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杭州“经济密码”,把握新质生产力前沿赛道布局策略
(
点击查看日程与报名通道
)
2025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培育
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
6G
等未来产业。具身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这也意味着
具身智能风口已至
。
具身智能产业链
具身智能是指智能体通过物理载体与环境实时互动,实现感知-决策-行动闭环的智能形态。这一理念突破了传统AI的"离身性"假设,强调智能必须通过身体与环境的持续交互才能形成和体现。
图:具身智能结构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具身智能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核心环节:
上游聚焦核心硬件、基础材料及软件系统,涵盖芯片、传感器、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及云服务等关键技术;
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其实现形态多样,需结合具体任务与环境需求选择最优载体。其中,人形机器人凭借其高度仿生结构与灵活适应性,成为具身智能最具代表性的落地形态之一;
下游覆盖多元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及公共安全等领域,推动智能技术向实体世界的深度渗透。
02
企业布局
当前,全球科技企业正加速布局具身智能领域。国内具身智能的玩家主要包括科技大厂、机器人公司、新能源车企等,包括华为、比亚迪、腾讯、小米、宇树科技、优必选、科大讯飞等,同时也产生了一批
新生代的具身智能公司
。
表:具身智能代表性企业(部分)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03
代表性城市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兴热点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各地争相出台一系列政策指引,推动其
加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国内明确提出发展具身智能的城市已超过
20
个。其中,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凭借技术、产业和生态综合优势,整体领先全国。
北京市作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已将具身智能确立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方向
。其
2
月发布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
2025
—
2027
年)》提出,要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营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根据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海淀区内已经集聚具身智能企业
近
300
家
、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
20
余
家,开设具身智能及机器人相关专业的院校
21
所,形成了以
“
大脑、小脑、本体
”
为核心的具身智能全产业链条。
优势领域
龙头企业:
新松机器人(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配天机器人(SCARA机器人)、遨博智能(协作机器人)等。
技术特色:
力控算法、柔性抓取(如遨博的i系列协作机器人)、数字孪生平台。
临床转化:
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柏惠维康(神经外科导航)、和华瑞博(介入手术)。
科研支撑:
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与高校合作开展临床实验,推动国产设备认证。
场景落地:
星航机电(航天检测机器人)、云迹科技(酒店配送)与文心大模型结合,提升场景决策能力。
北京在工业协作
、
医疗手术机器人领域具备竞争优势,望成为“高端机器人创新策源地”。其科研优势与场景需求的深度耦合,或将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技术加速转化为高附加值产业,助力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上海
是具身智能产业的技术研发标杆城市,将
具身智能
纳入
“模塑申城”方案五大关键领域之一。围绕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具身智能分级分类等领域,还制定了全国首批团体标准,并在浦东张江开设了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依托其高端制造、医疗资源和国际枢纽优势,上海形成了“工业
+
医疗
+
国际协作”的特色发展格局。
优势领域
国际龙头聚集:
ABB、发那科、库卡等外企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聚焦汽车制造、精密加工场景的工业机器人。
本地企业突破:
新时达(伺服系统)、节卡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企业突破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手术机器人
:直观复星(达芬奇系统本地化生产)、微创机器人(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占据国内较高市场份额。
康复与辅助:
傅利叶智能(康复外骨骼)、司羿智能(脑卒中康复机器人)与本地三甲医院合作临床验证。
测试基地:
