们也呼吁大家能真正关注到女性真实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