临港新片区建设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区,支持上汽、特斯拉等企业的L4级技术验证。
仓储应用:
极智嘉(仓储AGV)、快仓智能(智能分拣)服务电商与港口物流需求。
上海通过
“国际资源
+
高端制造
+
临床场景”三位一体模式,在具身智能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
有望成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的重要一极,尤其在医疗机器人与工业智能化领域实现技术领跑。
深圳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在具身智能体的制造上优势明显。依托其电子产业生态、供应链优势和开放环境,正在成为我国具身智能产业的重要一极
。根据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深圳有
超
5
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上市企业
超
30
家
,
7
家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
。
深圳在
3
月
3
号发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5-2027
年)》,提出到
2027
年,关联产业规模达到
1000
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
1200
家。
优势领域
龙头企业:
大疆(全球无人机龙头)、优必选(人形机器人)、银星智能(清洁机器人)等。
技术特色:
多传感器融合、SLAM导航算法、人机交互设计(如优必选的Walker机器人)。
场景落地:
普渡科技(餐饮配送)、海柔创新(仓储AGV)在本地餐饮、电商仓库快速迭代。
集群效应:
深圳龙岗“机器人小镇”聚集300余家相关企业,覆盖导航、驱动等核心部件。
芯片支撑:
地平线(自动驾驶芯片)、瑞芯微(AIoT芯片)为机器人提供算力支持。
算法突破:
商汤科技、速腾聚创(激光雷达)赋能机器人环境感知与决策。
总体来看,
深圳在消费级机器人、物流与配送机器人
以及低空经济领域具备较强
竞争力。随着国产芯片的突破和深港科创协同加深,深圳有望在具身智能的
“端
-
边
-
云”全链条实现自主化,成为大湾区“智能机器人之都”。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或将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大众生活。
杭州作为中国具身智能产业的场景化创新典范,依托数字经济先发优势与
"
产学研用
"
深度融合机制,构建了
"
技术攻关
-
场景验证
-
产业赋能
"
的特色发展路径。杭州
发展
具身智能更聚焦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2024
年
12
月,杭州发布《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2024
—
2029
年)》,
提出
以
“最优本体
+
最强大脑”为重点,加快构建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设计、制造、应用的一体化创新体系和全产业链生态。
优势领域
龙头企业:
宇数科技(通用人形机器人H1,Unitree B2-W工业轮足机器人)、云深处(绝影系列)、浙江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领航者2号)等。
市场地位:
宇树科技在四足机器人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60%以上;云深处科技的变电站巡检四足机器人占据了全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
龙头企业:
菜鸟网络(物流自动化)、海康威视(移动机器人)、立镖机器人(分拣AGV)。
技术特色:
大规模集群调度算法、多模态传感器融合(如菜鸟“小蛮驴”配送机器人)。
场景落地:
银杏谷资本投资的云迹科技(酒店配送)、Rokid(AR眼镜交互)。
虚拟具身:
相芯科技(数字人驱动)为电商直播、虚拟客服提供解决方案。
杭州具身智能发展已进入
“技术突破
-
场景落地
-
产业反哺”的正向循环,在
人形机器人、
商用服务、智慧城市等领域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当前,具身智能产业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全国多地将其列为重点发展领域,通过专项政策扶持与资源倾斜,加速产业生态构建与技术商业化落地。未来,随着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与应用场景纵深拓展,具身智能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将通过智能化变革重塑生产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
劲动能
。
—END—
作者|火石创造 王 娟
审核 | 火石创造 殷 莉
火石创造产业数据通覆盖热门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制造业高产值细分领域,汇聚7万+产业园区,6200万+在营企业信息,工商、司法、知识产权、融资等24类主题数据以及产业链图谱、供应链图谱、经营实力、创新能力、进出口等20+特色数据。助力把握热门产业发展态势、识别优质企业、找寻更多市场机会、发展新质生产力。
基于全国非公开企业财务数据加工而成,用于精准判断企业经营情况,行业发展趋势,并通过客户准入条件筛选意向企业。
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精确查找园区、园区内企业及其他衍生信息。
向查询者提供企业基本信息、财务发票分析、税务风险评估、财税票综合风险评估等企业财税信用信息,令使用者可快速全面了解企业的财税状况,为信用交易提供重要决策。
将各维度数据关联到产业链图谱的每一个节点,提供全面的生物医药领域数据,旨在帮助金融机构、市场分析师、科研人员和投资者深入了解产业趋势,选择优质企业,做出明智的决策。
火石招投标数据通、火石产业研究报告、火石风险大数据、火石企业触达数据……